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良宾专利>正文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公交车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65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公交车把手,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中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上下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将所述第一滑槽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一滑槽中左右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块,每个所述滑动块中设置有限位缓冲装置,两个所述限位缓冲装置关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实现了使用者可根据自身身高来调整舒服的高度,并且设有缓冲装置,当人体倾倒时,可消除一部分的惯性,一定程度上对防止人体倾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相对于完全刚性的把手,此种把手更加耐使用,防倾效果更好。防倾效果更好。防倾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公交车把手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公交车把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公共交通越来越发达,很多人选择乘坐公交车出行,但是公交车的把手高度固定,对于身高比较矮的乘客来说,抓把手必须伸直胳膊才能碰到把手,一直举着胳膊十分累,只能去扶椅子靠背,十分不方便,司机急刹车很容易导致乘客摔倒,同时现在的把手多为柔性材料,急刹车时尽管抓住把手,但由于把手是柔性的,身体还是会由于惯性向前倾倒,因此,亟待设计一种高度可以调节,并且能一定程度上防止人体由于惯性倾倒的公交车把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高度并且一定程度防止人体倾倒的公交车把手。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公交车把手,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中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上下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将所述第一滑槽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一滑槽中左右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块,每个所述滑动块中设置有限位缓冲装置,两个所述限位缓冲装置关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中心成中心对称,上侧所述第二滑槽的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二滑槽的中部,所述限位板位于两个所述滑动块之间,所述限位板中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
[0005]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限位板中上下开口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中间隙配合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左右侧面对称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限位槽,所述升降杆的下部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升降杆的上部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升降杆向下延伸贯穿所述第一滑槽与下侧所述第二滑槽进入到所述机体的下部空间中,所述升降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块;如图所示,所述第一铰接块下端铰接有第二铰接块,所述第二铰接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侧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为U形,所述拉手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杆的下侧面左右两端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槽左右两侧的限位组件,以左侧限位组件为例,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三滑槽左侧的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与所述第三滑槽连通,所述第四滑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左侧面与所述第四滑槽的左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在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右端卡进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所述第四滑槽的左侧开设有导轮槽,所述导轮槽的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换向轮,所述换向轮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向左延伸贯穿所述第四滑槽的左侧壁进入到所述导轮槽中,所述第一拉绳与所述第四滑槽的左
侧壁和所述导轮槽的右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拉绳在所述导轮槽中与所述换向轮圆周面滑动连接,经所述第一拉绳变向后,所述第一拉绳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导轮槽的下侧壁以及所述限位板进入到所述第一滑槽中。
[0007]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拉绳下端的两个第一安装杆,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杆的上端面之间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杆的下端面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安装杆,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轴和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与所述第二齿轮轴关于所述第二安装杆的中心线左右对称,所述第一齿轮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轴上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杆左右两端前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每个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下侧面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杆下侧面的两个第二拉绳,两个所述第二拉绳关于所述升降杆左右对称。
[0009]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固定杆中开口向上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中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导向组件;以左侧所述导向组件为例,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向槽前后侧壁之间的第一导向轮轴,所述第一导向轮轴上套设有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第一导向轮轴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槽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轮轴,所述第二导向轮轴上套设有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与所述第二导向轮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轮轴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轮轴的右下侧;所述导向槽下侧壁的中心部位连通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连通所述导向槽与外部空间,所述第二拉绳经所述第一导向轮导向后向右延伸,继而经所述第二导向轮导向后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圆孔进入到外部空间中,从而避免所述第二拉绳与其他零件发生干涉,影响装置运行;两个所述第二拉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供使用时手指拉动的拉环,所述拉环形状不定。
