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77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5
本申请公开一种清洁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壳、清洁组件、尘盒组件以及两个驱动轮结构。机壳形成有前端和后端。清洁组件包括滚刷和滚刷驱动部,滚刷可转动地设于机壳的前端,滚刷驱动部内置于滚刷中,用于驱动滚刷转动。尘盒组件设于机壳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电池设于机壳的后端。两个驱动轮结构设于机壳,两个驱动轮结构分别位于尘盒的两侧,且处于电池和滚刷之间。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滚刷尺寸小,清洁面积小的问题。清洁面积小的问题。清洁面积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洁机器人


[0001]本申请涉及清洁机器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清洁机器人,又名扫地机,是新一代家庭保姆,可以清扫毛发、瓜子壳、灰尘等房间垃圾。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本一直在欧美市场销售的扫地机器人也逐步的走入平常百姓家,并且逐步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扫地机器人将在不久的将来像白色家电一样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清洁帮手。产品也会由现在的初级智能向着更高程度的智能化程度发展,逐步的取代人工清洁。机器人吸尘器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智能家用清洁设备正逐步走进并改善人们生活方式。
[0003]然而,现有的清洁机器人受其自身驱动轮的影响,滚刷的尺寸较小,故清洁的面积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清洁机器人,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滚刷尺寸小,清洁面积小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
[0006]机壳,形成有前端和后端;
[0007]清洁组件,包括滚刷和滚刷驱动部,滚刷可转动地设于机壳的前端,滚刷驱动部内置于滚刷中,用于驱动滚刷转动;
[0008]尘盒组件,设于机壳的前端和后端之间;
[0009]电池,设于机壳的后端;以及
[0010]两个驱动轮结构,设于机壳,两个驱动轮结构分别位于尘盒的两侧,且处于电池和滚刷之间。
[0011]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清洁机器人通过驱动轮结构的驱动在地面上行走,清洁组件中的滚刷通过自身的转动,对地面的污渍抽打,使污渍快速脱离于地面,通过尘盒组件工作将其吸附至尘盒组件中,以完成清洁。为实现清洁效果的提升,较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将滚刷前置,避免驱动轮结构的干扰,提高滚刷的长度,即增加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清洁效率;同时,将滚刷驱动部内置于滚刷中,防止外置的滚刷驱动部对清洁机器人的内部空间的占用,则可以进一步地增加滚刷的长度;同时,将尘盒组件中置,将电池后置且绕尘盒组件布置,以保证清洁机器人的内部结构紧凑,且平衡了其重心的分布,避免清洁机器人以驱动轮结构为支点前倾或者后倾,保证清洁机器人具有良好的行走姿态及越障能力,示例性地,在整机宽度为310mm 时,按照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清洁机器人,其滚筒的长度可做到 275mm,较现有技术中的170mm长的滚筒增加了105mm,极大地提高了清洁的效率。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滚刷为中空结构,滚刷的内部形成有滚刷轴;
[0013]滚刷驱动部包括滚刷电机支架和滚刷电机;
[0014]滚刷电机支架设于滚刷的内壁且可相对于滚刷转动;
[0015]滚刷电机固定于滚刷电机支架上,滚刷电机的输出轴与滚刷轴连接,以驱使滚刷转动。
[0016]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滚刷电机支架和滚刷电机均位于滚刷的内部,以不影响滚刷的外部尺寸;滚刷电机工作时,会带动滚刷轴即滚刷转动,由于滚刷电机支架相对于滚刷转动,故在滚刷转动时,滚刷电机的外壳可保持静止,利于滚刷电机的电路布置,保证滚刷电机的正常工作。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滚刷电机的输出轴配置有转动套,转动套过盈配合于滚刷轴中;
[0018]转动套的内部形成有止转挡块,输出轴插入于转动套内且与止转挡块配合。
[0019]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滚刷电机的输出轴插入于转动套内,在滚刷电机工作时,输出轴抵挡于止转挡块会驱使转动套转动,从而驱使滚刷轴转动;其中,滚刷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转动套传动滚刷,能够避免滚刷电机的输出轴对滚刷的磨损,在转动套工作一定时间后,被滚刷电机的输出轴磨损时,可轻易地由滚刷电机的输出轴上拆卸,便于更换。
[00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清洁组件还包括边刷和边刷驱动部;
[0021]边刷设于滚筒的一侧,边刷驱动部内置于滚刷中,用于驱动边刷转动。
[0022]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清洁机器人还包括边刷,边刷用于将地面上滚刷周边的杂质拨扫至滚刷的清洁范围,使得滚刷将杂质清洁至尘盒组件处,提供清洁效率;由于滚刷的尺寸得以提高,为进一步地整合清洁机器人的结构,可将用于驱动边刷工作的边刷驱动部集成于滚刷的内部,使得清洁机器人的外部尺寸得到精简。
[002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边刷驱动部包括边刷电机支架、边刷电机、传动齿轮组;
