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益民专利>正文

带叉汤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17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叉汤匙,包括手柄和汤匙体,其特征在于一个完整的汤匙体匙口前部制有向匙底弯曲的餐叉。本带叉汤匙由手柄与一个完整的汤匙体组成,使该结构有一个完美的汤匙功能,又在汤匙体前部另制一组向匙底方向弯曲的餐叉,汤匙与餐叉各自功能强,互不干涉,作用效果好,使用又灵活,特别适用于方便面等带汤食品或者果肉罐头、饮料等配套的带叉汤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叉汤匙,主要适用于方便面等带汤食品或者果肉罐头 配套,属于餐具领域。
技术介绍
人们在吃方便面时,虽然现有方便面一般配有叉,但当要喝汤时, 只能端起碗喝,由于方便面包装采用的是软质碗(塑料碗或者纸碗),手 一端起来,碗就会变形,所以喝汤不方便, 一不小心就会洒到桌面、地 上或者污染衣物。又如现有吃果肉罐头或者果肉饮料,没有配套餐具, 使用不方便,临时找个汤匙,而且只能边吃果肉边喝汤,不灵活。另一方面,现有技术有人曾专利技术了餐叉汤匙,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0104499.7,该技术方案的结构在汤匙的边上制一排并列的叉齿,这样不 仅体积大,而且使用时汤匙与叉一起作用于食物,影响食用效果。又如中国专利号ZL02291213.4,在凹弧形体的汤匙前端开设叉柱, 将汤匙本体的一部分开成了叉柱,不仅直接减弱了汤匙的有效作用(有 叉柱部分不能盛汤),而且汤匙与叉柱的弯曲是同一方向(叉是汤匙体的 一部分),用叉时会带上汤,因此,存在着汤匙功能低,叉的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汤匙与叉 各自功能强,作用效果好,使用又灵活,特别适用于方便面等带汤食品 或者果肉罐头、饮料等配套的带叉汤匙。本专利技术带叉汤匙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手柄和汤匙体,其特征在于一 个完整的汤匙体匙口前部制有向匙底弯曲的餐叉。本专利技术的带叉汤匙,由手柄与一个完整的汤匙体组成,使该结构有 一个完美的汤匙功能,又在汤匙体前部另制一组向匙底方向弯曲的餐叉, 即在用汤匙打汤时,因为餐叉的方向向下,餐叉失去作用,而当反方向 使用餐叉时,由于汤匙的底壁朝上,汤匙不起作用,使汤匙与餐叉的作 用各自发挥,互不干涉,使用灵活,喝汤时用嘴吸在汤匙侧边,用叉时 直接利用叉的前部,与已有技术相比,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带叉汤匙,其手柄的上平面与匙口为同一平行直线,手柄 与匙口在同一平面,有利于制作和汤匙与餐叉功能的发挥。在实际产品 中汤匙可以向匙口方向翘,但餐叉向着匙底方向弯曲。其手柄、汤匙体 和餐叉是塑料制成的一个整体, 一体注塑成型加工方便,成本省。附图说明图1是汤匙体较深的带叉汤匙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3是汤匙体较浅的带叉汤匙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5是本专利技术带叉汤匙的餐叉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叉汤匙,如图1—图4所示,包括手柄1和汤匙 体2,其特征在于一个完整的汤匙体2匙口 11前部制有向匙底12弯曲的 餐叉3,由手柄1与一个完整的汤匙体2组成,使该结构有一个完美的汤 匙功能,又在汤匙体2前部另制一组向匙底方向弯曲的餐叉3,即在用汤 匙打汤时,餐叉尖向下弯,餐叉3失去作用,而当反方向使用餐叉3时 (如图5所示),汤匙底壁朝上,汤匙不起作用,使汤匙与餐叉的作用各 自发挥,互不干涉,使用灵活,喝汤时用嘴吸在汤匙侧边,用叉时直接 利用叉的前部,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手柄1的上平面与匙口 11为同 一平行直线,有利于制作,特别适用于塑料模具生产,并且有利于汤匙 与餐叉使用功能的各自发挥。在实际产品中汤匙可以向匙口 ll方向翘, 但餐叉3向着匙底方向弯曲。其手柄1、汤匙体2和餐叉3是塑料制成的 一个整体, 一体注塑成型加工方便,成本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叉汤匙,包括手柄和汤匙体,其特征在于一个完整的汤匙体(2)匙口(11)前部制有向匙底(12)弯曲的餐叉(3)。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叉汤匙,包括手柄和汤匙体,其特征在于一个完整的汤匙体(2)匙口(11)前部制有向匙底(12)弯曲的餐叉(3)。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叉汤匙,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益民
申请(专利权)人:杨益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