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及其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052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及其控制系统,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密封框,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冷仓,风冷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风冷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连通有出风框,出风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密封框、连通管、铜质散热框、进水管、驱动框、导管和水泵的使用,可使设备达到冷却效果好的功能,使设备对计算机CPU的散热效果更好,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计算机散热装置及其控制系统不具备智能化程度高的功能,散热无法精准控制,影响计算机的使用效果,温度过高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温度过低造成设备能耗增大的问题。温度过低造成设备能耗增大的问题。温度过低造成设备能耗增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计算工具的演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例如从“结绳记事”中的绳结到算筹、算盘计算尺、机械计算机等,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各自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启发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思想,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专利技术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0003]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渐渐走入千家万户,计算机的散热作为计算机的重要使用性能被大家所重视,现有市场上的计算机散热装置及其控制系统不具备智能化程度高的功能,散热无法精准控制,影响计算机的使用效果,温度过高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温度过低造成设备能耗增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及其控制系统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及其控制系统,具备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计算机散热装置及其控制系统不具备智能化程度高的功能,散热无法精准控制,影响计算机的使用效果,温度过高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温度过低造成设备能耗增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密封框,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冷仓,所述风冷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风冷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连通有出风框,所述出风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扇叶,所述出风框内腔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频器,所述上密封框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铜质散热框,所述铜质散热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上密封框的左侧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顶部与铜质散热框的连接处相连通,所述上密封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框,所述驱动框内腔
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顶部贯穿驱动框并与铜质散热框的连接处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底部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远离水泵的一侧与上密封框的连接处相连通,所述驱动框内腔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驱动框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变阻器。
[0006]优选的,所述铜质散热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
[0007]优选的,所述风冷仓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护网。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框内腔的右侧开设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护圈。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密封框和风冷仓的表面均涂抹有防锈涂层,所述防锈涂层为含铝化合物镀层。
[0010]优选的,所述上密封框和铜质散热框的内腔均填充有冷却水,所述上密封框和铜质散热框均为密封设计,所述上密封框的背面开设有开启口,且开启口的内腔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0011]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数量为七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形状为矩形片状。
[0012]优选的,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变阻器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变阻器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片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变频器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上密封框、连通管、铜质散热框、进水管、驱动框、导管和水泵的使用,可使设备达到冷却效果好的功能,使设备对计算机CPU的散热效果更好,通过风冷仓、出风框、进风口、电机、旋转杆和风扇叶的使用,可使设备对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效果更好,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变阻器和变频器的使用,可使装置达到使用智能化程度高的功能,便于设备的智能调节使用。
[0014]2、通过安装片的使用以及安装孔的开设,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对设备进行安装固定,便于设备与CPU进行贴合散热;通过防护网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使用者误碰发生危险,同时也避免杂物进入设备内腔,保障了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通过走线孔的开设和防护圈的使用,能够更加方便设备的用电,便于使用者的电性连接作业;通过防锈涂层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设备在使用时出现锈蚀影响使用的现象,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开启口和密封盖的开设使用,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定期对设备内腔的冷却水进行更换,便于使用者的操作使用,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确定半导体制冷片的使用数量以及使用形状,能够使其制冷接触面更大,提升了设备的制冷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驱动框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出风框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系统原理图。
[0016]图中:1、安装板;2、上密封框;3、连通管;4、安装杆;5、第一温度传感器;6、铜质散热框;7、安装片;8、进水管;9、驱动框;10、导管;11、防锈涂层;12、防护网;13、风冷仓;14、第二温度传感器;15、半导体制冷片;16、出风框;17、进风口;18、水泵;19、控制器;20、走线孔;21、变阻器;22、电机;23、安装框;24、变频器;25、旋转杆;26、风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15),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密封框(2),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冷仓(13),所述风冷仓(1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4),所述风冷仓(13)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连通有出风框(16),所述出风框(1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安装框(23),所述安装框(2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25),所述旋转杆(2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扇叶(26),所述出风框(16)内腔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频器(24),所述上密封框(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4),所述安装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铜质散热框(6),所述铜质散热框(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所述上密封框(2)的左侧连通有连通管(3),所述连通管(3)的顶部与铜质散热框(6)的连接处相连通,所述上密封框(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框(9),所述驱动框(9)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18),所述水泵(18)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的顶部贯穿驱动框(9)并与铜质散热框(6)的连接处相连通,所述水泵(18)的底部连通有导管(10),所述导管(10)远离水泵(18)的一侧与上密封框(2)的连接处相连通,所述驱动框(9)内腔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9),所述驱动框(9)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变阻器(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质散热框(6)的两侧均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聪毕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英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