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架油气弹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011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架油气弹簧系统,属于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悬架油气弹簧系统包括主动缸、柔性管路和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缸体、气缸底座、阻尼底阀、从动活塞和上盖;缸体内部具有自所述缸体上端向下端延伸的工作缸,工作缸的侧壁与缸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环形内部空腔。本实用进行的悬架油气弹簧系统气缸采用双层结构,且底座与所述缸体分别加工设置,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开放性,双层结构间充有液压油显著提高了油气弹簧散热能力,提供了可靠的密封性和阻尼性能,进而保证了悬架系统的平顺性和高可靠性,延长了悬架油气弹簧的使用寿命。延长了悬架油气弹簧的使用寿命。延长了悬架油气弹簧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架油气弹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悬架油气弹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油气弹簧由蓄能器、动力缸和阻尼阀等组成,利用液压油传递力,用高压氮气作为弹性介质。蓄能器中含有一个高压气体体积可变的密闭气室,其余空间充满液体,并通过阻尼阀与动力缸相连,液体进出蓄能器,改变气室占有的容积,气体压强随之变化,起到储存与释放能量的作用,其中液体是气体的密封和传力介质。油气弹簧根据气室的个数不同可分为单气室油气弹簧和双气室油气弹簧。
[0003]图1示出了典型的单气室油气弹簧系统,其中1为活塞杆,2为油气溢流口,3-活塞,4-加油口,5-下半球室,6-上半球室,7-充气螺塞,8-油气隔膜,9-阻尼阀,10-工作缸,11-密封装置,12-活塞导向套。
[0004]双气室油气弹簧包括主副气室式和反压式。带反压气室的双气室弹簧能够提高伸张行程的刚度,并能有效防止活塞在伸张行程中与油缸相撞,但这种结构对气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申请人发现高压气体频繁压缩伸张,会产生高温从而影响油气弹簧系统的密封性和阻尼性能。因此,为了保证悬架系统的平顺性和高可靠性,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悬架油气弹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架油气弹簧系统。
[0006]本技术的悬架油气弹簧系统,包括主动缸、柔性管路和气缸;所述主动缸包括缸筒、活塞杆、导向座和主动活塞,所述主动活塞下方的缸筒内腔中充有液压油,所述缸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液压油的管路接口;所述气缸包括缸体、气缸底座、阻尼底阀、从动活塞和上盖;所述缸体内部具有自所述缸体上端向下端延伸的工作缸,在所述工作缸的侧壁与所述缸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环形内部空腔,所述工作缸的上端和下端均为敞口结构,所述工作缸的上端敞口结构上设置有上盖,所述缸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筋,所述气缸底座的中部设置有管路接口,而其旁边设有补油球阀;所述气缸底座与所述缸体的下端焊接固定,所述阻尼底阀安装在所述工作缸与所述气缸底座之间,所述阻尼底阀的上端与所述工作缸下端的敞口结构连接,而所述阻尼底阀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气缸底座上,并且所述阻尼底阀内的单向阀上端连接所述工作缸的内部,所述阻尼底阀内的单向阀下端连接所述气缸底座的内部;所述从动活塞位于所述工作缸内部并且与所述工作缸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工作缸位于所述从动活塞上部的腔体内充有空气介质,所述工作缸位于所述从动活塞下部的腔体内为液压油;所述阻尼底阀将所述环形内部空腔与所述气缸底座的内部阻隔,并且所述环形内部空腔内充有液压油;所述柔性管路由管路本体以及两端的管路接头组
成,所述管路本体一端的管路接头与所述缸筒的管路接口连接,另一端的管路接头与气缸底座的管路接口连接。
[0007]其中,所述悬架油气弹簧系统还包括气体管路,所述气体管线包括管路本体和设置在管路本体端部的管路接头;上盖上设置有气体接口,所述管路本体一端的管路接头连接所述气体接口,而所述管路本体另一端的管路接头连接气源。
[0008]其中,所述上盖的侧端上设置有密封环。
[0009]其中,所述工作缸上端的敞口结构的内表面底部加工有圆槽,所述圆槽内设置有C形卡环,所述上盖从所述上端的敞口结构的上方装入并且通过辊压固定在所述上端的敞口结构上,而所述上盖的下表面与所述C形卡环接触并限位。
[0010]其中,所述散热筋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所述缸体的外壁上,或呈竖直的直线分布在所述缸体的外壁上。
[0011]其中,所述补油球阀包括安装在所述气缸底座上的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弹簧和球体。
[0012]其中,从动活塞的侧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油封。
[0013]其中,所述主动缸还包括导向座,所述导向座设置在所述缸筒的上端,而所述主动活塞固定在所述活塞杆的下端,所述主动活塞的侧面与所述缸筒滑动配合,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导向座配合,并且所述活塞杆的上端伸出所述导向座外。
