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娅专利>正文

一种旋转阀板式护理用药液自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14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阀板式护理用药液自控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若干个伸缩阀,壳体配合腔的腔壁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配合侧壁和第二配合侧壁;伸缩阀包括一对转盘,后转盘固定在转轴上,前转盘能转动地套在转轴上,后转盘正对前转盘的端面上开设有彼此平行的储蓄槽和T型滑槽,储蓄槽和T型滑槽的弧形结构的圆心与转盘的转动中心重合,在储蓄槽的槽底还设有若干注入口,该注入口连通外界的输入管,两转盘之间的端面能互相密封贴合;在前转盘内开设有盲孔结构的条形阀孔,该条形阀孔与一个贯穿前转盘两端面的始终连通所述储蓄槽的穿孔相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自动地实现药液的顺次、而定时长稳定输送,易于维护使用。易于维护使用。易于维护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阀板式护理用药液自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旋转阀板式护理用药液自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行业中,需要对一些药液进行有次序的分批定量输送,目前对于这种药液的输送通常采用一系列高精密的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效果虽然较好,但是结构复杂,配套部件繁多,成本很高,且由于本身的电气控制的专业性,一般操作者不可能自行拆卸维护,在出现故障时只能打电话叫厂家现场检修,经常遇到售后迟滞导致工作暂停的问题,但药液的输送往往是非常急切的。而另一方面,由于涉及到的电气元件众多,诸如传感器或者液晶显示面板之类的元件其实对环境温度、湿度等要求较高,使用工况相对机械控制来说要求更高,布线也更复杂;况且,在实际运用中,很多药液,其实并不需要极其高的流量控制精度,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实现顺次、定量输送而已,而现有的控制设备却没有经济适用的合理对象可供选择使用,或者是没有备用工具临时顶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旋转阀板式护理用药液自控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药液自动输送控制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以及使用维护不便的问题,尤其适用于不需要经常检修维护的场合。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旋转阀板式护理用药液自控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若干个伸缩阀,其中,
[0006]壳体,其包括一个用于安装转盘的配合腔,配合腔的腔壁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配合侧壁和第二配合侧壁,且第一配合侧壁的表面为一段光滑的圆柱面;
[0007]伸缩阀,其至少包括两个,每个伸缩阀均包括一对彼此正对紧贴设置的转盘,以及弹性件和阀杆;所述转盘为一个圆形的板状结构且包括同心设置的前后两个,且后转盘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配合侧壁的圆心上,以使得后转盘的一段圆柱侧面与第一配合侧壁保持光滑接触,而后转盘的其余圆柱侧面与所述第二配合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月牙状空隙;转盘的转轴两端分别转动地安装在壳体的前后两端上,其中,后转盘固定在转轴上,前转盘能转动地套在转轴上,后转盘正对前转盘的端面上开设有彼此平行的储蓄槽和T型滑槽,储蓄槽和T型滑槽的弧形结构的圆心与转盘的转动中心重合,在储蓄槽的槽底还设有若干注入口,该注入口连通外界的输入管,两转盘之间的端面能互相密封贴合;前转盘通过T型螺栓与所述T型滑槽的配合可调节地固定安装在后转盘端面上,以使得两转盘连为一体;在所述前转盘内开设有盲孔结构的条形阀孔,该条形阀孔与一个贯穿前转盘两端面的始终连通所述储蓄槽的穿孔相交,阀孔的孔底处安装有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阀杆的一端,该阀杆的另一端滑动配合地穿出阀孔而伸出到前转盘之外,且阀杆与阀孔之间
的配合只允许阀杆轴向滑动而不能转动,在所述弹性件的顶推作用下所述阀杆的另一端始终与壳体配合腔的腔壁保持接触;在所述阀杆上还具有一个贯穿阀杆的引流孔,该引流孔与外界的排出管连接。
[0008]转轴转动时,所有阀杆的另一端依次与所述第一配合侧壁光滑接触而令阀杆朝阀孔内缩入,且在阀杆朝阀孔内缩入时所述引流孔与所述阀孔上的穿孔正对连通,而阀杆的另一端在进入到所述月牙状空隙内时能使得穿孔和引流孔完全错开。
[0009]具体实施时,为了便于在转盘转动时能保持输入管避免缠绕,以保护输入管及其连接的稳定可靠性,可以将输入管制成包括接入管段和输出管段,其中输入管段连接在后转盘的注入口上,而输出管段则连接在药液的存储器上,且输出管段的轴线与转盘的轴线同轴,即与转轴同轴。对于排出管也可以采用这种结构,以避免转动时相应管道缠绕。
