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429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包括转盘和驱动组件,还包括至少三套治具和两个驱动部件,一个驱动部件和与其相对处的治具组合形成上料工位,另一个驱动部件和与其相对处的治具组合形成下料工位,转盘上未与驱动部件相对的治具形成位于所述转盘上的加工工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在转盘上设置多套治具,可以根据加工工序的要求增设治具以满足产品加工的需求,节省了治具位于转盘上所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少转盘的空间尺寸,减轻转盘上驱动组件的转动惯量与负载,每套治具都可以实现对于产品的夹紧、定位和真空吸附,每套治具不需要单独调试驱动部件,节约了调试时间和调试的成本。节约了调试时间和调试的成本。节约了调试时间和调试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激光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产品的不断升级,对于智能设备上重要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手机玻璃盖板行业逐渐采用全自动化加工设备进行精密加工以保证产品生产的精度和效率。而在手机玻璃盖板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工序设置了上料工位、下料工位、视觉定位工位、加工工位、复检工位等等不同的加工工位。而每个不同的加工工位上都需要对应设置夹持定位产品的治具。而每个工位上的治具都需要设置对应的夹紧和定位部件以保证产品在治具上的固定和位置精确。
[0003]现有的转盘式工位转换结构中,为了实现多工位上产品的转移,需要在转盘上安装多个治具,每个治具均由两个相互垂直的气缸和导轨连接,由气缸推动导轨上的夹块实现治具上产品的横向和纵向的定位。由于转盘上不仅需要设置治具,还需要针对每个治具增设对应的定位控制装置,使得转盘的设计尺寸的加大,同时也需要匹配更大的旋转马达、凸轮分割器或是其他动力驱动部件。并且,对于每个工位上的治具都需要进行单独的调试,不仅增加了调试时间也增加了后期的维护成本。因此在需要多个工位同时操作的自动化生产线上由于工位的增加导致治具的增多以及由治具所带来的其他部件,将会增大整个生产线的设备尺寸和产品的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自动化生产设备中,由于多工位的操作导致治具数量的增加而由此增设的其他部件导致转盘式工位转换结构中的转盘设计尺寸加大、对应匹配的驱动部件的驱动动力也对应的增加了调试时间和后期维护成本的缺点,提供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包括转盘、设置于所述转盘底部驱动所述转盘旋转的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盘顶部的至少三套治具和两个设置于所述转盘外侧的驱动部件,一个所述驱动部件和与其相对处的所述治具组合形成上料工位,另一个所述驱动部件和与其相对处的所述治具组合形成下料工位,所述转盘上未与所述驱动部件相对的所述治具形成位于所述转盘上的加工工位。
[0006]进一步地,所述治具包括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的底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用于放置产品的承接板、设置于所述承接板侧面用于夹持所述产品的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承接板之间的由所述驱动部件驱动调节所述夹持组件的控制组件和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的复位组件。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承接板两个相邻侧面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位于所述承接板侧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块和位于所述承
接板侧面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块;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承接板底面上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位于所述第一导轨上由所述驱动部件驱动的第一滑块和位于所述第二导轨上由所述第一滑块驱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夹持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固定连接。
[0008]具体地,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块抵接的导向斜面,所述第一滑块移动过程中沿着所述导向斜面移动推动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承接板的外侧移动。
[0009]具体地,所述第一滑块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的连接板、推动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推动板上与所述第二滑块的导向斜面抵接的推动块,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可在所述第一导轨上与所述推动板抵接,所述推动板的另一端可与所述驱动部件抵接。
[0010]具体地,所述第一夹持块位于所述治具远离所述驱动部件的一侧,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朝着所述远离所述驱动部件的一侧移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承接板底面上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承接板的底部,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还设置有气路旋转接头,所述承接板上设有与所述气路旋转接头连通的用于吸附所述产品的真空吸附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为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具有推动所述第一滑块移动的推杆。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四套治具,具有一个所述上料工位、一个所述下料工位和两个所述加工工位。
[0015]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每套治具的设计结构紧凑,仅需在转盘的外侧单独设置两个驱动部件即可实现对于产品的上料和下料操作;并且在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之间所设置的治具的数量决定了上料和下料之间所进行的加工工序的数量,可以根据加工的需求,在转盘上设置至少一个的加工工位,也可以根据加工要求的不同在转盘上增设治具;该转盘机构上充分利用治具竖直方向上的空间,实现对于产的夹紧与定位,保证每个加工工位上产品位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节省了治具位于转盘上所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少转盘的空间尺寸,减轻转盘上驱动组件的转动惯量与负载;每套治具都可以实现对于产品的夹紧、定位和真空吸附,并且每套治具不需要单独调试驱动部件,节约了调试时间和调试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的全剖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中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中治具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中治具上夹持组件张开时的
状态图;
[0021]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中治具上夹持组件夹紧时的状态图。
[0022]图中:100-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10-转盘、11-驱动组件、12-气路旋转接头、20-治具、21-底板、22-承接板、23-夹持组件、231-第一定位柱、232-第二定位柱、233-第一夹持块、234-第二夹持块、24-控制组件、241-第一导轨、242-第二导轨、243-第一滑块、2431-连接板、2432-推动板、2433-推动块、244-第二滑块、2441-第二滑块的第一端、2442-导向斜面、25-复位组件、251-第一复位弹簧、252-第二复位弹簧、253-第三复位弹簧、26-真空吸附板、30-驱动部件、31-推杆、40-上料工位、50-下料工位、60-加工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参见图1-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包括转盘、设置于所述转盘底部驱动所述转盘旋转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盘顶部的至少三套治具和两个设置于所述转盘外侧的驱动部件,一个所述驱动部件和与其相对处的所述治具组合形成上料工位,另一个所述驱动部件和与其相对处的所述治具组合形成下料工位,所述转盘上未与所述驱动部件相对的所述治具形成位于所述转盘上的加工工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包括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的底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用于放置产品的承接板、设置于所述承接板侧面用于夹持所述产品的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承接板之间的由所述驱动部件驱动调节所述夹持组件的控制组件和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的复位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承接板两个相邻侧面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位于所述承接板侧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块和位于所述承接板侧面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块;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承接板底面上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位于所述第一导轨上由所述驱动部件驱动的第一滑块和位于所述第二导轨上由所述第一滑块驱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夹持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转换的转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军吴晓滨欧明辉孙杰尹建刚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