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85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主体和外边框,主体沿保护壳的厚度方向上包括依次侧边部、过渡部和底部,侧边部和过渡部包围底部的外部边缘,过渡部位于侧边部和底部之间,并且侧边部、底部和过渡部共同围合形成容置腔;沿保护壳的周圈方向,至少主体的角部位置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开设于主体背离容置腔的一侧;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外边框镶嵌于第一凹槽内,外边框沿保护壳的厚度方向上包括平台部和倾斜部,平台部位于底部,至少部分倾斜部位于过渡部,倾斜部与平台部的反向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α,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保护壳


[0001]本技术涉及保护壳
,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技术介绍

[0002]移动终端或者叫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游戏机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可穿戴智能设备等。移动智能终端拥有接入互联网能力,通常搭载各种操作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化各种功能。生活中常见的智能终端例如移动智能手机、车载智能终端、智能电视、智能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随着智能手机、蓝牙耳机、智能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电子产品的普及,为了防止机器刮伤及摔坏,需要给产品外壳进行有效的保护,但现在大多数保护壳都是使用塑胶及其他软塑胶等材质制成,减震性能差,尤其是发生侧摔时候,容易对产品本身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主体和外边框,其中,主体沿保护壳的厚度方向上包括依次侧边部、过渡部和底部,所述侧边部和过渡部包围底部的外部边缘,过渡部位于侧边部和底部之间,并且侧边部、底部和过渡部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纳移动终端的容置腔;沿所述保护壳的周圈方向,至少所述主体的角部位置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主体背离容置腔的一侧;外边框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外边框镶嵌于第一凹槽内,所述外边框沿保护壳的厚度方向上包括平台部和倾斜部,所述平台部位于底部,至少部分所述倾斜部位于过渡部,所述倾斜部与平台部的反向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α,0
°
<α<90
°

[0005]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保护壳还包括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内边框;沿所述保护壳的周圈方向,至少所述主体的角部位置还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主体靠近容置腔的一侧,所述内边框镶嵌于第二凹槽内;所述内边框和外边框均有部分投影在过渡部和底部,使得所述过渡部和底部靠近过渡部的位置能够形成三重保护。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侧框和后盖,所述侧框和后盖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所述侧框包括框架部和边缘部,所述框架部位于所述侧边部,所述边缘部位于所述底部,所述侧框对应过渡部和底部靠近过渡部的位置开设有镂空部;所述后盖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部、第二平面部和弯曲部,所述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设置在底部,所述弯曲部填充于所述镂空部内。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盖通过嵌注工艺与所述侧框相结合;所述第二平面部设置在所述边缘部靠近容置腔的一侧,所述边缘部在背离容置腔的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一平面部。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的一部分开设于所述框架部靠近容置腔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的另一部分开设于所述弯曲部靠近容置腔的一侧;所述内边框通过嵌注工艺与所述框架部和弯曲部相结合。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盖的弯曲部与侧框的框架部、边缘部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外边框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弯曲部相结合。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边框通过嵌注工艺或者点胶工艺与所述弯曲部相结合。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框由第一材料制成,所述后盖由第二材料制成,所述内边框由第三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材料的弹性大于所述第二材料的弹性,所述第三材料的弹性大于所述第一材料的弹性。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边框沿保护壳的厚度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所述第一部位于侧边部,所述第二部位于过渡部,所述第三部位于底部。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边框靠近容置腔的一侧表面凹凸不平,能够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减震气囊。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侧框和后盖,所述侧框和后盖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0015]本技术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的移动终端保护壳,通过合理设置主体的形状,以及第一凹槽和外边框的位置和形状,将第一凹槽至少开设于主体的角部位置,并且将第一凹槽开设于主体背离容置腔的一侧,外边框镶嵌于第一凹槽内,外边框沿保护壳的厚度方向上包括平台部和倾斜部,平台部位于底部,至少部分倾斜部位于过渡部,使得过渡部和底部靠近过渡部的位置均能够形成两重保护,从而能够有效地分散吸收移动终端摔落的冲击力,防止移动终端被摔破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壳沿厚度方向的纵向截面剖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壳沿厚度方向的纵向截面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主体100,侧边部110,过渡部120,底部130,侧框140,框架部141,边缘部142,镂空部143,连接部144,圆弧部145,功能孔146,功能按键147,后盖150,第一平面部151,第二平面部152,弯曲部153;第二凹槽160,第一凹槽170,容置腔180;内边框200,第一部210,第二部220,第三部230,减震气囊240;外边框300,平台部310,倾斜部3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沿保护壳的厚度方向上包括依次侧边部、过渡部和底部,所述侧边部和过渡部包围底部的外部边缘,过渡部位于侧边部和底部之间,并且侧边部、底部和过渡部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纳移动终端的容置腔;沿所述保护壳的周圈方向,至少所述主体的角部位置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主体背离容置腔的一侧;及外边框,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外边框镶嵌于第一凹槽内,所述外边框沿保护壳的厚度方向上包括平台部和倾斜部,所述平台部位于底部,至少部分所述倾斜部位于过渡部,所述倾斜部与平台部的反向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α,0
°
<α<9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内边框;沿所述保护壳的周圈方向,至少所述主体的角部位置还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主体靠近容置腔的一侧,所述内边框镶嵌于第二凹槽内;所述内边框和外边框均有部分投影在过渡部和底部,使得所述过渡部和底部靠近过渡部的位置能够形成三重保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侧框和后盖,所述侧框和后盖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所述侧框包括框架部和边缘部,所述框架部位于所述侧边部,所述边缘部位于所述底部,所述侧框对应过渡部和底部靠近过渡部的位置开设有镂空部;所述后盖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部、第二平面部和弯曲部,所述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设置在底部,所述弯曲部填充于所述镂空部内。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凤余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创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