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伴矿景天和百香果套种修复和利用中轻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947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伴矿景天和百香果套种修复和利用中轻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伴矿景天和百香果以套种的形式种植在待修复的镉污染土壤中;待百香果的藤蔓长至20~60cm时,将藤蔓引上棚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伴矿景天和百香果套种,充分利用百香果的遮阴效果,帮助伴矿景天安全度夏,提高伴矿景天的生物量,进一步提高伴矿景天去除土壤重金属镉的能力;伴矿景天可以高效吸附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从而确保生产出安全达标的百香果,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实现“边修复边生产”的双赢目的,是一种安全高效、经济价值高的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的方法。修复的方法。修复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伴矿景天和百香果套种修复和利用中轻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伴矿景天和百香果套种修复和利用中轻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农田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达19.4%,主要污染物为无机型的重金属镉、镍、铜、砷、汞、铅等,占全部污染物超标点位的82.8%,其中Cd污染土壤的点位超标率最高,达7%。农用地重金属污染给人居环境和生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寻求高效的修复技术是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关键。
[0003]植物提取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技术,因其具有原位净化重金属的能力,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界备受青睐。利用超积累植物修复周期长,农民无收益,对于农田污染的修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而探索并构建“高效修复与安全生产”的植物修复技术双赢模式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伴矿景天和百香果套种修复和利用中轻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既能够治理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又能实现安全生产,带来经济价值,保障农民利益。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伴矿景天和百香果套种修复和利用中轻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伴矿景天和百香果以套种的形式种植在待修复的镉污染土壤中;待百香果的藤蔓长至20~60cm时,将藤蔓引上棚架。
[0007]优选的,所述伴矿景天的种植方式包括扦插种植;所述百香果的种植方式包括移栽种植。
[0008]优选的,所述伴矿景天的种植密度为20000~25000株/亩;所述百香果的种植密度为100~120株/亩。
[0009]优选的,所述棚架包括与地面平行的棚面,所述棚面为网状,所述棚架的高度为160~200cm。
[0010]优选的,所述棚面上铺盖尼龙网。
[0011]优选的,所述套种的方式为:将百香果和伴矿景天进行套种,伴矿景天的行距为15~20cm,株距为15~20cm,百香果的行距为280~300cm,株距为200~250cm。
[0012]优选的,所述伴矿景天的种植时间为2~4月;所述百香果的种植时间为1~3月。
[0013]优选的,所述伴矿景天每年进行刈割,所述刈割的频率为每年1~3次。
[0014]优选的,所述伴矿景天和百香果种植后,每年施复合肥600~800kg/hm2。
[0015]优选的,所述百香果在种植前,每穴施加放腐熟农家肥10~20kg和钙镁磷肥0.5kg;种植时,施用根小宝2~3kg/亩;生长期,每亩用5~7kg植美佳1#进行滴灌或淋施,7~10天施用一次;开花至膨大期,每亩用5~7kg植美佳2#,或用3~5kg植美佳0#和2~3kg植美佳2#进行滴灌或淋施,7~10天施用一次;采收期,每亩用5~7kg植美佳2#进行滴灌或淋施,7~10天施用一次,每亩施用3~5kg美都乐-糖醇钙硼一次。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伴矿景天和百香果套种修复和利用中轻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伴矿景天和百香果以套种的形式种植在待修复的镉污染土壤中;待百香果的藤蔓长至20~60cm时,将藤蔓引上棚架。本专利技术将伴矿景天和百香果套种,充分利用百香果的遮阴效果,能够帮助伴矿景天安全度夏,提高伴矿景天的生物量,进一步提高伴矿景天去除土壤重金属镉的能力;伴矿景天可以高效吸附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从而确保生产出安全达标的百香果,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实现“边修复边生产”的双赢目的,是一种安全高效、经济价值高的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的方法。实施例的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显著提高了伴矿景天的存活率,同时土壤降镉率也达到显著提高,百香果果实中的镉含量小于0.05mg/kg,符合最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伴矿景天和百香果套种模式示意图;
[0019]图2为应用例1中三种不同种植模式年均镉移除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伴矿景天和百香果套种修复和利用中轻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伴矿景天和百香果以套种的形式种植在待修复的镉污染土壤中;待百香果的藤蔓长至20~60cm时,将藤蔓引上棚架。本专利技术通过百香果的生长,使百香果藤蔓爬上棚架,在伴矿景天上方形成天然的遮阴棚,为伴矿景天提供良好的遮阴环境,能够解决伴矿景天度夏的难题,提高伴矿景天的生物量,从而提升土壤修复效果;通过伴矿景天对重金属镉的吸收富集将土壤中的镉去除,可以收获安全达标的百香果,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实现“边修复边生产”的双赢目的。另外,在生长空间上百香果与伴矿景天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百香果只需第一年栽植、搭架,未来3~4年只需注意田间管理即可,种植成本相对较低,收获客观,确保了农户的利益。
[0021]本专利技术将伴矿景天和百香果以套种的形式种植在待修复的镉污染土壤中。本专利技术对伴矿景天和百香果的种类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普通市售品种即可。本专利技术所述待修复的镉污染土壤优选中轻度镉污染的土壤,所述土壤中镉的浓度优选在0.3~3mg/kg。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伴矿景天的种植时间优选为2~4月,进一步优选为3月,更进一步优选为3月上旬;所述伴矿景天优选每年进行更换。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百香果优选3~4年进行更换;所述百香果的种植时间优选为第一年的1~3月,进一步优选为3月,更进一步优选为3月下旬。本专利技术优选在春季种植伴矿景天和百香果,利用提高成活率。本专利技术对伴矿景天和百香果种植的先后顺序没有特殊要求,伴矿景天和百香果均可以优先种植。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伴矿景天和百香果以套种形式种植;所述套种的方式优选为:将百香果和伴矿景天进行套种,伴矿景天
的行距为15~20cm,株距为15~20cm,百香果的行距为280~300cm,株距为200~250cm;进一步优选为伴矿景天的行距为20cm,株距为20cm,百香果的行距为300cm,株距为250cm。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百香果与相邻的伴矿景天之间的株距优选为15~20cm,进一步优选为20cm。本专利技术所述伴矿景天和百香果的套种模式如图1所示,其中a为伴矿景天的株距,b为伴矿景天的行距;c为百香果的株距;d为百香果的行距。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百香果的密集生长,对伴矿景天能起到天然的遮荫效果,能够帮助伴矿景天安全度过南方炎热的夏季,有效提高伴矿景天的生物量,延长其生长周期,提高土壤镉的移除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套种模式可以在保障伴矿景天存活率以及百香果生物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镉的修复效率以及经济效益,使效益最大化。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伴矿景天的种植方式优选包括扦插种植。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伴矿景天优选选用大小一致、长势良好的幼苗。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伴矿景天的种植密度优选为20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伴矿景天和百香果套种修复和利用中轻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伴矿景天和百香果以套种的形式种植在待修复的镉污染土壤中;待百香果的藤蔓长至20~60cm时,将藤蔓引上棚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矿景天的种植方式包括扦插种植;所述百香果的种植方式包括移栽种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矿景天的种植密度为20000~25000株/亩;所述百香果的种植密度为100~120株/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架包括与地面平行的棚面,所述棚面为网状,所述棚架的高度为160~200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面上铺盖尼龙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种的方式为:将百香果和伴矿景天进行套种,伴矿景天的行距为15~20cm,株距为15~20cm,百香果的行距为280~30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喆杨佳节游少鸿李茂林叶延超石玉翠付永臻徐逾罗相萍郑影怡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