一种黑板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92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板灯,所述黑板灯包括灯体型材、全反射器、顶部扩散板、灯条、底部扩散板和散热器,所述顶部扩散板、全反射器、灯条、底部扩散板和散热器均固设于所述灯体型材内,所述灯体型材包括两个长条形侧板和两个圆弧形侧板,所述两个圆弧形侧板上凸起形成全反射器安装板,所述全反射器安装于全反射器安装板内,所述两个长条形侧板分别位于圆弧形侧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全反射器进行光学角度设计,满足超近照射距离,使得黑板照明的黑板灯照度均匀性较好、有效提升侧向视觉舒适度,有效降低侧向眩光值,用一根灯条满足上下出光(即在主发光的基础上增加背光),结构简单实用。实用。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板灯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黑板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各种生活用品的要求也逐渐提升,目前学生中近视眼的比例越来越高,人们对青少年的视力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而黑板是影响学生视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黑板上的光照不均匀,眩光值较高时,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产生不适。眩光造成的有害影响主要有破坏暗适应,产生视觉后像;降低视网膜上的照度;减弱被观察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观察物体时产生模糊感觉等,这些都将影响学生进行正常学习。
[0003]而现有市场上的黑板灯,通常是直接在黑板的上方设有若干个LED灯,再在灯上罩设有反射罩,黑板灯安装在老师的头顶前上方,此种结构的黑板灯有直射光线进入老师的眼睛,因此容易造成老师的视觉疲劳,仅仅能满足照射在黑板面上的出光要求,不具备灯具朝向天花板上的出光,且黑板灯的出光方式大多采用透镜来满足配光要求,且黑板灯在水平方向距离黑板面较远,不能满足近距离黑板的光学设计要求。
[0004]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LED黑板灯(公开号:CN201920061163.9),包括:LED灯架、LED灯管和反光罩,所述LED灯架与所述LED灯管以及所述反光罩均相连,所述LED灯管置于所述反光罩中,至少部分所述LED灯管出射的光直接照射至黑板,该LED黑板灯无法满足上下出光,不能满足近距离黑板的光学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用于黑板照明的黑板灯照度均匀性较差、容易出现眩光,且无法满足上下出光,不能满足近距离黑板的光学设计要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黑板灯,在主发光的基础上增加背光,有效降低侧向眩光值,采用隐藏的格栅式分段设计的全反射器,有效提升侧向视觉舒适度,使投射到黑板的光源更均匀、柔和,黑板各种亮度一致性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黑板灯,所述黑板灯包括灯体型材、全反射器、顶部扩散板、灯条、底部扩散板和散热器,所述顶部扩散板、全反射器、灯条、底部扩散板和散热器均固设于所述灯体型材内,所述灯体型材包括两个长条形侧板和两个圆弧形侧板,所述两个圆弧形侧板上凸起形成全反射器安装板,所述全反射器安装于全反射器安装板内,所述两个长条形侧板分别位于圆弧形侧板的两侧。
[0008]本技术的方案通过对全反射器进行光学角度设计,满足超近照射距离,使得黑板照明的黑板灯照度均匀性较好、有效提升侧向视觉舒适度,有效降低侧向眩光值,用一根灯条满足上下出光(即在主发光的基础上增加背光),结构简单实用。
[0009]作为优选,所述灯体型材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设于圆弧形侧板的顶部,所述
长条形侧板和圆弧形侧板通过限位板固定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一限位滑槽的开口朝上,所述顶部扩散板嵌入第一限位滑槽内,所述顶部扩散板上开设有顶部透光槽。
[0011]作为优选,所述全反射器由两个对称的弧形反射面组成,所述两个对称的弧形反射面组成的腔体内固设有若干弧形格栅式挡板。在全反射器内加入均匀的格栅式挡板,从而在有效的增加侧向防眩光能力的同时增加格栅的防眩光效果。
[0012]作为优选,所述全反射器底部开设有底部透光槽,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条,所述弧形格栅式挡板上设有散热条固定位,所述散热条以倒装的方式固定在全反射器上。
