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吻合用箍筒施夹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71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吻合用箍筒施夹钳,包括钳头组件、钳杆组件和钳柄组件,钳头组件和钳柄组件安装在钳杆组件的两端,钳头组件包括可卡接箍筒的第一半筒的第一钳头和可卡接箍筒的第二半筒的第二钳头,第二钳头与第一钳头枢接,钳柄包括相互枢接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开合驱动第一钳头相对第二钳头开合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一种吻合用箍筒施夹钳”量身打造的施夹钳,能够填补现在“吻合用箍筒施夹钳”没有施夹状态的空白,极大地改善了现在利用腔镜止血钳操作带来的不便利性。善了现在利用腔镜止血钳操作带来的不便利性。善了现在利用腔镜止血钳操作带来的不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吻合用箍筒施夹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手术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消化道吻合的外科手术辅助装置,尤其是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经口植入钉砧系统的胃食管胸内吻合过程用的一种吻合用箍筒施夹钳。

技术介绍

[0002]在消化道重建的手术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消化道残端缩口,让吻合器的机身和钉砧不会脱出,并且吻合时两断段整圈接触使得吻合后不留下侧孔。尤其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经口植入钉砧系统(Orvil
TM
)的胃食管胸内吻合过程中,食管残端的处理由于受到腔镜的限制,操作更加困难。
[0003]中国专利CN201610963399.2公开了“一种吻合用箍筒”,通过该箍筒100包括相互枢接的第一半筒101和第二半筒102,第一半筒101可以插入第二半筒102的止退部,锁紧原理类似扎带,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简化了手术流程,省去了从切缝伤口上方开口的步骤,减小了因为开口过大导致的钉砧脱落的风险;消除了传统方法用直线切割闭合器闭合残端带来的医源性食管残端憩室,从而减少了食物残留于吻合口的概率从而减少吻合口感染的概率;消除了吻合钳直线切割缝合带来的吻合口血运差的情况,从而减少吻合口残端瘘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手术的费用。但是,同时也因为缺乏专用的施夹装置,存在如下不足:
[0004]1、置入时方向不好控制;
[0005]2、置入过程中箍筒容易脱落;
[0006]3、箍筒左右半筒对合比较困难;
[0007]4、箍筒锁紧过程中行程和力度不好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吻合用箍筒施夹钳,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吻合用箍筒施夹钳,包括钳头组件、钳杆组件和钳柄组件,所述钳头组件和钳柄组件安装在所述钳杆组件的两端,所述钳头组件包括可卡接箍筒的第一半筒的第一钳头和可卡接箍筒的第二半筒的第二钳头,所述第二钳头与所述第一钳头枢接,所述钳柄组件包括相互枢接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开合驱动所述第一钳头相对所述第二钳头开合运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钳杆组件包括相互平行滑接的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所述第一钳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钳柄固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钳头枢接,所述第二钳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钳柄枢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钳头固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钳杆与所述第二钳柄枢接的位置与一连接板枢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钳杆枢接,所述第二钳头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第二钳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槽滑接的滑杆。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钳头内侧的周向设置有可容纳所述第一半筒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钳头内侧的周向设置有可容纳所述第二半筒的第二卡槽。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的两侧设置有可活动卡接所述箍筒的半筒弧形凸起。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钳头的端部设置有钳头伸缩件组件,所述钳头伸缩件组件包括伸缩钳头和钳头弹簧,所述伸缩钳头上设置有滑接座,所述钳头弹簧设置在所述滑接座的内孔中,所述伸缩钳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对接的伸缩钳头槽。
[0015]进一步的,所述钳柄组件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钳头和所述第二钳头开合程度的档位控制机构。
