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防伪水转印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59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伪纸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隐形防伪水转印纸,包括依次层叠的基纸层、转印层,所述基纸层与转印层之间设置有防伪层,所述防伪层设有隐形防伪标识,所述隐形防伪标识包括隐形油墨层和用于吸收光能并发出光亮的发光层,所述转印层包括自防伪层背离所述基纸层依次设置的粘结层、转印油墨层、保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伪效果佳、使用寿命长的隐形防伪水转印纸。形防伪水转印纸。形防伪水转印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形防伪水转印纸


[0001]本技术防伪纸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隐形防伪水转印纸。

技术介绍

[0002]水转移印刷工艺,其原理是先将图案印刷在膜底纸上,然后在具有印刷图案的底纸表面涂布一层柔性涂层薄膜制成水转印贴花纸,然后将水转印贴花纸放入水中浸泡,使水转印贴花纸的水溶胶溶于水中,使具有图案的柔性涂层薄膜与底纸分离,将具有图案的柔性涂层薄膜转贴于承印物表面,完成水转印印刷。
[0003]但是,现有的水转印纸的不具备防伪功能,存在着制造容易、原料简单等容易被仿造的弊端,不能或难以起到独特的防伪效果,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伪效果佳的隐形防伪水转印纸。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隐形防伪水转印纸,包括依次层叠的基纸层、转印层、设置于基纸层与转印层之间的防伪层;所述防伪层内设有隐形防伪标识,所述隐形防伪标识包括隐形油墨层和用于吸收光能并发出光亮的发光层,所述转印层包括自防伪层背离所述基纸层依次设置的粘结层、转印油墨层、保护层。
[0007]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基纸层的厚度设置为60~75μm。
[0008]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隐形油墨层的厚度设置为5~7μm。
[0009]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隐形油墨层设置为紫外隐形油墨层。
[0010]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隐形油墨层设置为红外隐形油墨层。
[0011]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发光层为无机荧光材料,该无机荧光材料可吸收紫外光线。
[0012]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粘结层为水溶类胶层。
[0013]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水溶类胶层为淀粉类胶层。
[0014]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保护层为封面油层。
[0015]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封面油层为甲基丙稀酸层。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本技术通过将隐形防伪标识以隐形油墨层和反光层的形式,分别涂覆在基纸层表面,该隐形防伪标识与基纸层表面融为一体,本技术的隐形油墨层和发光层可印刷不同的样式或形状,如Logo、文字、二维码或条形码,便于识别,当采用特定的光源照射该隐形防伪标识时,隐形油墨层显示,以作防伪辨认,同时发光层吸收光能,当移开该特定的光源时,发光层激发出光亮,可作进一步的防伪辨认,防伪效果更好,识别度更高。
[0018]2、隐形油墨层设置为紫外隐形油墨层时,可通过紫外光源照射,所述隐形油墨层即能显示隐形的图案,便于识别;隐形油墨层设置为红外隐形油墨层时,可通过红外光源照
射,所述隐形油墨层即能显示隐形的图案,便于识别,进一步提高防伪效果。
[0019]3、发光层为无机荧光材料,该无机荧光材料可吸收紫外光线,当紫外光源照射该发光层时,该发光层吸收光能,当移开紫外光源,该发光层激发出光亮,可作进一步的防伪辨认,防伪效果更佳。
[0020]4、粘结层为水溶类胶层,该水溶类胶层为淀粉类胶层,当水转印纸浸水后能够使胶层上方的各层与基纸层分离,从而将印刷图案转印到产品上,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0021]5、保护层为封面油层,封面油层可保护印刷图案,使印刷图案不易受到破坏,因而,隐形防伪标识也不易受到破坏,便于后续识别,防伪效果好。
[0022]6、封面油层为甲基丙稀酸层,进一步使隐形防伪标识不易受到破坏,便于后续识别。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隐形防伪水转印纸的实施一的立体剖视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隐形防伪水转印纸的实施一的截面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隐形防伪水转印纸的实施二的截面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隐形防伪水转印纸的实施三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例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8]实施例一
[0029]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隐形防伪水转印纸,包括依次层叠的基纸层10、转印层20、设置于基纸层10与转印层20之间的防伪层30;防伪层30内设有隐形防伪标识40,隐形防伪标识40包括隐形油墨层41和用于吸收光能并发出光亮的发光层42,转印层20包括自防伪层30背离基纸层10依次设置的粘结层21、转印油墨层22、保护层23。
[0030]基纸层10的厚度设置为60~75μm,优选为70μm。
[0031]粘结层21为水溶类胶层;水溶类胶层为淀粉类胶层,淀粉类胶层可采用玉米淀粉和水混合制成;当水转印纸浸水后能够使胶层上方的各层与基纸层10 分离,从而将印刷图案转印到产品上,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0032]保护层23为封面油层。封面油层为甲基丙稀酸层,使印刷图案不易受到破坏,因而,隐形防伪标识40也不易受到破坏,便于后续识别,防伪效果好。
[0033]隐形油墨层41的厚度设置为5~7μm,优选为7μm。隐形油墨层41设置为紫外隐形油墨层,可通过紫外光源照射,隐形油墨层41即能显示隐形的图案,便于识别。
[0034]发光层42为无机荧光材料,该无机荧光材料可吸收紫外光线,当紫外光源照射该发光层42时,该发光层42吸收光能,当移开紫外光源,该发光层42激发出光亮,可作进一步的防伪辨认,防伪效果更佳。
[0035]本技术通过将隐形防伪标识40以隐形油墨层41和反光层的形式,分别涂覆在基纸层10表面,该隐形防伪标识40与基纸层10表面融为一体,本技术的隐形油墨层41和发光层42可印刷不同的样式或形状,如Logo、文字、二维码或条形码,便于识别,当采用特
定的光源照射该隐形防伪标识40时,隐形油墨层41显示,以作防伪辨认,同时发光层42吸收光能,当移开该特定的光源时,发光层42激发出光亮,可作进一步的防伪辨认,防伪效果更好,识别度更高。
[0036]实施例二
[0037]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隐形防伪水转印纸,包括依次层叠的基纸层10、转印层20、设置于基纸层10与转印层20之间的防伪层30;防伪层30内设有隐形防伪标识40,隐形防伪标识40包括隐形油墨层41a和用于吸收光能并发出光亮的发光层42,转印层20包括自防伪层30背离基纸层10依次设置的粘结层21、转印油墨层22、保护层23。
[0038]基纸层10的厚度设置为60~75μm,优选为70μm。
[0039]粘结层21为水溶类胶层。水溶类胶层为淀粉类胶层,淀粉类胶层可采用玉米淀粉和水混合制成;当水转印纸浸水后能够使胶层上方的各层与基纸层10 分离,从而将印刷图案转印到产品上,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0040]保护层23为封面油层。封面油层为甲基丙稀酸层,使印刷图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形防伪水转印纸,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基纸层、转印层、设置于基纸层与转印层之间的防伪层;所述防伪层内设有隐形防伪标识,所述隐形防伪标识包括隐形油墨层和用于吸收光能并发出光亮的发光层,所述转印层包括自防伪层背离所述基纸层依次设置的粘结层、转印油墨层、保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防伪水转印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纸层的厚度设置为60~75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防伪水转印纸,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油墨层的厚度设置为5~7μm。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隐形防伪水转印纸,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油墨层设置为紫外隐形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泽林莫浩昌刘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纳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