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建红专利>正文

线阵或面阵制版曝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86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线阵或面阵制版曝光头主要由电淘汰、光学整形会聚器件和外壳等组成。用于图文印刷制版、印刷电路制版等那样的要求输出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胶片底版可兴敏腌膜的场合作为输出设备较先前技术或速度明显加快,或可有较简单的机架结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线阵或面阵制版暴光头的线阵长度或面阵的长和宽大于或等于当前工作幅面的长度或长和宽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线阵或面阵制版暴光头将可以特有的单位移自由或零位移自由度或零位移自由度的输出模式工作。(*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感光制版设备,特别是感光制版打印机或感光制版绘图仪等使用的线阵或面阵制版曝光头。点阵打印机是目前电子计算机最常用的外部设备,工作时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其上的撞针式点阵打印头可沿横向往、返并在纵向移动的输出介质例如打印纸上依照原稿内容输出打印结果。打印结果更准确地说是由撞针式点阵打印头里的打印电磁铁驱动打印针撞击打印色带将打印色带上的油墨涂染在输出介质例如打印纸上形成的,由于色带扩张、油墨浸润等因素的影响,实际输出分辨率较打印针或机械定位系统能给出的分辨率指标要低很多,例如现在市场上稍好一点的点阵打印机的标称分辨率为每25.4毫米360点,但打印输出的实际效果尚不如标称分辨率为每25.4毫米240点的激光打印机或液晶打印机的打印输出效果清晰,这限制了点阵打印机在诸如图文印刷制版、印刷电路制版等那样的要求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应用领域的深入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出感光制版打印机或感光制版绘图仪等感光制版设备用的线阵或面阵制版曝光头。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线阵或面阵制版曝光头简单地取代先前点阵打印机中的撞针式点阵打印头便可构成实用的感光制版打印机,类似的也可以构成实用的感光制版绘图仪,或者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行设计新的感光制版打印机或感光制版绘图仪等,它们用于感光制版时可在感光胶片等光敏介质上同时输出满足高分辨率、高清晰度要求的多根曝光光束,对感光胶片的曝光格式为一维线阵或二维面阵,适合于图文印刷制版、印刷电路制版等那样的要求输出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胶片底版或光敏掩膜的场合作为输出设备使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线阵或面阵制版曝光头主要由电光源、光学整形会聚器件和外壳等组成。电光源具有模拟或脉冲或模拟脉冲复合的可控特性,这样在完整的制版系统中感光制版设备就可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依照原稿内容通过接口和驱动电路对电光源进行调节与控制,比如调制输出光束的亮度、色调或开、关时刻等;电光源发出的光束对感光胶片的曝光格式为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一维线阵或二维面阵形式,如果电光源不能直接满足该要求则需配用合适的光学整形会聚器件,例如用光导纤维将任意排列、任意大小的电光源的输出光束整形重排成对感光胶片的曝光格式为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一维线阵或二维面阵的形式,用光学会聚透镜将原本分辨率较低甚至很低的电光源的输出光束会聚缩小到满足制版要求的高分辨率、高清晰度水平等。除此之外,一个合适的外壳连同完成与主机之间连接的电缆或光缆或接插件也是必要的。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与实现作进一步的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用发光二极管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线阵制版曝光头的示意图;附图2是用发光二极管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面阵制版曝光头的示意图;附图3是改进的准线阵曝光面的示意图;附图4是用液晶光阀板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面阵制版曝光头的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线阵制版曝光头配合现有点阵打印机构成一个可用的线阵制版打印机的实施例示意图。