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茂强专利>正文

单载柴油发动机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75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单载柴油发动机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架体、第一组支撑架和第二组支撑架,其中,架体顶部开设有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滑槽;第一组支撑架和第二组支撑架,所述第一组支撑架与所述第二组支撑架分别与所述架体相连接且凸出与所述架体顶部设置,所述第一组支撑架与所述第二组支撑架相邻间隔设置并用于支撑发动机;其中,所述第二组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组支撑架与所述第二组支撑架朝向发动机的抵接端均为圆弧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减缓发动机与支撑架抵接时产生的冲击,进而保护发动机的底部减轻磨损。部减轻磨损。部减轻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载柴油发动机支撑架


[0001]本申请涉及柴油发动机
,特别是涉及单载柴油发动机支撑架。

技术介绍

[0002]柴油发动机是燃烧柴油进行获取能量释放的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优点是功率大、经济适用好。柴油机在出厂前均需要进行台架试验,需要将柴油机抬起一定的高度进行操作。
[0003]现有的支撑架均为金属材质,且边角均为直角,当发动机放于支撑架上时,发动机的底部会与支撑架的顶部进行刚性冲击,使得发动机的底部形成划痕甚至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载柴油发动机支撑架,能够减缓发动机与支撑架配合时形成的刚性冲击。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单载柴油发动机支撑架,包括:架体,顶部开设有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滑槽;
[0006]第一组支撑架和第二组支撑架,所述第一组支撑架与所述第二组支撑架分别与所述架体相连接且凸出与所述架体顶部设置,所述第一组支撑架与所述第二组支撑架相邻间隔设置并用于支撑发动机;其中,
[0007]所述第二组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组支撑架与所述第二组支撑架朝向发动机的抵接端均为圆弧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架体顶部包括第一侧边、与第一侧边相邻设置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邻设置的第三侧边以及与所述第三侧边相邻设置的第四侧边,且所述第四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设置;其中,
[0009]所述第一组支撑架设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二组支撑架设于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架体相连接,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于抵接发动机,所述第一抵接部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设置;
[0012]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架体相连接,所述第二抵接部与发动机相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沿所述第三侧边的延伸方向上的截面为圆弧形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侧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以及设于所述第四侧边且间隔设置的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
[0014]所述第二组支撑架包括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三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滑槽
滑动配合的第四支撑体、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五支撑体以及与所述第四滑槽滑动片配合的第六支撑体。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体、所述第四支撑体、所述第五支撑体以及所述第六支撑体包括滑动部与第三抵接部,所述第三抵接部用于支撑发动机;且所述第三抵接部沿所述第二侧边或者第四侧边的延伸方向上横截面为圆弧形设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架体还包括容置空间,所述架体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的通孔。
[0017]进一步地,所述架体底部还设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沿所述第二侧边或者第四侧边延伸方向的横截面为三角形设置。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支撑架与所述第二组支撑架均为橡胶材质。
[0019]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单载柴油发动机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第一组支撑架与第二组支撑架且均用于支撑发动机。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组支撑架与滑槽滑动配合,进而当发动机与支撑架抵接时,第二组支撑架与发动机形成的冲击会通过第二组支撑架与架体的滑动进行抵消一部分,以减缓发动机与支撑架形成的冲击,且第一组支撑架与第二组支撑架朝向发动机抵接端均为圆弧设置,便进一步可以使得发动机与支撑架的配合过程中有圆弧过渡以减缓发动机与支撑架之间形成的冲击。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单载柴油发动机支撑架与发动机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所示的单载柴油发动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所示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如下说明:
[0024]10、架体;110、滑槽;1110、第一滑槽;1120、第二滑槽;1130、第三滑槽;1140、第四滑槽;120、第一侧边;130、第二侧边;140、第三侧边;150、第四侧边;160、容置空间;170、通孔;180、支撑筋;
[0025]20、第一组支撑架;210、第一支撑体;2110、第一连接部;2120、第一抵接部;220、第二支撑体;2210、第二连接部;2220、第二抵接部;
[0026]30、第二组支撑架;310、第三支撑体;320、第四支撑体;330、第五支撑体;340、第六支撑体;350、滑动部;360、第三抵接部;
[0027]40、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0]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单载柴油发动机支撑架与发动机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单载柴油发动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单载柴油发动机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架体10、第一组支撑架20和第二组支撑架30;其中,顶部开设有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滑槽110。第一组支撑架20与第二组支撑架30分别与架体10相连接且凸出与架体10顶部设置,第一组支撑架20与第二组支撑架30相邻间隔设置并用于支撑发动机40;其中,第二组支撑架30的底部与滑槽110滑动配合,且第一组支撑架20与第二组支撑架30朝向发动机40的抵接端均为圆弧设置。单载柴油发动机40在与支撑架抵接的过程中,发动机40与支撑架存在抵接面,进而发动机40在该抵接面处会形成一定的冲击,若该冲击为刚性冲击,则会在发动机40的表面形成擦痕。为了避免该情况的发生,本申请采用两组支撑架对发动机40进行支撑,且第二组支撑架30与架体10上设有的滑槽110滑动配合。即当发动机40由远离支撑架的方向至抵接支撑架上的第一组支撑架20与第二组支撑架30时,第二组支撑架30的滑动过程会减缓发动机40与第二组支撑架30形成的冲击,且第一组支撑架20与第二组支撑架30朝向发动机40的一侧均为圆弧设置,进而使得发动机40在与第一组支撑架20与第二组支撑架30配合时形成圆弧缓冲,进一步减缓发动机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载柴油发动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顶部开设有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滑槽;第一组支撑架和第二组支撑架,所述第一组支撑架与所述第二组支撑架分别与所述架体相连接且凸出与所述架体顶部设置,所述第一组支撑架与所述第二组支撑架相邻间隔设置并用于支撑发动机;其中,所述第二组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组支撑架与所述第二组支撑架朝向发动机的抵接端均为圆弧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载柴油发动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顶部包括第一侧边、与第一侧边相邻设置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邻设置的第三侧边以及与所述第三侧边相邻设置的第四侧边,且所述第四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组支撑架设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二组支撑架设于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载柴油发动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载柴油发动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架体相连接,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于抵接发动机,所述第一抵接部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第二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茂强丁晓强丁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丁茂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