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炎伟专利>正文

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114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防盗门,以及设置在防盗门一侧的防盗锁;安装板,其设置在防盗门的一侧;功能面板,其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功能面板的下方设置有把手,所述功能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按键和指纹识别器;转动腔,其设置在安装板的上方,所述转动腔的内部设置有人脸识别器。其实现了在进行人脸识别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开启马达来自发的带动人脸识别器转动,从而调节人脸识别器的拍摄角度,降低面部与摄像头之间的高度差,从而可以与使用的面部精准对焦,对面部的特征点准确的进行拍摄采集,从而减低了采集的误差,降低后续的处理难度,提高了处理精度,从而提高了人脸识别的效果。从而提高了人脸识别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防盗
,尤其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利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进行一系列的相关应用操作,智能防盗装置是利用最新材料技术、最新信息技术、最新人工智能设计让防盗器具备智慧灵魂,使人与财产的安全保障突破时空限制,在性能上必须要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高可靠性,在功能上必须既要让用户有不可破解的最高安全等级,又要让用户操作方便,甚至系统为用户自动服务,现在也将人脸识别应用于智能防盗装置上。
[0003]目前在智能防盗装置上应用的人脸识别技术都是借助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特征进行处理判断,而摄像头的位置相对固定,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进行使用时,面部与摄像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会导致采集的特征点误差较大,后续的处理难度加大且精准度不佳,智能防盗效果降低,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现了在进行人脸识别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开启马达来自发的带动人脸识别器转动,从而调节人脸识别器的拍摄角度,降低面部与摄像头之间的高度差,从而可以与使用的面部精准对焦,对面部的特征点准确的进行拍摄采集,从而减低了采集的误差,降低后续的处理难度,提高了处理精度,从而提高了人脸识别的效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包括:
[0008]防盗门,以及设置在防盗门一侧的防盗锁,且防盗锁与防盗门通过螺钉连接;
[0009]安装板,其设置在防盗门的一侧,且安装板与防盗门设置为一体结构;
[0010]功能面板,其设置在安装板上,且功能面板与安装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功能面板的下方设置有把手,且把手与安装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钥匙孔,且钥匙孔与把手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功能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按键和指纹识别器,且显示屏、按键和指纹识别器均与功能面板通过螺钉连接;
[0011]转动腔,其设置在安装板的上方,且转动腔设置在防盗门上,所述转动腔的内部设置有人脸识别器,所述人脸识别器的一侧设置有玻璃罩,且玻璃罩与防盗门通过螺钉连接。
[0012]优选的是,所述防盗门的内部设置有驱动马达,且驱动马达与防盗门通过螺钉连
接,所述驱动马达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延伸至防盗门的内部,所述转轴与驱动马达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且转轴与防盗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腔的内部设置有齿轮,且齿轮与转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人脸识别器的一侧设置有半齿轮,且半齿轮与人脸识别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半齿轮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防盗门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盘,且限位盘与防盗门转动连接,所述人脸识别器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人脸识别器和限位盘通过螺钉连接。
[0013]优选的是,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托板和滑动座,滑动座设置有两个,且托板和滑动座均与安装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两个所述滑动座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防护罩的一侧设置有T型滑块,T型滑块设置有两个,且T型滑块与防护罩通过螺钉连接,所述T型滑块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内部,且T型滑块与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滚轮,滚轮设置有若干个,且滚轮与滑动座转动连接,所述滚轮与T型滑块相贴合,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拉槽,且拉槽与防护罩冲压为一体结构。
[0014]优选的是,所述防护罩的下端和托板的上端均设置有磁铁,且磁铁与防护罩和托板均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防护罩与滑动座之间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延伸至滑动座的内部,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防护罩和滑动座弹性连接。
