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耐酸碱性能的铝型材表面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97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耐酸碱性能的铝型材表面处理工艺,该工艺通过清水浸泡、刷洗、脱脂剂清洗、酸液浸泡、钝化、静电喷涂等工序得到。所述的脱脂剂槽液,由以下成分组成:碳酸钠、柠檬酸钠、三乙醇胺、表面活性剂和水;所述的钝化液,由以下成分组成:硝酸铈、乙酸、钼酸钠、盐酸、植酸钾、表面活性剂和水;所述的耐酸碱涂料,由以下成分组成:氮化锆粉、三聚氰胺共聚树脂、聚酰胺、硅烷偶联剂、纳米二氧化钛和聚丙烯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脱脂剂槽液、钝化液和耐酸碱涂料均不含磷、卤素、重金属铬等对环境影响非常大的成本,有效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同时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后的铝型材耐酸碱性能非常好。常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耐酸碱性能的铝型材表面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型材处理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耐酸碱性能的铝型材表面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铝及铝合金在汽车、手机、航空航天、建材等诸多领域使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工业界广泛采用阳极氧化的方式提高铝材的性能,铝及铝合金经阳极氧化后,表面存在许多微孔结构,必须进一步对该微孔进行封闭处理才能保证铝材的质量。但随着铝材的广泛使用和社会的发展,普通的阳极氧化后处理方法已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于铝材的高性能和多样性需求,尤其是氧化铝为两性化合物,耐酸碱性能极差,在酸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溶解,失去保护作用,故有必要研究一种具有耐酸碱性能的铝型材表面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耐酸碱性能的铝型材表面处理工艺。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耐酸碱性能的铝型材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铝型材放在水温为55-65℃的清水中浸泡5-10min;B取出浸泡后的铝型材,用毛刷刷洗铝型材表面的同时用清水冲洗;C将铝型材放入40-45℃的脱脂剂槽液中,浸泡3-5min,并不停的搅拌脱脂剂,然后取出铝型材;D用清水冲洗从脱脂剂中取出的铝型材,直至完全冲走脱脂剂;E将水洗后的铝型材放入40-55℃酸洗液中浸泡2-4min;F将酸洗后的铝型材放入钝化液浸泡2-5min,并不停的搅拌钝化液;G将钝化处理后的铝型材水洗并取出晾干;H将干燥后铝合金型材,采用静电喷涂技术将耐酸碱涂料均匀喷涂在钝化膜表面,并于200-220℃,烤漆固化至表面干燥为止。
[0005]优选的,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脱脂剂槽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酸钠10-15%、柠檬酸钠2-5%、三乙醇胺 3-8%、表面活性剂8-12%,余量为水。
[0006]优选的,所述的步骤E中,所述的酸洗液为体积分数为8-15%的稀硫酸或者稀硝酸。
[0007]优选的,所述的步骤F中,所述的钝化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硝酸铈0.12-0.18%、乙酸5-10%、钼酸钠3-8%、盐酸3-5%、植酸钾1-2%、表面活性剂5-10%、余量为水。
[0008]优选的,所述的步骤H中,所述的耐酸碱涂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氮化锆粉3-5%、三聚氰胺共聚树脂12-15%、聚酰胺 22-30%、硅烷偶联剂5-8%、纳米二氧化钛1-3%、余量为聚丙烯树脂。
[0009]优选的,所述的步骤H中,所述的静电喷涂的干膜涂层厚度为15-20μm。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耐酸碱性能的铝型材表面处理工艺,该工艺通过清水浸泡、刷洗、脱脂剂清洗、酸液浸泡、钝化、静电喷涂等工序得到。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脱脂剂槽液、钝化液和耐酸碱涂料均不含磷、卤素、重金属铬等对环境影响非常大的成本,有效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同时经过本专利技术处理后的铝型材耐酸碱性能非常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一种具有耐酸碱性能的铝型材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铝型材放在水温为62℃的清水中浸泡8min;B取出浸泡后的铝型材,用毛刷刷洗铝型材表面的同时用清水冲洗;C将铝型材放入42℃的脱脂剂槽液中,浸泡3.5min,并不停的搅拌脱脂剂,然后取出铝型材;D用清水冲洗从脱脂剂中取出的铝型材,直至完全冲走脱脂剂;E将水洗后的铝型材放入48℃酸洗液中浸泡3min;F将酸洗后的铝型材放入钝化液浸泡4min,并不停的搅拌钝化液;G将钝化处理后的铝型材水洗并取出晾干;H将干燥后铝合金型材,采用静电喷涂技术将耐酸碱涂料均匀喷涂在钝化膜表面,并于208℃,烤漆固化至表面干燥为止。
