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9989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及系统。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发光二极管于图像传感器的周围,图像传感器对应一影像撷取区域;开启发光二极管,使其发出具有色温为3200K的白色光源,白色光源具有固定的光照面积范围,且光照面积范围覆盖影像撷取区域,以使影像撷取区域的色温接近或等于3200K;以及关闭发光二极管经过一时隙之后,使图像传感器在介于0.0004Lux~1Lux之间的低照度的状态下进行影像撷取,以产生前处理图像。以产生前处理图像。以产生前处理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影像辨识的系统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首先,目前的车辆,部分有配置自适应头灯(Adaptive Driving Beam,ADB)。自适应头灯能够对应前方与对向的车辆位置,通过软韧硬件搭配,控制各个亮暗区,进行对向来车与前车的避光处理。
[0003]然而,在夜间要准确辨识出发光对象并不容易。夜晚中的发光对象可能是自发光对象或是反光对象等等,自发光对象例如是车辆的头灯,而反光对象例如是路上的行人或是车辆。目前的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检测到车辆前方的发光对象的影像,但遇到雨天、雾霾等恶劣天气状况,则会增加辨识难度,甚至无法辨识。要能够清楚辨识出发光对象,才有办法对应做出适当的处理。
[0004]故,如何进行有效的影像前处理,让夜间中的影像辨识率提高且误判率降低,已成为该领域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包括:配置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于一图像传感器的周围,所述图像传感器对应一影像撷取区域;开启所述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使所述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发出一具有色温为3200K的至少一白色光源,所述至少一白色光源具有一固定的光照面积范围,所述光照面积范围覆盖所述影像撷取区域,以使所述影像撷取区域的色温接近或等于3200K;以及关闭所述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经过一时隙,使所述图像传感器在介于0.0004Lux~1Lux之间的低照度的状态下进行影像撷取,以产生一前处理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重复交替开启及关闭所述发光二极管,以使所述图像传感器产生多个所述前处理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介于10毫秒至200毫秒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相距所述图像传感器一间距,且照射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发光强度相等于一外界光源相距所述图像传感器一预定距离而照射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发光强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介于10毫米至15毫米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介于30米至155米之间。7.一种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包括:配置三个发光二极管于一图像传感器的左右两侧以及下方,所述图像传感器对应一影像撷取区域;开启三个所述发光二极管,使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一具有色温为3200K的白色光源,每个所述白色光源具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政龙
申请(专利权)人: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