[0015]优选的是,所述转动腔的上方设置有光线传感器,所述转动腔的两侧均设置有补光灯,且光线传感器和补光灯均与防盗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光线传感器和补光灯均设置在玻璃罩的内侧。
[0016]优选的是,所述防护罩的内侧设置有氯化钙干燥板,且氯化钙干燥板与防护罩内壁贴合连接,所述拉槽的下方设置有红外传感器,且红外传感器与防护罩通过螺钉连接。
[0017]优选的是,所述把手的下方设置有电池固定块,所述把手的内侧设置有警报器,且电池固定块和警报器均与安装板通过螺钉连接。
[0018]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步骤1:借助拉槽将防护罩上拉,磁铁分离后在弹簧的作用向上推动防护罩,使用按键输入密码或指纹识别器进行指纹识别对开门者的身份进行预判断;
[0020]步骤2:预判断符合要求时,会自动开启人脸识别器进行人脸识别,从而实现防盗锁的开关,密码输入错误次数和指纹识别错误次数过多时就会触发警报器发出警报声;
[0021]步骤3:人脸识别时驱动马达进行工作,借助驱动马达带动人脸识别器上下转动,从而将人脸识别器对准开门者的脸部,而光线传感器则能对周围的光线强度进行检测,在光线强度不佳时开启补光灯补光;
[0022]步骤4:人脸识别完成后将防护罩下压,将弹簧压缩借助磁铁将防护罩磁力吸附固定,在操作时红外传感器会对前方的物体进行探测;
[0023]步骤5:当内部供电出现故障时,可以使用钥匙插入钥匙孔并借助把手将防盗门手动开启。
[0024]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5]1、该专利技术装置通过驱动马达和限位盘的设置,在驱动马达的作用下带动齿轮转动,由于齿轮与半齿轮啮合连接,且半齿轮与人脸识别器连接的一体,在随着齿轮的转动就会带动人脸识别器转动,从而调节人脸识别器的朝向角度,可以更好的与开门者的脸部特
征进出采集识别,从而提高了人脸识别精准度,限位盘在人脸识别器转动时会在限位槽中相应的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对转动的人脸识别器进行限位,确保了人脸识别器转动的稳定性。解决了人脸识别器不能完全的与面部进行对焦,导致面部特征识别不精准的问题。
[0026]2、该专利技术装置通过光线传感器和补光灯的设置,光线传感器可以对周围的光线强度进行检测,当周围的光线强度不佳时可以自发的开启补光灯,补光灯可以增加周围的光线强度,从而使得人脸识别器对人脸的图像采集更加清晰,从而提高了人脸识别的效果。解决了光线昏暗的环境下导致人脸识别效果不佳,且容易出错的问题。
[0027]3、该专利技术装置通过防护罩、红外传感器和氯化钙干燥板的设置,借助防护罩可以对显示屏和指纹识别器进行防护,有效的避免外物直接碰撞,红外传感器可以对前方的物体进行探测,氯化钙干燥板可以将防护罩内侧的潮湿气吸收,从而避免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盗门,以及设置在防盗门一侧的防盗锁,且防盗锁与防盗门通过螺钉连接;安装板,其设置在防盗门的一侧,且安装板与防盗门设置为一体结构;功能面板,其设置在安装板上,且功能面板与安装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功能面板的下方设置有把手,且把手与安装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钥匙孔,且钥匙孔与把手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功能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按键和指纹识别器,且显示屏、按键和指纹识别器均与功能面板通过螺钉连接;转动腔,其设置在安装板的上方,且转动腔设置在防盗门上,所述转动腔的内部设置有人脸识别器,所述人脸识别器的一侧设置有玻璃罩,且玻璃罩与防盗门通过螺钉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门的内部设置有驱动马达,且驱动马达与防盗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驱动马达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延伸至防盗门的内部,所述转轴与驱动马达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且转轴与防盗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腔的内部设置有齿轮,且齿轮与转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人脸识别器的一侧设置有半齿轮,且半齿轮与人脸识别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半齿轮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防盗门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盘,且限位盘与防盗门转动连接,所述人脸识别器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人脸识别器和限位盘通过螺钉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的智能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托板和滑动座,滑动座设置有两个,且托板和滑动座均与安装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两个所述滑动座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防护罩的一侧设置有T型滑块,T型滑块设置有两个,且T型滑块与防护罩通过螺钉连接,所述T型滑块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内部,且T型滑块与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滚轮,滚轮设置有若干个,且滚轮与滑动座转动连接,所述滚轮与T型滑块相贴合,所述防护罩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炎伟
申请(专利权)人:郭炎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