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86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属于工程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沥青混凝土的组分中包括金刚砂,所述金刚砂占沥青混凝土重量含量的1~30%;所述金刚砂的平均粒径为0.15~5mm。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特定粒径及含量的金刚砂的沥青混凝土,所述产品不仅克服了现有沥青混凝土摩擦力系数不足或不耐久的缺陷,也克服了金刚砂含砂雾封层和金刚砂表处容易掉粒、抗滑性能衰减快的不足,在使用时可节省大量由于抗滑不足产生的铣刨重铺、加铺或微表处等养护费用,确保路面寿命期内的抗滑安全性能、耐久性能和力学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含所述沥青混凝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混凝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沥青路面经过若干年行车轮胎磨耗,摩擦系数不断衰减,产生路面抗滑性能不足的问题,危机行车安全。此时,一般采用铣刨重铺或直接加铺沥青面层的方法,但其费用高昂,对行车运营影响大;也有采用稀浆封层、微表处等预防性养护措施处理的技术方案,该方法虽费用稍低,但耐久性不好;在道路沥青路面与桥面领域与金刚砂有关的技术措施是以金刚砂替代普通砂的含砂雾封层或金刚砂表处技术,但容易发生掉粒现象,抗滑性能衰减很快,难以达到提升路面长期安全性能目的。
[0003]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根本上解决沥青路面的抗滑安全性能问题日趋受到重视,但至今还没有一种性能可靠、经济性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耐久力、高抗滑性及长使用寿命的沥青混凝土。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沥青混凝土,其组分中包括金刚砂,所述金刚砂占沥青混凝土重量含量的1~30%;所述金刚砂的平均粒径为0.15~5mm。
[0007]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沥青混凝土,通过以特定粒径的金刚砂代替传统沥青混凝土中的碎石颗粒,克服了现有沥青混凝土在使用时摩擦力系数不足或不耐久的缺陷,也克服了金刚砂含砂雾封层和金刚砂表处容易掉粒、抗滑性能衰减快的缺陷。所述沥青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节省大量由于抗滑不足产生的铣刨重铺、加铺或微表处等养护费用,可有效保证使用过程中的抗滑安全性能,同时其耐久性高,使用寿命长,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8]优选地,所述金刚砂包括人造金刚砂和天然金刚砂中的至少一种。根据特定情况所述沥青混凝土选择不同的金刚砂种类作为组分可保证制备的产品保持抗滑耐久的优异性能。
[0009]优选地,所述金刚砂的莫氏硬度≥7。通过限定所述金刚砂的莫氏硬度,可使最终得到的沥青混凝土拥有足够的力学强度。
[0010]优选地,所述沥青混凝土包括热拌沥青混凝土、温拌沥青混凝土和常温拌沥青混凝土;所述沥青混凝土包括重交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混凝土、乳化沥青混凝土、改性乳化沥青混凝土和环氧沥青混凝土;所述沥青混凝土包括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开级配沥青混凝土和半开级配沥青混凝土。所述沥青混凝土无论按照施工工艺类型、所用沥青原料品种类型还是混合料级配类型进行分类,均可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力学强度及使用寿命,根据
现场工程施工的需要可对该沥青混凝土的原料配方及制备过程进行相应调整。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所述沥青混凝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提供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通过在沥青混凝土里以一定粒径范围的金刚砂代替一定比例的碎石颗粒,有效提升沥青路面表面的耐磨耗性能,使路面长期保持优良的摩擦力系数,始终保持抗滑安全状态。
[0013]优选地,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的原料中还包括固化剂、纤维填料、再生剂、交联剂、增稠剂和氧化抑制剂中的至少一种。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可添加适当的添加剂以保持其抗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害性和耐久性等性能。
[0014]优选地,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的厚度为0.5~5cm。所述混凝土路面上面层通过限定所述厚度可保证整个道路面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最大程度发挥本专利技术所述提供的上面层在直接接触汽车轮胎以及外界环境下呈现的优异耐性、防滑性和力学性能。
[0015]优选地,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的混合料结构类型包括AC-16、AC-5、OGFC-10、SMA-13、UHPP-1和EA-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可根据实际需要以不同的集料混合组成相应结构类型的各种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特定粒径及含量的金刚砂的沥青混凝土,所述产品不仅克服了现有沥青混凝土摩擦力系数不足或不耐久的缺陷,也克服了金刚砂含砂雾封层和金刚砂表处容易掉粒、抗滑性能衰减快的不足,在使用时可节省大量由于抗滑不足产生的铣刨重铺、加铺或微表处等养护费用,确保路面寿命期内的抗滑安全性能、耐久性能和力学性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含所述沥青混凝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其目的在于详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8]若无特别说明,下述具体实施例所用原料均为市购的普通商品。
[0019]实施例1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沥青混凝土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沥青混凝土,其组分中包括天然金刚砂,所述天然金刚砂占沥青混凝土重量含量的6%,其中天然金刚砂的粒径范围为0.15~2.5mm;所述天然金刚砂的莫氏硬度为7.5;所述沥青混凝土为改性/沥青混凝土,所述沥青为超粘改性沥青,所述超粘改性沥青的含量占所述沥青混凝土质量的5%,所述沥青混凝土还含有氧化抑制剂。
[0021]本实施例所述沥青混凝土所制备的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所述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结构类型为UHPP-1,所述厚度为1cm;所述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混合料级配如表1所示,所述施工工艺为热伴热铺工艺。
[0022]实施例2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沥青混凝土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沥青混凝土,其组分中包括人造金刚砂SiC,所述人造金刚砂SiC占沥青混凝土重量含量的2%,其中人造金刚砂SiC的粒径范围
为0.15~0.6mm;所述人造金刚砂SiC的莫氏硬度为9.5;所述沥青混凝土中为改性乳化沥青混凝土,所述沥青为拌和型改性乳化沥青BCR,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固含量为65%,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含量为沥青混凝土质量的7.5%,所述沥青混凝土还含有增稠剂。本实施例所述沥青混凝土所制备的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所述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结构类型为AC-5,所述厚度为2cm;所述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混合料级配如表1所示,所述施工工艺为常温拌和、常温摊铺工艺。
[0024]实施例3
[0025]本专利技术所述沥青混凝土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沥青混凝土,其组分中包括天然金刚砂,所述天然金刚砂占沥青混凝土重量含量的8%,其中天然金刚砂的粒径范围为1~2.5mm;所述天然金刚砂的莫氏硬度为7.5;所述沥青混凝土中为改性沥青混凝土,所述沥青为高粘改性沥青,所述高粘改性沥青含量为沥青混凝土质量的5%,所述沥青混凝土还含有氧化抑制剂。
[0026]本实施例所述沥青混凝土所制备的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所述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结构类型为OGFC-10,所述厚度为2.5cm;所述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混合料级配如表1所示,所述施工工艺为热拌热铺工艺。
[0027]实施例4
[0028]本专利技术所述沥青混凝土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沥青混凝土,其组分中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的组分中包括金刚砂,所述金刚砂占沥青混凝土重量含量的1~30%;所述金刚砂的平均粒径为0.15~5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砂包括人造金刚砂和天然金刚砂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砂的莫氏硬度≥7。4.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淼丘喜科严永华吴敏胜刘学湘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和正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