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供氧阀及连续式供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185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供氧阀及连续式供氧装置,集成供氧阀包括气瓶接口、氧气输出口、充气接口和流量控制阀,所述充气接口与所述气瓶接口气路连通,高压氧气经所述流量控制阀从所述氧气输出口输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包括减压阀、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设置在所述减压阀与所述氧气输出口之间,调节板设置有控制氧气输出流量的关闭和若干个限流限流通孔。供氧阀将各功能组件集成在阀体上;实行了小型化设计,安装该阀的供氧装置可广泛应用于高原地区。应用于高原地区。应用于高原地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供氧阀及连续式供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供氧装置,主要应用于医疗、消防、军队、应急救援、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尤其是一种集成供氧阀及配备该阀的连续式供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标准大气压下,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比28%,我们的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氧气,但在一些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度高的自然原因或者病人的自身疾病原因造成身体的缺氧,身体缺氧会对人体器官造成伤害,严重时会危害生命。据统计,我国高原地形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由于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分子数量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低氧坏境已成为人类生存的一大威胁。医学科学证明,高原缺氧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轻者会呼吸困难、胸闷心慌、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减退等明显状况,重者会在缺氧3-5分钟出现“脑死亡”或永久死亡。对高原缺氧环境正常人一时很难适应,当出现高原反应时只要及时吸氧就可减轻上诉症状,一些有基础疾病的病人在康复治疗或者家庭保健当中常吸氧对其身体健康也是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0003]现有的吸氧装置大多是传统的氧气瓶,吸氧装置采用钢瓶或者铝瓶用于贮存15MPa氧气,氧气通过减压阀和流量调节阀调节后才能供人体使用,重量重,移动不方便,操作繁琐,占用体积大。有的是利用市电通过过滤空气中的氮气达到制氧的目的,具有重量大,需要在有电的场所使用,不便于携带。还有部分输氧器采用了储氧式原理,体积比较小,也可以在无电源场合使用,但是输出流量不稳定且不易调节,如需确认输出流量还需连接流量计,增加了体积且不易携带。<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以上考虑,结合现有我公司技术开发了便携式供氧装置,该供氧装置采用碳纤维复合缠绕气瓶,将减压阀、充气阀、压力显示装置、安全阀、流量调节等功能集成在一集成供氧阀上,该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贮存氧气的压力高(20MPa)操作方便等优点,便于携带随时使用,通过旋转集成供氧阀体调节不同档位还可方便的调节输出流量,档位直观准确,无论储气瓶内压力高低,输出流量基本恒定。可广泛的应用于家庭保健、登山、应急救援或者高原执行任务的部队官兵使用。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特,能够快速选择氧气输出流量,使用方便的集成供氧阀;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集成供氧阀,包括气瓶接口、氧气输出口、充气接口和流量控制阀,所述充气接口与所述气瓶接口气路连通,高压氧气经所述流量控制阀从所述氧气输出口输出;所述流量控制阀包括减压阀、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设置在所述减压阀与所述氧气输出口之间,调节板设置有控制氧气输出流量的关闭或择一连通减压阀出口与氧气输出口的若干个分档限流通孔。
[0007]进一步,所述减压阀包括减压弹簧、阀芯和阀体构成;所述阀芯的设置有沿轴向的
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与节流口和减压腔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减压阀出口和所述氧气输出口的输入端均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保持减压阀出口与氧气输出口连通通道的密封。
[0009]进一步,所述流量控制阀的调节旋钮设置有锁定机构。
[0010]进一步,所述充气接口设置有单向阀。
[0011]进一步,还包括安全阀接口,所述安全阀接口与所述气瓶接口气路连通。
[0012]进一步,所述安全阀接口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由外向内安装的螺塞、爆破膜片和垫片组成,所述爆破膜片的爆破压力为27~30Mpa,所述螺塞和所述垫片均设置有使爆破膜片内外两面分别与所述气瓶接口或大气连通的通孔连通。
[0013]进一步,还包括用于连接压力显示装置的压力显示接口,所述压力显示接口与所述气瓶接口气路连通。
[0014]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连续式供氧装置,包括供氧阀和瓶体;使用上述的集成供氧阀作为供氧阀控制氧气输出流量。
[0015]进一步,所述瓶体为碳纤维复合缠绕气瓶。
[0016]本技术集成供氧阀阀体加工有减压器接口、充气阀接口、压力显示装置接口、输出流量控制接口、安全阀卸放装置接口,可将各功能组件集成在阀体上;实行了小型化设计。该供氧装置的成功研发可广泛应用于高原地区,可应用于高原部队官兵随身携带,对提高我军官兵在高原地区的生存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的军事效益,也可用于登山爱好者,应急救援,家庭的医疗保健,便捷的操作,较小的体积,重量,可随时为需求者提供氧气。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集成供氧阀结构示意图分解图;
[0018]图2为安全阀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充气阀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调节片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调节盘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减压阀结构示意图分解图1;
[0023]图7为减压阀结构示意图分解图2;
[0024]图8为本技术集成供氧阀结构示意图剖面图。
[0025]图中:1、出气口;2、出气口O型圈;3、上壳体;4、螺母;5、弹簧垫圈;6、固定盘;7、调节片;701、定位槽;702、第一定量孔;703、第二定量孔;8、钢珠弹簧;9、限位销;10、减压弹簧;11、减压阀下壳体O型圈;12、下壳体;13、安全阀垫圈;14、螺堵;15、安全片;16、阀体;17、气瓶接口O型圈;18、复合缠绕气瓶;19、充气阀O型圈;20、活塞;21、充气螺塞;22、压力表;23、充气阀弹簧;24、调节盘;2401、定位齿;2402、上壳体滑槽;2403、钢珠弹簧槽;2404、显示盘固定槽;2405、下壳体滑槽;25、减压阀下壳体;26、壳体卡簧;27、减压阀芯;28、减压阀O型圈;29、螺钉;30、减压阀上壳体;31、固定盘O型圈;32、钢珠;33、通气气道O型圈;34、显示盘;35、垫圈;36、出气口螺钉;37、出气口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说明。本技术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0027]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0028]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续式供氧装置包括集成供氧阀和氧气瓶;氧气瓶可以选用普通钢瓶;最好选用耐压较高,质量较轻的碳纤维复合缠绕气瓶18,进一步减少装置的体积和重量;瓶内充装的压缩氧气。
[0029]集成供氧阀包括下端的阀体16和上端的流量控制阀;阀体16的底端设置有与气瓶连接的气瓶接口;气瓶接口设置有气瓶连接孔,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供氧阀,包括气瓶接口、氧气输出口、充气接口和流量控制阀,所述充气接口与所述气瓶接口气路连通,高压氧气经所述流量控制阀从所述氧气输出口输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包括减压阀、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设置在所述减压阀与所述氧气输出口之间,调节板设置有控制氧气输出流量的关闭或择一连通减压阀出口与氧气输出口的若干个分档限流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供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包括减压弹簧、阀芯和阀体构成;所述阀芯的设置有沿轴向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与节流口和减压腔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供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出口和所述氧气输出口的输入端均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保持减压阀出口与氧气输出口连通通道的密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供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的调节旋钮设置有锁定机构。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树君张然徐岩刘四海郭晓娜姜涛
申请(专利权)人:抚顺抚运安仪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