[0024]边刷电机支架与滚刷电机支架连接且相对于滚刷转动;
[0025]边刷电机固定于边刷电机上,边刷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齿轮组连接,通过传动齿轮组驱使边刷转动。
[0026]上述实现的过程中,边刷电机通过边刷电机支架呈固定状态设于滚刷的内部,其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组将动力传递至位于滚刷外的边刷;由于边刷电机可相对于滚刷转动,故在滚刷工作时,边刷电机可在滚刷内部以静态即固定状态的方式将动力传递给边刷,使得边刷正常工作。
[002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边刷电机支架的一端形成有台阶凸起,滚刷电机支架的一端与台阶凸起卡合;
[0028]滚刷电机支架的壁面形成有定位槽,边刷电机支架的壁面形成有定位块,定位块嵌设于定位槽中。
[0029]上述实现的过程中,边刷电机支架和滚刷电机支架通过台阶凸起卡合,使得边刷电机支架和滚刷电机支架在径向方向上达到同轴稳定性要求;同时由于限位槽和限位块的相互配合,能够保证边刷电机支架和滚刷电机支架不会相互转动;避免边刷电机和滚刷电机在工作时的相互干扰,导致边刷电机支架和滚刷电机支架发生松动。
[003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清洁组件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相互盖合,清洁组件通过上盖设于机壳的前端;
[0031]滚刷可转动地设于上盖和下盖之间,滚刷暴露于下盖的清扫开口中;
[0032]边刷可转动地设于下盖。
[0033]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清洁组件通过上盖和下盖实现集成化和一体化,利于清洁组件装配或拆卸于机壳,利于维护和更换;同时,滚刷在上盖和下盖之间转动,能够避免滚刷的转动对机壳造成的磨损,利于提高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同时,边刷设置在下盖,能够有效地与滚刷分离,避免二者在转动时相互干扰。
[003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滚刷的两端开放,形成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
[0035]滚刷配置有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以及滚花轴,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扣合于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
[0036]滚花轴的一端与滚刷轴固定,另一端穿过第一端盖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连接,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于上盖和下盖之间;
[0037]第二轴承嵌设于第二端盖内,且第二轴承的内圈套置于边刷电机支架上。
[0038]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打开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可使得滚刷的两端开放,以便于组装滚刷电机支架、滚刷电机、边刷电机支架、边刷电机以及滚刷轴等,能够降低装配的难度,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滚刷在上盖和下盖之间转动,且降低滚刷的转动对上盖和下盖的磨损。
[003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下盖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形成有前端和后端;清洁组件,包括滚刷和滚刷驱动部,所述滚刷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机壳的前端,所述滚刷驱动部内置于所述滚刷中,用于驱动所述滚刷转动;尘盒组件,设于所述机壳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电池,设于所述机壳的后端;以及两个驱动轮结构,设于所述机壳,两个所述驱动轮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尘盒的两侧,且处于所述电池和所述滚刷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为中空结构,所述滚刷的内部形成有滚刷轴;所述滚刷驱动部包括滚刷电机支架和滚刷电机;所述滚刷电机支架设于所述滚刷的内壁且可相对于所述滚刷转动;所述滚刷电机固定于所述滚刷电机支架上,所述滚刷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刷轴连接,以驱使所述滚刷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电机的输出轴配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过盈配合于滚刷轴中;所述转动套的内部形成有止转挡块,所述输出轴插入于所述转动套内且与所述止转挡块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边刷和边刷驱动部;所述边刷设于滚筒的一侧,所述边刷驱动部内置于所述滚刷中,用于驱动所述边刷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刷驱动部包括边刷电机支架、边刷电机、传动齿轮组;所述边刷电机支架与滚刷电机支架连接且相对于所述滚刷转动;所述边刷电机固定于所述边刷电机上,所述边刷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齿轮组连接,通过传动齿轮组驱使所述边刷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刷电机支架的一端形成有台阶凸起,所述滚刷电机支架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宫海涛廖佰军李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