[0012]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脱脂剂槽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酸钠12%、柠檬酸钠3%、三乙醇胺 5%、表面活性剂10%,余量为水。
[0013]所述的步骤E中,所述的酸洗液为体积分数为12%的稀硫酸或者稀硝酸。
[0014]所述的步骤F中,所述的钝化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硝酸铈0.15%、乙酸8%、钼酸钠5%、盐酸3.5%、植酸钾1.8%、表面活性剂8%、余量为水。
[0015]所述的步骤H中,所述的耐酸碱涂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氮化锆粉3.5%、三聚氰胺共聚树脂12.5%、聚酰胺 28%、硅烷偶联剂7%、纳米二氧化钛1.5%、余量为聚丙烯树脂。
[0016]所述的步骤H中,所述的静电喷涂的干膜涂层厚度为18μm。
[0017]实施例2一种具有耐酸碱性能的铝型材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铝型材放在水温为65℃的清水中浸泡5min;B取出浸泡后的铝型材,用毛刷刷洗铝型材表面的同时用清水冲洗;C将铝型材放入45℃的脱脂剂槽液中,浸泡3min,并不停的搅拌脱脂剂,然后取出铝型材;D用清水冲洗从脱脂剂中取出的铝型材,直至完全冲走脱脂剂;E将水洗后的铝型材放入55℃酸洗液中浸泡2min;F将酸洗后的铝型材放入钝化液浸泡5min,并不停的搅拌钝化液;G将钝化处理后的铝型材水洗并取出晾干;H将干燥后铝合金型材,采用静电喷涂技术将耐酸碱涂料均匀喷涂在钝化膜表面,并于200℃,烤漆固化至表面干燥为止。
[0018]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脱脂剂槽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酸钠15%、柠檬酸钠2%、三乙醇胺 8%、表面活性剂8%,余量为水。
[0019]所述的步骤E中,所述的酸洗液为体积分数为15%的稀硫酸或者稀硝酸。
[0020]所述的步骤F中,所述的钝化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硝酸铈0.12%、乙酸10%、钼酸钠3%、盐酸5%、植酸钾1%、表面活性剂10%、余量为水。
[0021]所述的步骤H中,所述的耐酸碱涂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氮化锆粉3%、三聚氰胺共聚树脂15%、聚酰胺 22%、硅烷偶联剂8%、纳米二氧化钛1%、余量为聚丙烯树脂。
[0022]所述的步骤H中,所述的静电喷涂的干膜涂层厚度为20μm。
[0023]实施例3一种具有耐酸碱性能的铝型材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铝型材放在水温为55℃的清水中浸泡10min;B取出浸泡后的铝型材,用毛刷刷洗铝型材表面的同时用清水冲洗;C将铝型材放入40℃的脱脂剂槽液中,浸泡5min,并不停的搅拌脱脂剂,然后取出铝型材;D用清水冲洗从脱脂剂中取出的铝型材,直至完全冲走脱脂剂;E将水洗后的铝型材放入40℃酸洗液中浸泡4min;F将酸洗后的铝型材放入钝化液浸泡2min,并不停的搅拌钝化液;G将钝化处理后的铝型材水洗并取出晾干;H将干燥后铝合金型材,采用静电喷涂技术将耐酸碱涂料均匀喷涂在钝化膜表面,并于220℃,烤漆固化至表面干燥为止。
[0024]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脱脂剂槽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酸钠10%、柠檬酸钠5%、三乙醇胺 3%、表面活性剂12%,余量为水。
[0025]所述的步骤E中,所述的酸洗液为体积分数为8%的稀硫酸或者稀硝酸。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耐酸碱性能的铝型材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铝型材放在水温为55-65℃的清水中浸泡5-10min;B取出浸泡后的铝型材,用毛刷刷洗铝型材表面的同时用清水冲洗;C将铝型材放入40-45℃的脱脂剂槽液中,浸泡3-5min,并不停的搅拌脱脂剂,然后取出铝型材;D用清水冲洗从脱脂剂中取出的铝型材,直至完全冲走脱脂剂;E将水洗后的铝型材放入40-55℃酸洗液中浸泡2-4min;F将酸洗后的铝型材放入钝化液浸泡2-5min,并不停的搅拌钝化液;G将钝化处理后的铝型材水洗并取出晾干;H将干燥后铝合金型材,采用静电喷涂技术将耐酸碱涂料均匀喷涂在钝化膜表面,并于200-220℃,烤漆固化至表面干燥为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耐酸碱性能的铝型材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脱脂剂槽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酸钠10-15%、柠檬酸钠2-5%、三乙醇胺 3-8%、表面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欣泰唐开健李杰王超傅凡一贡玉楼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发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