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78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透镜,透镜为多个,多个透镜沿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在镜筒内;第一隔片,第一隔片设置在相邻两个透镜之间,且第一隔片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相邻两个透镜抵接;第二隔片,第二隔片设置在相邻两个透镜之间,第二隔片的第二隔片外圆面与镜筒的内筒壁抵接,第二隔片相对于第一隔片靠近镜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扣合镜头杂光改善困难的问题。了现有技术中扣合镜头杂光改善困难的问题。了现有技术中扣合镜头杂光改善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成像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手机产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手机镜头成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手机镜头需要具有高成像质量、小型化、无杂散光的要求。在光学成像镜头领域,杂光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镜头的成像品质,在扣合镜头中,同样存在着由扣合镜片的扣合径外侧穿过形成杂光,导致成像质量不佳,影响镜头最终成像品质。
[0003]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成像镜头存在扣合镜头杂光改善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扣合镜头杂光改善困难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透镜,透镜为多个,多个透镜沿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在镜筒内;第一隔片,第一隔片设置在相邻两个透镜之间,且第一隔片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相邻两个透镜抵接;第二隔片,第二隔片在相邻两个透镜之间,第二隔片外圆面与镜筒的内筒壁抵接,第二隔片相对于第一隔片靠近镜筒。
[0006]进一步地,至少一个透镜的像侧面具有第一扣合结构,至少另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具有第二扣合结构,第一扣合结构与第二扣合结构扣合,第二隔片的第二隔片内圆面与第一扣合结构或第二扣合结构抵接,第一隔片位于第一扣合结构和第二扣合结构靠近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一侧。
[0007]进一步地,第一扣合结构具有第一扣合面,第二扣合结构具有第二扣合面,第一扣合面与第二扣合面抵接,第二隔片内圆面与第一扣合面或第二扣合面抵接,第一扣合面和第二扣合面由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端向靠近镜筒倾斜延伸。
[0008]进一步地,第一扣合面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5度且小于等于30度,第二扣合面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5度且小于等于30度。
[0009]进一步地,在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延伸方向上,第一隔片与第二隔片间隔设置并具有间隔距离X。
[0010]进一步地,间隔距离X大于0.1毫米。
[0011]进一步地,第一隔片为多个,第二隔片为多个,至少一个第一隔片与至少一个第二隔片位于相同的相邻两个透镜之间;或者,至少一个第一隔片与至少一个第二隔片位于不同的相邻两个透镜之间。
[0012]进一步地,第二隔片的第二隔片内圆面相比于第一隔片的第一隔片外圆面靠近镜筒的内筒壁。
[0013]进一步地,第一隔片的厚度大于等于0.01毫米且小于等于0.21毫米;和/或第二隔片的厚度大于等于0.01毫米且小于等于0.21毫米。
[0014]进一步地,第一隔片的第一隔片外圆面与第一隔片的第一隔片内圆面之间的距离大于0.3毫米;和/或第二隔片外圆面与第二隔片的第二隔片内圆面之间的距离大于0.3毫米。
[0015]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透镜、第一隔片和第二隔片,透镜为多个,多个透镜沿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在镜筒内;第一隔片设置在相邻两个透镜之间,且第一隔片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相邻两个透镜抵接;第二隔片在相邻两个透镜之间,第二隔片外圆面与镜筒的内筒壁抵接,第二隔片相对于第一隔片靠近镜筒。
[0016]通过在相邻透镜之间设置第二隔片,使得透镜能够稳定承靠在第二隔片上,保证透镜能够稳定装配在镜筒中。同时第二隔片可以遮挡扣合结构反射过来的光线,减少了光线在扣合结构上的反射,进而减少了扣合结构处杂散光的产生,使得扣合镜头产生的杂散光得到了改善,可以有效保证成像质量。第一隔片相对于第二隔片远离镜筒,第一隔片也能够遮挡部分光线,减少杂散光的产生,增加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图1中透镜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0020]图3示出了常规镜头的杂光模拟效果图;
[0021]图4示出了图1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杂光模拟效果图。
[00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3]10、镜筒;11、内筒壁;20、透镜;21、第一扣合结构;211、第一扣合面;22、第二扣合结构;221、第二扣合面;30、第一隔片;31、第一隔片外圆面;32、第一隔片内圆面;40、第二隔片;41、第二隔片外圆面;42、第二隔片内圆面;50、光轴;60、隔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5]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6]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扣合镜头杂光改善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0028]如图1所示,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10、透镜20、第一隔片30和第二隔片40,透镜20为多个,透镜20沿镜筒10的轴向间隔设置在镜筒10内;第一隔片30设置在相邻两个透镜20
之间,且第一隔片30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相邻两个透镜20抵接;第二隔片40设置在相邻两个透镜20之间,第二隔片外圆面41与镜筒10的内筒壁11抵接,第二隔片40相对于第一隔片30靠近镜筒10。
[0029]通过在相邻透镜之间设置第二隔片40,使得透镜20能够稳定承靠在第二隔片40上,保证透镜20能够稳定装配在镜筒10中。同时第二隔片可以遮挡扣合结构反射过来的光线,减少了光线在扣合结构的反射,进而减少了扣合结构处杂散光的产生,使得扣合镜头产生的杂散光得到了改善,可以有效保证成像质量。第一隔片30相对于第二隔片40远离镜筒10,第一隔片30也能够遮挡部分光线,减少杂散光的产生,增加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需要说明的是,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隔圈60,隔圈60设置在相邻两个透镜20之间,第二隔片40可以设置在隔圈60与透镜20之间。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的第一隔片30与第二隔片40可以设置在相同的透镜20之间,第一隔片30与第二隔片40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透镜20之间。只需要保证第二隔片40设置在扣合结构处,以减少光线在扣合结构处反射,减少杂散光的产生。
[0031]如图1所示,至少一个透镜20的像侧面具有第一扣合结构21,至少另一个透镜20的物侧面具有第二扣合结构22,第一扣合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10);透镜(20),所述透镜(20)为多个,多个所述透镜(20)沿所述镜筒(10)的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镜筒(10)内;第一隔片(30),所述第一隔片(30)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透镜(20)之间,且所述第一隔片(30)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透镜(20)抵接;第二隔片(40),所述第二隔片(40)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透镜(20)之间,所述第二隔片(40)的第二隔片外圆面(41)与所述镜筒(10)的内筒壁(11)抵接,所述第二隔片(40)相对于所述第一隔片(30)靠近所述镜筒(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透镜(20)的像侧面具有第一扣合结构(21),至少另一个所述透镜(20)的物侧面具有第二扣合结构(22),所述第一扣合结构(21)与所述第二扣合结构(22)扣合,所述第二隔片(40)的第二隔片内圆面(42)与所述第一扣合结构(21)或第二扣合结构(22)抵接,所述第一隔片(30)位于所述第一扣合结构(21)和所述第二扣合结构(22)靠近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50)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结构(21)具有第一扣合面(211),所述第二扣合结构(22)具有第二扣合面(221),所述第一扣合面(211)与所述第二扣合面(221)抵接,所述第二隔片内圆面(42)与所述第一扣合面(211)或所述第二扣合面(221)抵接,所述第一扣合面(211)和所述第二扣合面(221)由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端向靠近所述镜筒(10)倾斜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飞王超戴世浩杜娜郑宗梁李建军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