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接线的柱上断路器翻盖式插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90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便于接线的柱上断路器翻盖式插头结构,包括断路器本体,所述断路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三个真空泡本体,所述真空泡本体的顶部电性连接有上桩头本体,所述上桩头本体的底部套设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上顶盖,所述下壳体顶部的前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贯穿下壳体前侧的推板,所述下壳体的前侧开设有与推板相适配的矩形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下壳体和上顶盖的配合使用,对上桩头本体提供了防护,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对下壳体和上顶盖进行限位连接,通过斜撑机构的设置,对下壳体进行支撑限位,即可达到接线便捷和防护效果好的目的。即可达到接线便捷和防护效果好的目的。即可达到接线便捷和防护效果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接线的柱上断路器翻盖式插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柱上断路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接线的柱上断路器翻盖式插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供电量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各类客户对电力的依赖性日益加强,为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往往将柱上断路器用于电网中的联络、分段、支线上,以便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但是柱上断路器的管理是县级供电企业的一项薄弱环节,只有将之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管理及供电可靠性。
[0003]现有的柱上断路器在上桩头位置多为裸露在外的,为对接电位置提供防护装置,导致鸟类在此处站立时,会出现电力故障,也有绝缘皮套对接电位置进行套设,但在长期自然环境的侵蚀下,软性皮套的寿命较短,无法对上桩头位置起到较好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接线的柱上断路器翻盖式插头结构,具备接线便捷和防护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柱上断路器在上桩头位置多为裸露在外的,为对接电位置提供防护装置,导致鸟类在此处站立时,会出现电力故障,也有绝缘皮套对接电位置进行套设,但在长期自然环境的侵蚀下,软性皮套的寿命较短,无法对上桩头位置起到较好保护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接线的柱上断路器翻盖式插头结构,包括断路器本体,所述断路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三个真空泡本体,所述真空泡本体的顶部电性连接有上桩头本体,所述上桩头本体的底部套设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上顶盖,所述下壳体顶部的前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贯穿下壳体前侧的推板,所述下壳体的前侧开设有与推板相适配的矩形腔体,所述上顶盖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推板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柱相适配的弧形限位孔,所述推板背表面的两侧均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后端与矩形腔体的内壁相焊接,所述真空泡本体表面的顶部设置有斜撑机构,所述下壳体两侧的后端均设置有旋转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斜撑机构包括套设在真空泡本体表面顶部两侧的两个固定套,两个固定套的后侧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两个固定套的前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接于下壳体的底部。
[0007]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下壳体两侧后端的固定柱,所述上顶盖两侧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与固定柱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的表面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上顶盖相焊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柱相焊接。
[0008]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螺纹帽,所述上桩头本体的顶部开设有两个与螺纹帽相对应的通孔。
[0009]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和上顶盖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弧形孔。
[0010]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1、本技术通过下壳体和上顶盖的配合使用,对上桩头本体提供了防护,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对下壳体和上顶盖进行限位连接,通过斜撑机构的设置,对下壳体进行支撑限位,即可达到接线便捷和防护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柱上断路器在上桩头位置多为裸露在外的,为对接电位置提供防护装置,导致鸟类在此处站立时,会出现电力故障,也有绝缘皮套对接电位置进行套设,但在长期自然环境的侵蚀下,软性皮套的寿命较短,无法对上桩头位置起到较好保护的问题。
[0012]2、本技术通过斜撑机构的设置,其中固定套和支撑柱的配合使用,对下壳体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使得下壳体和上顶盖均能稳固的套设在上桩头本体的表面。
[0013]3、本技术通过旋转机构的设置,其中转动柱和扭簧的配合使用,在上顶盖底部前端解除限位时,上顶盖可以自动向上翻转打开,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0014]4、本技术通过螺纹帽和通孔的设置,使得上桩头本体能够与外界电缆连接的更加稳固。
[0015]5、本技术通过弧形孔的设置,为电缆预留了出线孔位,继而使得上顶盖可以稳定的盖合在下壳体的顶部,对上桩头本体进行密封保护。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真空泡本体和上桩头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下壳体和上顶盖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3中A点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5为本技术限位机构的剖视立体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斜撑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3]其中:1、断路器本体;2、真空泡本体;3、上桩头本体;4、下壳体;5、上顶盖;6、限位机构;61、推板;62、矩形腔体;63、限位柱;64、弧形限位孔;65、弹簧;7、斜撑机构;71、固定套;72、固定螺栓;73、支撑柱;8、旋转机构;81、固定柱;82、转动柱;83、扭簧;9、螺纹帽;10、通孔;11、弧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接线的柱上断路器翻盖式插头结构,包括断路器本体1,断路器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三个真空泡本体2,真空泡本体2的顶部电性连接有上桩头本体3,上桩头本体3的底部套设有下壳体4,下壳体4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螺纹帽9,上桩头本体3的顶部开设有两个与螺纹帽9相对应的通孔10,通过螺纹帽9和通孔10的设置,使得上桩头本体3能够与外界电缆连接的更加稳固,下壳体4和上顶
盖5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弧形孔11,通过弧形孔11的设置,为电缆预留了出线孔位,继而使得上顶盖5可以稳定的盖合在下壳体4的顶部,对上桩头本体3进行密封保护,下壳体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上顶盖5,下壳体4顶部的前侧设置有限位机构6,限位机构6包括贯穿下壳体4前侧的推板61,下壳体4的前侧开设有与推板61相适配的矩形腔体62,上顶盖5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柱63,推板61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柱63相适配的弧形限位孔64,推板61背表面的两侧均焊接有弹簧65,弹簧65的后端与矩形腔体62的内壁相焊接,真空泡本体2表面的顶部设置有斜撑机构7,斜撑机构7包括套设在真空泡本体2表面顶部两侧的两个固定套71,两个固定套71的后侧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72,两个固定套71的前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柱73,支撑柱73的顶部固定接于下壳体4的底部,通过斜撑机构7的设置,其中固定套71和支撑柱73的配合使用,对下壳体4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使得下壳体4和上顶盖5均能稳固的套设在上桩头本体3的表面,下壳体4两侧的后端均设置有旋转机构8,旋转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在下壳体4两侧后端的固定柱81,上顶盖5两侧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82,转动柱82与固定柱81转动连接,转动柱82的表面套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接线的柱上断路器翻盖式插头结构,包括断路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三个真空泡本体(2),所述真空泡本体(2)的顶部电性连接有上桩头本体(3),所述上桩头本体(3)的底部套设有下壳体(4),所述下壳体(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上顶盖(5),所述下壳体(4)顶部的前侧设置有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贯穿下壳体(4)前侧的推板(61),所述下壳体(4)的前侧开设有与推板(61)相适配的矩形腔体(62),所述上顶盖(5)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柱(63),所述推板(61)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柱(63)相适配的弧形限位孔(64),所述推板(61)背表面的两侧均焊接有弹簧(65),所述弹簧(65)的后端与矩形腔体(62)的内壁相焊接,所述真空泡本体(2)表面的顶部设置有斜撑机构(7),所述下壳体(4)两侧的后端均设置有旋转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接线的柱上断路器翻盖式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机构(7)包括套设在真空泡本体(2)表面顶部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帆刘青刘景森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先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