[0014]其中,所述主动活塞的侧面设置有油封。
[0015]其中,所述缸筒的底部连接有下衬套。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悬架油气弹簧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的悬架油气弹簧系统对气缸结构进行了改进,气缸采用双层结构,且底座与所述缸体分别加工设置,降低了加工难度,而且显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开放性。
[0018](2)双层结构设计显著提高了油气弹簧散热能力,提供了可靠的密封性和阻尼性能,进而保证了悬架系统的平顺性和高可靠性,延长了悬架油气弹簧的使用寿命。
[0019](3)本技术的悬架油气弹簧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开放性,可与气泵或储气罐连接,可通过调整气压改变整车高度,可以腾出更大运动空间。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单气室油气弹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悬架油气弹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悬架油气弹簧系统的剖视结构图。
[0023]图4为图3的悬架油气弹簧系统的局部示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系统中的气缸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的系统中的气缸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悬架油气弹簧系统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2-6所示,本实施例的悬架油气弹簧系统包括主动缸100、柔性管路200和气缸300。
[0029]所述主动缸100包括缸筒150、活塞杆110、导向座120和主动活塞130。所述导向座120设置在所述缸筒150的上端,而所述主动活塞130固定在所述活塞杆110的下端,所述主动活塞130的侧面与所述缸筒150滑动配合,如图4的A部分局部视图所示在所述主动活塞130的侧面设置有油封131。所述主动活塞130下方的缸筒150内腔中充有液压油140。所述缸筒150的底部连接有下衬套160。所述活塞杆110与所述导向座120配合,并且所述活塞杆110的上端伸出所述导向座120外。所述缸筒150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液压油140的管路接口170。
[0030]所述气缸300包括缸体340、气缸底座310、阻尼底阀320、从动活塞330和上盖360。所述缸体340内部设置自所述缸体340上端向下端延伸的工作缸341,在所述工作缸341的侧壁与所述缸体340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环形内部空腔344。所述工作缸341的上端和下端均为敞口结构。所述工作缸341的上端敞口结构上设置有上盖360,如图4的B部分局部视图所示,在所述上盖360的侧端上设置有密封环361,具体来说,所述工作缸341的上端敞口结构的内表面底部加工有圆槽342,所述加工圆槽342内设置有C形卡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架油气弹簧系统,包括主动缸、柔性管路和气缸;所述主动缸包括缸筒、活塞杆、导向座和主动活塞,所述主动活塞下方的缸筒内腔中充有液压油,所述缸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液压油的管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包括缸体、气缸底座、阻尼底阀、从动活塞和上盖;所述缸体内部具有自所述缸体上端向下端延伸的工作缸,在所述工作缸的侧壁与所述缸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环形内部空腔,所述工作缸的上端和下端均为敞口结构,所述工作缸的上端敞口结构上设置有上盖,所述缸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筋,所述气缸底座的中部设置有管路接口,而其旁边设有补油球阀;所述气缸底座与所述缸体的下端焊接固定,所述阻尼底阀安装在所述工作缸与所述气缸底座之间,所述阻尼底阀的上端与所述工作缸下端的敞口结构连接,而所述阻尼底阀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气缸底座上,并且所述阻尼底阀内的单向阀上端连接所述工作缸的内部,所述阻尼底阀内的单向阀下端连接所述气缸底座的内部;所述从动活塞位于所述工作缸内部并且与所述工作缸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工作缸位于所述从动活塞上部的腔体内充有空气介质,所述工作缸位于所述从动活塞下部的腔体内为液压油;所述阻尼底阀将所述环形内部空腔与所述气缸底座的内部阻隔,并且所述环形内部空腔内充有液压油;所述柔性管路由管路本体以及两端的管路接头组成,所述管路本体一端的管路接头与所述缸筒的管路接口连接,另一端的管路接头与气缸底座的管路接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油气弹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油气弹簧系统还包括气体管路,所述气体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高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