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20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收容部,壳体形成有出风口;导风板,设置在壳体上并相对于壳体运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散风组件,收容于收容部内,散风组件包括散风结构,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且适于使穿过其的气流扩散流动,其中,散风组件在容置于收容部的位置和伸出收容部的位置之间运动,散风组件伸出收容部的部分与导风板限定出位于出风口外且与出风口相连通的腔体,腔体形成有用于排风的侧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壳体上设置有收容部,将散风组件收容于收容部内,散风组件能够在容置于收容部的位置和伸出于收容部的位置之间运动,使得散风组件能够伸出容纳腔与导风板限定出腔体,实现了无风感出风。实现了无风感出风。实现了无风感出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8月9日、申请号为2019107339156、专利技术名称为“空调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3]目前,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为顶部进风、底部出风,通过散风板遮挡出风口以实现无风感出风效果,这样的结构可能会导致冷量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收容部,壳体形成有出风口;导风板,设置在壳体上并相对于壳体运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散风组件,收容于收容部内,散风组件包括散风结构,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且适于使穿过其的气流扩散流动,其中,散风组件在容置于收容部的位置和伸出收容部的位置之间运动,散风组件伸出收容部的部分与导风板限定出位于出风口外且与出风口相连通的腔体,腔体形成有用于排风的侧开口。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壳体、导风板和散风组件,壳体上设置有收容部,将散风组件收容于收容部内,解决了散风组件的收纳问题,并且散风组件隐藏收容在壳体内,不影响空调器的外观,使得空调器从外部看来具有一体化外观,提升产品档次,同时,散风组件能够在容置于收容部的位置和伸出于收容部的位置之间运动,使得散风组件能够伸出容纳腔与导风板限定出腔体,其中,散风组件上设置有散风结构,散风结构能够使气流扩散流动,从而实现无风感出风,可以理解的是,风经由散风结构后改变原来的流动方向可以朝不同的方向流动,从而实现无风感出风,腔体位于出风口外并与出风口相连通,从而可以通过腔体实现大量出风,腔体形成有用于排风的侧开口,气流由侧面吹出避免正面出风直接吹人,实现了无风感出风,并且还降低了整体出风阻力,进一步地提升了房间温度的均匀性,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收容部设置于壳体的前侧,或收容部设置在壳体的底部。
[0010]在该技术方案中,收容部设置在壳体的前侧,从而散风组件能够收容在壳体的前侧,在空调器开启无风感出风模式时,散风组件直接由壳体前侧的收容部伸出,以与导风板限定出腔体,且将收容部设置在壳体的前侧,避免了对空调器高度的增加;收容部设置在壳体的底部,从而散风组件能够收容在壳体的底部,在空调器开启无风感模式时,散风组件由
壳体底部的收容部伸出,以与导风板限定出腔体,且将收容部设置在壳体的底部能够避免对壳体前后方向的厚度的增加。
[00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收容部包括容纳槽,散风组件与容纳槽滑动连接,散风组件相对于容纳槽滑动以伸出容纳槽或收容于容纳槽。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收容部包括容纳槽,容纳槽结构简单,且容易生产制造,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散风组件与容纳槽滑动连接,使得散风组件能够滑入容纳槽以实现散风组件的收纳,并且还能够由容纳槽滑出与导风板限定出腔体以实现无风感出风。
[00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壳体包括面框和底盘,面框具有第一让位结构,底盘具有第二让位结构,第一让位结构和第二让位结构合围出容纳槽。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包括面框和底盘,具体地,面框上具有第一让位结构,底盘上具有第二让位结构,第一让位结构和第二让位结构合围出容纳槽,将散风组件设置在容纳槽内,避免散风组件占用壳体内其他结构的空间,还能够通过第一让位结构和第二让位结构合围出的容纳槽将散风组件设置在单独的一个空间内,避免壳体内多个零部件之间相互影响。
[00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散风组件与导风板搭靠配合以拼合限定出腔体,其中,散风组件和导风板中的至少一者在用于搭靠的位置处设有减震结构。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散风组件和导风板搭靠配合,且散风组件和导风板能够解除搭靠配合,比如散风组件缩回收容部内,使得导风板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单独的用于导风或关闭出风口,同时,为了避免散风组件伸出收容部与导风板拼合时产生太大的振动和声响,在散风组件和导风板的搭靠处设置减震结构,其中,减震结构可以设置在散风组件和导风板中的任意一者上或这两者上均设置减震结构。
