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设备间相互配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079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物联网设备间相互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相互配置的物料网设备之间分别设置广播模式和监听模式;步骤2:处于广播模式的物联网设备将数据等信息经过加密后封装成为IEEE 802.11 Beacon帧中的信息元素,启用WIFI无线接入点模式;步骤3:处于监听模式的物联网设备使用WIFI模块监听扫描可用的无线接入点,侦测到带有该类型信息元素的Beacon帧后,通过解析、解密后获取到原始数据,以提出一种安全性高、可扩展性强的物联网设备间相互配置的方法。网设备间相互配置的方法。网设备间相互配置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设备间相互配置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设备间相互配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WIFI又称为无线网络,是WIFI联盟的商标,一种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IEEE 802.11标准定义了一个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和几个物理层(PHY)规范,为局域网内固定的、便携的和可移动的终端提供无线连接。
[0003]目前物联网设备都需要通过输入密码来配置网络,从而能够访问互联网或者服务器,以实现自身的功能。配置网络这个操作本身比较麻烦,随着物联网设备越来越多,或者在需要批量部署的场景下,每一个设备都需要同样的操作才能实现接入网络,给用户带来不便。对于没有输入界面的物联网设备来说,配置网络则更加不便。现有技术中为不具备输入界面的物联网设备配置WIFI账号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物联网设备本身带有以太网接口,使用网线将物联网设备接入互联网,通过云端服务器将WIFI账号信息传输到设备,物联网设备收到WIFI账号后拔掉网线,从而连上WIFI;二是在物联网设备启动一个固定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的WIFI热点,用户切换移动终端的WIFI连接到物联网设备,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应用软件将WIFI账号信息传输给物联网设备。三是通过物联网设备WIFI模块启动监听模式接收移动终端等终端设备广播的WiFi参数。
[0004]在上述的第三种方案中,常见的解决方案为利用WIFI本身的信号,将所需要传送给物联网设备的信息填充在MAC层数据包的包头部分。物联网设备启动进入扫描模式,需要在每个信道监听是否有所支持的数据,有则解析出来对自身进行配置。
[0005]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安全性问题,由于MAC层数据包的包头部分可利用的空间较少,该技术一般只对数据进行编码以便传输,而未进行加密,使得第三方可以通过监听及分析非法获取到传输的信息;(2)传输容量小,由于该项技术将所需传输的数据拆分填充进MAC层数据包的包头部分,分多次传输,若传输的数据量较大则容易因丢包而导致传输失败,故限制了该项技术只能应用于传输少量数据;(3)部署时需要使用专用移动终端设备等设备进行广播,不方便批量部署。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性高、可扩展性强的物联网设备间相互配置的方法。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物联网设备间相互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对相互配置的物料网设备之间分别设置广播模式和监听模式;
[0009]步骤2:处于广播模式的物联网设备将数据等信息经过加密后封装成为IEEE802.11Beacon帧中的信息元素,启用WIFI无线接入点模式;
[0010]步骤3:处于监听模式的物联网设备使用WIFI模块监听扫描可用的无线接入点,侦测到带有该类型信息元素的Beacon帧后,通过解析、解密后获取到原始数据。
[0011]进一步的,所述广播模式用于源设备对其它目标设备进行配置;所述监听模式用于待配置的目标设备接受配置。
[0012]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2.1:物联网设备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如WIFI账号信息等加密成为数据段A,将数据段A与标识数据段B拼接成数据段C,将数据段C、厂商和Element ID 221组成Vendor Specific信息元素;
[0014]步骤2.2:初始化WIFI无线接入点应用软件;
[0015]步骤2.3:将步骤2.1得到2的信息元素添加到WIFI无线接入点;
[0016]步骤2.4:启动WIFI无线接入点。
[0017]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3.1物联网设备启动WIFI模块,进入STA模式;
[0019]步骤3.2:启动WIFI模块STA模式的WIFI无线接入点扫描功能;
[0020]步骤3.3:在每个信道上扫描时,解析每个有效WIFI接入点携带的信息元素,提取带有厂商OUI:和标识数据段B的信息元素A;
[0021]步骤3.4:解密信息元素A的数据段,得到数据段A。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物联网设备间相互配置的方法通过广播模式和监听模式来实现信号的对接,大大提高了批量部署效率,可扩展性强且安全性也更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物联网设备间相互配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002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物联网设备间相互配置的方法,主要技术特征为:
[0026]步骤1:物联网设备间相互配置的方法有两种模式:(a)广播模式,用于源设备对其它目标设备进行配置;(b)监听模式,用于待配置的目标设备接受配置。
[0027]步骤2:处于广播模式的物联网设备将数据等信息经过加密后封装成为IEEE802.11 Beacon帧中的信息元素(Information Element),启用WIFI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模式;
[0028]步骤3:处于监听模式的物联网设备使用WIFI模块监听扫描可用的无线接入点,侦测到带有该类型信息元素的Beacon帧后,通过解析、解密后获取到原始数据。
[0029]广播模式
[0030](a)物联网设备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如WIFI账号信息等加密成为数据段A,将数据段A与标识数据段B拼接成数据段C,将数据段C、厂商OUI(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和Element ID 221组成Vendor Specific信息元素;
[0031](b)初始化WIFI无线接入点应用软件如HOSTAPD等;
[0032](c)将(a)得到的信息元素添加到WIFI无线接入点应用软件如HOSTAPD等;
[0033](d)启动WIFI无线接入点。
[0034]监听模式
[0035](a)物联网设备启动WIFI模块,进入STA(Station)模式;
[0036](b)启动WIFI模块STA(Station)模式的WIFI无线接入点扫描功能;
[0037](c)在每个信道上扫描时,解析每个有效WIFI接入点携带的信息元素,提取带有厂商OUI(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和标识数据段B的信息元素A;
[0038](d)解密信息元素A的数据段,得到数据段A。
[0039]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专利技术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方案和
技术实现思路
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设备间相互配置的方法,奇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相互配置的物料网设备之间分别设置广播模式和监听模式;步骤2:处于广播模式的物联网设备将数据等信息经过加密后封装成为IEEE 802.11Beacon帧中的信息元素,启用WIFI无线接入点模式;步骤3:处于监听模式的物联网设备使用WIFI模块监听扫描可用的无线接入点,侦测到带有该类型信息元素的Beacon帧后,通过解析、解密后获取到原始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设备间相互配置的方法,奇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模式用于源设备对其它目标设备进行配置;所述监听模式用于待配置的目标设备接受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设备间相互配置的方法,奇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物联网设备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如WIF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聪林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米开朗基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