[0010]此外,对于上述阀杆的结构,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进行替代:阀杆上不设置上述引流孔,但是阀杆上原来设置引流孔的杆段处加工成一个缩小的杆颈部,即可以认为阀杆包括两段等粗的滑动轴和一段小于滑动轴的连杆,该连杆同轴地连接在两滑动轴之间以实现两滑动轴的一体固接。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两转盘的相对转动的机械式控制结构进行自动控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无专业的传感器和液晶显示技术,因此,普通工作人员在一次熟知本专利技术结构后便可以自行装卸维护,可作为一般精度要求的药液控制设备使用,也可以作为临时应急设备备用。具体地,本专利技术伸缩阀主要包括两个转盘,前转盘在后转盘上可以转动调节,作为一个阀板控制相应管道之间药液输送的先后次序间隔时间多少。具体地,通过伸缩阀的阀杆和相应的壳体配合侧壁实现逐步开启或者瞬间开启,并通过多个顺序设置的伸缩阀来有次序地实现导通(打开),伸缩阀的设置次序代表了相应管路的连通顺序,而第一配合侧壁则确定了所有伸缩阀的一个额定全开时间,月牙形孔隙的某些区域则决定了伸缩阀的开启程度(即通过的流量大小),从而从伸缩阀的打开次序和导通时间来进行有效地的自动控制,其几个简单可靠,非常实用,由于采用的是串联设置,伸缩阀数量可以任意增加,可以运用到输送目的容器数量较多的情况,结构同时也较为简单。
[0012]此外,本专利技术其实不仅可以用于药液输送,还可以用于其他相似工作需求的液体,甚至是气体的输送,适应性强。
[0013]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垂直于转轴的截面上的一个断面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被剖切的那个前转盘与其后转盘的配合结构端面示意图;
[0016]图3为与图1中被剖切的前转盘所配合的后转盘的端面示意图;
[0017]图4为输入管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阀杆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阀杆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具体的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非工作状态下控制机构的示意图;
[0022]图9为图8中复位弹簧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3]其中,壳体1、第二配合侧壁101、第一配合侧壁102、前转盘201、后转盘202、转轴3、导向棱4、阀杆5、引流孔6、弹性件7、穿孔8、储蓄槽9、连杆10、输入管11、接入管段1101、输出管段1102、存储器12、注入口13、储蓄槽14、T型螺栓16、T型滑槽17、前支撑19、后支撑20、底座21、驱动杆22、钢球23、复位弹簧24、限位杆25、外齿圈26、齿条27、承压板28。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25]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旋转阀板式护理用药液自控设备,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若干个伸缩阀。其中,壳体1,其包括一个用于安装转盘的配合腔,配合腔的腔壁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配合侧壁102和第二配合侧壁101,且第一配合侧壁102的表面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阀板式护理用药液自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若干个伸缩阀,其中壳体,其包括一个用于安装转盘的配合腔,配合腔的腔壁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配合侧壁和第二配合侧壁,且第一配合侧壁的表面为一段光滑的圆柱面;伸缩阀,其至少包括两个,每个伸缩阀均包括一对彼此正对紧贴设置的转盘以及一个阀杆、弹性件;所述转盘为一个圆形的板状结构且包括同心设置的前后两个,且后转盘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配合侧壁的圆心上,以使得后转盘的一段圆柱侧面与第一配合侧壁保持光滑接触,而后转盘的其余圆柱侧面与所述第二配合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月牙状空隙;转盘的转轴两端分别转动地安装在壳体的前后两端上,其中,后转盘固定在转轴上,前转盘能转动地套在转轴上,后转盘正对前转盘的端面上开设有彼此平行的储蓄槽和T型滑槽,储蓄槽和T型滑槽的弧形结构的圆心与转盘的转动中心重合,在储蓄槽的槽底还设有若干注入口,该注入口连通外界的输入管,两转盘之间的端面能互相密封贴合;前转盘通过T型螺栓与所述T型滑槽的配合可调节地固定安装在后转盘端面上,以使得两转盘连为一体;在所述前转盘内开设有盲孔结构的条形阀孔,该条形阀孔与一个贯穿前转盘两端面的始终连通所述储蓄槽的穿孔相交,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F一六K一一一八
申请(专利权)人:田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