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31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口罩改进结构,包括中空状的布套、两耳挂部与金属片,布套压平后形成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各耳挂部沿布套两侧延伸一体编织而成,并具有延伸连接第一表面的连接段,与延伸连接第二表面间形成开口的耳挂段;金属片设置在布套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折拗交接处,布套在一体成型编织同时形成的开口置入一滤片并贴近脸部,由开口处拉开耳挂部的耳挂段使其配挂在耳壳上,并拗折金属片使其贴附鼻梁,达成滤片不会直接触到鼻、嘴,且可更换滤片后清洗布套多次使用的结构。滤片后清洗布套多次使用的结构。滤片后清洗布套多次使用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罩改进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口罩,特别是指一种包覆性佳布套、可清洗后重复使用,且内部可更换滤材的口罩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口罩主要用于隔离或过滤外界空气,以维持使用者能呼吸到较为干净的空气,常见的口罩包含有外科口罩、棉质口罩及罩式口罩,外科口罩大多由医疗等级的不织布材质所制成,棉质口罩由棉布所制成,而罩式口罩大多由活性炭材质层与纤维布迭合所组成,以针对不同使用者需求提供不同的防护等级。
[0003]然而,现有技术的口罩大多依据不同等级提供不同的口罩形式,因此每种口罩仅提供一种防护等级的功效,而如果因应不同场合需要不同防护等级的口罩则必须分别购买,如此使用者除了需要分别购买之外,对于携带上也较不方便,造成了使用上的困扰,此外,具有一定防护等级的口罩大多建议为单次性的使用,属于抛弃式设计,使用过后则必须丢弃导致使用方式较不具环保性。
[0004]因此,便有业者可开发出可更换滤材的口罩,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号第M580438号「具有滤片之口罩」,或公告号第M581480号「可更换滤片的口罩」,然此类专利实际使用时,仍有诸多不便之处:
[0005]1、为了配合口罩的结构,滤片也是专属专用,并没办法结合外科口罩、或其他具过滤性之滤材使用,且专属滤片并非常见的消费场所都可以购买,同时,不同厂牌的滤片也无法供共通使用。
[0006]2、口罩配戴之后,滤片会接触到人体脸部皮肤、鼻、嘴等,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滤片必须丢弃更换,实际上并没有增加滤片的使用寿命,仅有口罩可以清洁而已。
[0007]3、以中国台湾为例,有特定疫情发生时,例如SARS疫情、COVI D-19疫情,外科口罩往往被抢购一空,使用者并没办法增加外科口罩的使用寿命,虽然可以透过酒精、紫外线、干蒸等方式进行简易的灭菌,但,这类方式仍会逐渐降低外科口罩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外科口罩使用生命的口罩改进结构。
[0009]本技术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清洗后重复使用口罩改进结构。
[0010]本技术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部可更换滤材的口罩改进结构。
[0011]本技术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覆性佳的口罩改进结构。
[0012]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提供一种口罩改进结构,包括:一布套、两耳挂部与金属片,其中:
[0013]所述布套编织时呈圆管状、压平后形成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内部是中空状;
[0014]各耳挂部沿着所述布套两侧一体编织而成,各耳挂部具有一延伸连接段与一耳挂
段,连接段延伸连接至所述第一表面,耳挂段与所述第二表面间延伸连接形成一开口;以及,
[0015]所述金属片设置在所述布套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折拗交接处;
[0016]所述布套的开口置入一滤片并贴近脸部,由所述切口处拉动所述耳挂部的耳挂段使其配挂在耳壳上,并拗折金属片使其贴附鼻梁,借此,达成滤片不会直接触到鼻、嘴,且可取下滤片更换清洗布套的多次使用的结构。
[0017]依上述结构,其中该耳挂部是与布套一体编织、且具弹性的弹性丝或橡胶丝一体编织而成。
[0018]依上述结构,其中该滤片是棉布口罩、纱布口罩、纸口罩、活性炭口罩、外科口罩或N95防护口罩。
[0019]依上述结构,其中该滤片是棉布或纱布或滤纸所构成。
[0020]依上述结构,其中该滤片包括但不限定是含有活性炭的棉布、纱布、滤纸的一种所构成。
[0021]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布套由防泼水材质制成。
[0022]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开口在第二表面处延设有一补强缝线。
[0023]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开口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布套周长的二分之一。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5]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
[0026]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7]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阅全部附图所示,可知本技术的口罩改进结构,包括:
[0029]一布套1,一体编织呈圆管状体,内部为中空状的防泼水材质所构成,压平后延伸形成具有一第一表面11与一第二表面12;
[0030]两耳挂部2,采具弹性的弹性丝或橡胶丝,沿着所述布套1的两侧一体编织延伸而成,各耳挂部2具有一连接段21与一耳挂段22,连接段21连接至所述第一表面11,耳挂段22与所述第二表面12间在编织时即形成具有一开口13,开口13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布套1周长的二分之一,且第二表面12的开口13边缘处设有一补强缝线14;以及,
[0031]一金属片3,设置在所述布套1的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压平折拗交接处;
[0032]所述布套1的开口13置入一滤片4并贴近脸部,由所述开口13处拉开所述耳挂部2的耳挂段22使其配挂在耳壳上,并拗折金属片3使其贴附鼻梁,借此,达成滤片4不会直接触到鼻、嘴,且可取下滤片4清洗布套1的多次使用结构。
[0033]应注意的是,本技术内的滤片1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下,可以是外科口罩、棉质口罩及罩式口罩等传统口罩,借此,可以避免鼻、嘴接触到传统口罩内面,延长使用的寿命,不需要经常更换传统口罩,更符合环保的要求;再者,所述滤片1更进一步包括但不限定于棉布、纱布、滤纸所构成,且棉布、纱布、滤纸等材料内可以包含有活性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改进结构,其特征是:其至少包括:一布套,一体编织圆管体压平形成内部为中空状,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两耳挂部,沿着所述布套的开口一体编织而成,各耳挂部具有一连接段与一耳挂段,连接段延伸连接至所述第一表面,耳挂段与所述第二表面间具有一开口;以及,一金属片,设置在所述布套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压平折拗交接处;所述布套的开口置入一滤片并贴近脸部,由所述开口处拉动所述耳挂部的耳挂段使其佩挂在耳壳上,并拗折金属片使其贴附鼻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改进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耳挂部是具弹性的弹性丝或橡胶丝一体编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华恭
申请(专利权)人:鑫五洲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