附图1中的发光二极管原本是专为光纤通讯设计的,除了象普通结构的发光二极管那样具有模拟或脉冲或模拟脉冲复合的可控的电气输入端(1)和管芯管壳(2)外,自身还带有能高效率输出管芯发出的光线的光导纤维输出端(3)。这里(1)、(2)是电光源,(3)是光学整形会聚器件,(1)、(2)、(3)在结构上是一体化的。将多个这样的发光二极管的光导纤维输出端(3)在曝光面(5)上排成线阵(4),便构成了一种线阵制版曝光头。附图2是附图1沿线阵(4)的垂线方向经扩展得出的,各发光二极管的光导纤维输出端(3)在曝光面(7)上排成面阵(6),从而构成了一种面阵制版曝光头。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光谱特性要求尽量与胶片的光谱特性相一致或相近,必要时可在曝光面上加校光片或通过校光软件等进行校正。发光二极管驱动控制方式的确定主要考虑作业性质和电路复杂程度等因素,例如,制作两调黑白版或有色版时发光二极管可选用脉冲的开关驱动控制方式、制作具有两级以上灰度的黑白版或具有两级以上色度的有色版时发光二极管可选用模拟的连续驱动控制方式等。采用变色二极管及模拟驱动控制方式是制作彩色照片或彩色幻灯片或彩色负版的推荐方案。激光二极管是发光二极管的一种变种,也可以使用,产品有带光导纤维输出端的也有不带光导纤维输出端的,配合红外感光胶片很适合快速制作两调黑白版或有色版。当使用按集成电路工艺制造的集成线阵发光二极管或集成面阵发光二极管时如果分辨率够高则无需额外的光学整形会聚器件便可直接配合外壳等构成线阵或面阵制版曝光头。变色发光二极管和激光二极管也可用集成电路工艺制做成集成线阵或集成面阵的结构形式,使用上可参照按集成电路工艺制造的集成线阵发光二极管或集成面阵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方法使用。普通发光二极管作为电光源也可以使用,只是和光导纤维之间的光耦合效率很差;采用聚光透镜可以显著改善光耦合效率,但在和内芯直径10微米以下的单模光纤耦合时工艺要求高了一些。电光源的选用并不局限于发光二极管之类的半导体产品。场致发光器件或等离子体发光器件也可用以构成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线阵或面阵感光制版曝光头;白炽灯泡和先前用于大屏幕显示的象元管及它们的派生器件也可使用,例如根据彩色电视技术中的三基色原理用一端分为三条分枝的光纤将三个红、绿、蓝三基色的白炽灯泡或三个红、绿、蓝三基色的象元管的输出耦合到一起构成线阵或面阵制版曝光头等。具体实施时其它的电光源或电光源组件仿照上述示例都可考虑选用。光学会聚透镜作为光学整形会聚器件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光导纤维相互换用或混用。例如前面提到的发光二极管、集成线阵发光二极管、集成面阵发光二极管、场致发光器件、等离子体发光器件、白炽灯泡、象元管以及它们的派生器件等和后面将要提到液晶光阀板的分辨率如果不够高则可用光学会聚透镜将其会聚缩小到满足所要求的高分辨率水平;又如原本分辨率较低甚至可以说很低的5×7点阵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板组件即可用光导纤维对其整形重排、也可用光学会聚透镜将其会聚缩小到满足所要求的高分辨率水平等;普通光导纤维是由内芯(8)和包层(9)构成的,请参看附图3。通过卷曲光纤短距离内也能让进入包层的光线基本上不反映到曝光面上,这意味着分辨率主要是由内芯决定的。但在附图1、附图2中包层的存在将影响最好分辨率的获得,解决的办法是采用改进的准线阵曝光面,如附图3所示按相邻两列光纤的内芯与同一条水平直线相切的原则将先前的线阵抽点、重组、再排成尽量少的几列,使得各光导纤维的内芯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不留空也不重叠,工作时通过软件补偿、校正因重组再排引入的相位差,使得对感光胶片的曝光在格式上仍为一维线阵。当然,准线阵曝光面中如果对给定的光导纤维无需追求其最好的分辨率等,则各光导纤维的内芯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可以留空、也可以重叠;为便于加工装配,先前的线阵重组再排的列数也可以多一些。准线阵曝光面沿线阵的垂线方向经扩展可得到准面阵曝光面。附图4中用具有两维排列的许多液晶光阀单元(12)组成的面阵液晶光阀板(11)和背射摄影碘钨灯(10)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面阵制版曝光头。用具有一维排列的许多液晶光阀单元组成的线阵液晶光阀板和背射摄影碘钨灯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线阵制版曝光头。液晶光阀不能主动发光因而需借助于摄影碘钨灯作为背射光源才能工作,调制是针对液晶光阀进行的,其它环节与前面的考虑类同。背射摄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光制版设备用的线阵制版曝光头,特征是主要由电光源、光学整形会聚器件和外壳等组成,具有多根曝光光束,对感光胶片等光敏介质的曝光格式为线阵。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温建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