[0010]优选的,以右侧所述限位缓冲装置为例,所述限位缓冲装置还包括开设在所述滑动块中的斜槽,所述斜槽自右上向左下方倾斜设置,所述斜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缓冲杆,所述第一缓冲杆向右上方延伸贯穿所述斜槽与上侧所述第二滑槽进入到外部空间,所述第一缓冲杆向左下方延伸贯穿所述斜槽与下侧所述第二滑槽进入到外部空间,所述第一缓冲杆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一侧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缓冲杆下端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缓冲槽,所述缓冲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二缓冲杆,所述第二缓冲杆上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缓冲杆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缓冲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杆上套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所述第二缓冲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杆上套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位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缓冲板之间,所述第四弹簧一端与所述缓冲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右端上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铰接块,所述第三铰接块与所述第二缓冲杆的下端铰接。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缓冲装置还包括开设在所述滑动块中的左侧开口的第五滑槽,所述第五滑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五滑槽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调节高度时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右侧面与所述挡板抵接,所述第五滑槽上侧壁连通设置有连杆槽,所述连杆槽上侧壁连通设置有第六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杆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
所述连杆槽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右端铰接,所述第六滑槽中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左侧面与所述第六滑槽左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移动板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向右延伸卡进所述第二限位槽中,所述伸缩杆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铰接。
[0012]优选的,所述限位缓冲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块左侧面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的啮合齿朝前设置,调节高度时所述第二齿轮与右侧限位缓冲装置中的所述第三齿条啮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公交车把手,包括机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0)中开设有第一滑槽(22),所述第一滑槽(22)上下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二滑槽(21),所述第二滑槽(21)将所述第一滑槽(22)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一滑槽(22)中左右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块(25),每个所述滑动块(25)中设置有限位缓冲装置,两个所述限位缓冲装置关于所述第一滑槽(22)的中心成中心对称,上侧所述第二滑槽(21)的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6),所述限位板(36)位于所述第二滑槽(21)的中部,所述限位板(36)位于两个所述滑动块(25)之间,所述限位板(36)中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公交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限位板(36)中上下开口的第三滑槽(60),所述第三滑槽(60)中间隙配合有升降杆(34),所述升降杆(34)左右侧面对称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限位槽(35),所述升降杆(34)的下部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79),所述升降杆(34)的上部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76),所述升降杆(34)向下延伸贯穿所述第一滑槽(22)与下侧所述第二滑槽(21)进入到所述机体(20)的下部空间中,所述升降杆(3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块(38);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铰接块(38)下端铰接有第二铰接块(50),所述第二铰接块(50)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2),所述固定杆(32)下侧设置有拉手(33),所述拉手(33)为U形,所述拉手(3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杆(32)的下侧面左右两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公交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槽(60)左右两侧的限位组件,以左侧限位组件为例,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三滑槽(60)左侧的第四滑槽(56),所述第四滑槽(56)与所述第三滑槽(60)连通,所述第四滑槽(56)中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杆(59),所述第一限位杆(59)的左侧面与所述第四滑槽(56)的左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7),在所述第一弹簧(57)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一限位杆(59)的右端卡进所述第一限位槽(35)中,所述第四滑槽(56)的左侧开设有导轮槽(51),所述导轮槽(51)的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3),所述转动轴(53)上套设有换向轮(54),所述换向轮(54)与所述转动轴(5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5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58),所述第一拉绳(58)向左延伸贯穿所述第四滑槽(56)的左侧壁进入到所述导轮槽(51)中,所述第一拉绳(58)与所述第四滑槽(56)的左侧壁和所述导轮槽(51)的右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拉绳(58)在所述导轮槽(51)中与所述换向轮(54)圆周面滑动连接,经所述第一拉绳(58)变向后,所述第一拉绳(58)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导轮槽(51)的下侧壁以及所述限位板(36)进入到所述第一滑槽(22)中。4.根据权利要求3的所述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公交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拉绳(58)下端的两个第一安装杆(73),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杆(73)的上端面之间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杆(73)的下端面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安装杆(72),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杆(7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轴(77)和第二齿轮轴(74),所述第一齿轮轴(77)与所述第二齿轮轴(74)关于所述第二安装杆(72)的中心线左右对称,所述第一齿轮轴(77)上套设有第一齿轮(78),所述第一齿轮(78)与所述第一齿轮轴(7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轴(74)上套设有第二齿轮(75),所述第二齿轮(75)与所述第二齿轮轴(7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78)与所述第一齿条(79)啮合,所述第二齿轮(75)与所述第二齿条(76)啮合,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杆(72)左右两端前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55),每个所述第二弹簧(55)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36)下侧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的所述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公交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杆(73)下侧面的两个第二拉绳(37),两个所述第二拉绳(37)关于所述升降杆(34)左右对称。6.根据权利要求5的所述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公交车把手,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宾陆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陈良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