[00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减震结构包括以下任一种:海绵层、橡胶层、磁吸结构。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减震结构可以为海绵层,或者橡胶层或者磁吸结构,均可起到减震的作用。
[00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与散风组件相连接,以驱动散风组件在伸出收容部和收容于收容部之间运动;其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齿轮;齿条,与散风组件连接,并与齿轮啮合传动;驱动件,与齿轮相连接,并驱动齿轮转动。
[0020]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散风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散风组件运动,进而使散风组件收容于收容部内或由收容部伸出。第一驱动装置包括齿轮、齿条和驱动件,具体地,驱动件驱动齿轮转动,齿轮驱动与其啮合传动的齿条运动,而散风组件与齿条相连接,进而齿条运动带动散风组件运动,使得散风组件收容在收容部内或伸出于收容部。
[00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散风组件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柱,齿条上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柱与限位板搭接。
[0022]在该技术方案中,散风组件与齿条搭接,在齿条驱动散风组件运动的同时,还使得两者的连接简化,从而便于散风组件和齿条的拆卸和更换。具体地,散风组件两侧设置有限位柱,齿条上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搭靠在限位柱上。
[002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收容部在壳体上的设置位置与导风板在壳体上
的连接位置位于出风口相对的两侧。
[0024]在该技术方案中,收容部和导风板位于壳体的两侧,进而在散风组件伸出收容部与导风板拼合成腔体时,腔体能够尽可能的遮挡住全部的出风口,以使由出风口流出的风大部分都经由腔体流出,进而保证无风感出风效果。具体地,收容部在壳体上的设置位置与导风板在壳体上的连接位置位于出风口相对的两侧。
[002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调器还包括:导风件,设置于出风口处,导风件转动以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
[0026]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还包括导风件,导风件设置在出风口处用于导风,导风件能够转动,也即导风件的设置角度可以调整,从而改变出风方向。
[0027]具体地,空调器包括无风感模式和常规的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在空调器开启常规的制冷模式时,散风组件收容于收容部内,导风板打开出风口并且通过调整导风件的设置角度来调整出风方向,使气流经过导风件后偏向上方流动,进而避免正面吹人;当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散风组件收容于收容部内,导风板打开出风口并且通过调整导风件的设置角度来调整出风方向,使气流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收容部,所述壳体形成有出风口;导风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相对于所述壳体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散风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部内,所述散风组件包括散风结构,所述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且适于使穿过其的气流扩散流动,其中,所述散风组件在容置于所述收容部的位置和伸出所述收容部的位置之间运动,所述散风组件伸出所述收容部的部分与所述导风板限定出位于所述出风口外且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的腔体,所述腔体形成有用于排风的侧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或所述收容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包括容纳槽,所述散风组件与所述容纳槽滑动连接,所述散风组件相对于所述容纳槽滑动以伸出所述容纳槽或收容于所述容纳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面框和底盘,所述面框具有第一让位结构,所述底盘具有第二让位结构,所述第一让位结构和所述第二让位结构合围出所述容纳槽。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组件与所述导风板搭靠配合以拼合限定出所述腔体,其中,所述散风组件和所述导风板中的至少一者在用于搭靠的位置处设有减震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包括以下任一种:海绵层、橡胶层、磁吸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散风组件相连接,以驱动所述散风组件在伸出所述收容部和收容于所述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奇伟翟富兴易正清谢鹏何健郭绍胜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