[0016]进一步的,所述档位控制机构包括限位销和档位板,所述档位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钳柄枢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销滑接,所述档位板内设置有轨迹槽,所述轨迹槽包括宽度逐渐增大的第一轨迹槽、第二轨迹槽和第三轨迹槽,所述限位销包括与所述第一轨迹槽、第二轨迹槽和第三轨迹槽宽度匹配的第一销部、第二销部和第三销部。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钳柄上设置有定位销和定位弹簧,所述定位销与所述第一钳柄滑接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弹簧设置为可驱动所述定位销插接在所述定位孔内。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钳杆上设置有钳杆滑接孔,所述第二钳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钳杆滑接孔滑接的钳杆滑接销。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本专利技术针对“一种吻合用箍筒施夹钳”量身打造的施夹钳,能够填补现在“吻合用箍筒”没有施夹钳的空白状态,极大地改善了现在利用腔镜止血钳操作带来的不便利性。具体优势在于:
[0021]1、本专利技术施夹钳能便利地嵌入并携带箍筒进入胸腔内食管残端(或其他消化道吻合手术吻合位置);
[0022]2、本专利技术的箍筒在锁紧过程中不会随意脱落;
[0023]3、本专利技术容易调整箍筒方向便于垂直锁紧食管;
[0024]4、本专利技术同时也可利用施夹钳带动锁紧状态下的箍筒,进而带动钉砧销体,调整销体方向便于与吻合器主体对接;
[0025]5、本专利技术的箍筒、钳头、手柄轨迹槽三位一体相互匹配的限位机构,能够快速、便捷、准确、安全地对食管(及其他消化道)残端进行咬合、预锁并通过钉砧导管、完成吻合系列操作。更加有效地推广“一种吻合用箍筒施夹钳”的应用,从而更安全便捷地实施微创消化道吻合手术,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并降低手术费用。
[0026]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吻合用箍筒的轴测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吻合用箍筒施夹钳的结构示意图(钳头组件为预
锁紧档位);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第二钳头的轴测示意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限位销的轴测示意图;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限位销与定位销的配合示意图;
[0033]图6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吻合用箍筒施夹钳的结构示意图(钳头组件为打开档位);
[0034]图7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吻合用箍筒施夹钳的结构示意图(钳头组件为完全锁紧档位)。
[0035]图例说明:
[0036]1、钳头组件;2、钳杆组件;3、钳柄组件;4、第一钳头;5、第二钳头;6、第一钳柄;7、第二钳柄;8、第一钳杆;9、第二钳杆;10、连接板;11、弧形槽;12、第一卡槽;13、第二卡槽;14、半筒弧形凸起;15、伸缩钳头;16、钳头弹簧;17、滑接座;18、限位销;19、档位板;20、轨迹槽;21、第一轨迹槽;22、第二轨迹槽;23、第三轨迹槽;24、第三销部;25、第二销部;26、第一销部;27、定位销;28、定位弹簧;29、定位孔;30、钳杆滑接孔;31、钳杆滑接销;32、滑杆;100、箍筒;101、第一半筒;102、第二半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38]如图1-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首先公开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吻合用箍筒施夹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头组件(1)、钳杆组件(2)和钳柄组件(3),所述钳头组件(1)和钳柄组件(3)安装在所述钳杆组件(2)的两端,所述钳头组件(1)包括可卡接箍筒(100)的第一半筒(101)的第一钳头(4)和可卡接箍筒(100)的第二半筒(102)的第二钳头(5),所述第二钳头(5)与所述第一钳头(4)枢接,所述钳柄组件(3)包括相互枢接的第一钳柄(6)和第二钳柄(7),所述第一钳柄(6)和第二钳柄(7)开合驱动所述第一钳头(4)相对所述第二钳头(5)开合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用箍筒施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杆组件(2)包括相互平行滑接的第一钳杆(8)和第二钳杆(9),所述第一钳杆(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钳柄(6)固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钳头(4)枢接,所述第二钳杆(9)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钳柄(7)枢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钳头(5)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用箍筒施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钳杆(9)与所述第二钳柄(7)枢接的位置与一连接板(10)枢接,所述连接板(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钳杆(8)枢接,所述第二钳头(5)上设置有弧形槽(11),所述第二钳头(5)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槽(11)滑接的滑杆(32)。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吻合用箍筒施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头(4)内侧的周向设置有可容纳所述第一半筒(101)的第一卡槽(12),所述第二钳头(5)内侧的周向设置有可容纳所述第二半筒(102)的第二卡槽(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吻合用箍筒施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2)和第二卡槽(13)内的两侧设置有可活动卡接所述箍筒(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卧龙李曦哲张春芳高阳程远大柳柳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