[0013]作为优选,所述两个长条形侧板包括第一长条形侧板和第二长条形侧板,所述第一长条形侧板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长条形侧板设有对应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所述底部扩散板两端分别嵌设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
[0014]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器一端通过散热条固定位与全反射器连接,另一端嵌设于底部扩散板中间,所述灯条通过散热条固定在全反射器上。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用于黑板照明的黑板灯照度均匀性较差、容易出现眩光,且无法满足上下出光,不能满足近距离黑板的光学设计要求的技术问题,满足上下出光,在主发光的基础上增加背光,有效降低侧向眩光值,采用隐藏的格栅式分段设计的全反射器,有效提升侧向视觉舒适度,使投射到黑板的光源更均匀、柔和,黑板各种亮度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中的一种黑板灯组装截面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的一种灯体型材细节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的一种反射器细节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的一种灯具配光测试示意图。
[0020]图中:1. 灯体型材,101.限位板,101A. 第一限位滑槽,102. 第一长条形侧板,102A.第一凹槽,103. 第二长条形侧板,103A.第二凹槽,2.全反射器,201.全反射器安装板,202. 弧形反射面,203. 弧形格栅式挡板,204. 底部透光槽,3. 顶部扩散板,301. 顶部透光槽,4. 灯条,5. 底部扩散板,6. 散热器,601. 散热条固定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2]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黑板灯,如图1所示,黑板灯包括灯体型材1、全反射器2、顶部扩散板3、灯条4、底部扩散板5和散热器6,顶部扩散板3、全反射器2、灯条4、底部扩散板5和散热器6均固设于灯体型材1内,灯体型材1包括两个长条形侧板和两个圆弧形侧板,两个圆弧形侧板上凸起形成全反射器安装板201,全反射器2安装于全反射器安装板201内,两个长条形侧板分别位于圆弧形侧板的两侧。
[0023]灯体型材1包括限位板101,限位板101固设于圆弧形侧板的顶部,长条形侧板和圆弧形侧板通过限位板101固定连接。
[0024]如图2所示,限位板101上设有第一限位滑槽101A,第一限位滑槽101A的开口朝上,
顶部扩散板3嵌入第一限位滑槽101A内,顶部扩散板3上开设有顶部透光槽301。
[0025]两个长条形侧板包括第一长条形侧板102和第二长条形侧板103,第一长条形侧板102上设有第一凹槽102A,第二长条形侧板103设有对应第一凹槽102A的第二凹槽103A,底部扩散板5两端分别嵌设于第一凹槽102A和第二凹槽103A内。
[0026]如图3所示,全反射器2由两个对称的弧形反射面202组成,两个对称的弧形反射面202组成的腔体内固设有若干弧形格栅式挡板203。在全反射器内加入均匀的格栅式挡板,从而在有效的增加侧向防眩光能力的同时增加格栅的防眩光效果。
[0027]全反射器2底部开设有底部透光槽204,散热器6包括散热条,弧形格栅式挡板上设有散热条固定位601,散热条以倒装的方式固定在全反射器2上。
[0028]散热器6一端通过散热条固定位601与全反射器2连接,另一端嵌设于底部扩散板5中间,灯条4通过散热条固定在全反射器2上。...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板灯包括灯体型材(1)、全反射器(2)、顶部扩散板(3)、灯条(4)、底部扩散板(5)和散热器(6),所述顶部扩散板(3)、全反射器(2)、灯条(4)、底部扩散板(5)和散热器(6)均固设于所述灯体型材(1)内,所述灯体型材(1)包括两个长条形侧板和两个圆弧形侧板,所述两个圆弧形侧板上凸起形成全反射器安装板(201),所述全反射器(2)安装于全反射器安装板(201)内,所述两个长条形侧板分别位于圆弧形侧板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型材(1)包括限位板(101),所述限位板(101)固设于圆弧形侧板的顶部,所述长条形侧板和圆弧形侧板通过限位板(10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01)上设有第一限位滑槽(101A),所述第一限位滑槽(101A)的开口朝上,所述顶部扩散板(3)嵌入第一限位滑槽(101A)内,所述顶部扩散板(3)上开设有顶部透光槽(3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板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贻松宋姚王华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耀照明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