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S45C脱碳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942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S45C脱碳方法,包括控制加热炉的加热标准为1120℃~1150℃,并使剥皮后的连铸坯在均热段和二次加热段总共的在炉时间为150~190分钟。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很好解决S45C钢表面脱碳层比例大问题,减少了后续成钢后重新剥皮的工序,而且不需要变动设备,既简单易行,又满足了稳定生产S45C钢的要求,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S45C脱碳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控轧控冷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控制S45C脱碳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脱碳是指钢的含碳量减少的现象称为脱碳。钢的加热温度过高或在高温下停留时间过长时易发生氧化作用,脱碳是扩散作用的结果,脱碳时一方面是氧向钢内扩散;另一方面钢中的碳向外扩散。对某些重要的运动零件,例如汽车齿轮齿条、前轴、平衡轴和螺栓、螺母标准件等零件,由于脱碳引起的失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面脱碳层的铁素体组织强度低,引起了塑性变形、开裂,导致零件的失效,表面隐藏的脱碳层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研究表明,脱碳层厚度与零件寿命存在负相关关系。
[0003]现行S45C钢轧制工艺主要是采用常规的加热方法,按现行工艺对S45C钢进行轧制,轧制后的圆钢表面脱碳严重,不符合客户对产品表面的脱碳要求,需通过剥皮工序去除圆钢表面脱碳层,严重影响圆钢的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以及工人的劳动强度,严重时还会造成圆钢表面脱碳不合格报废。现行轧制工艺如下:加热炉加热,原加热工艺加热标准为1150℃~1200℃,将连铸坯送入加热炉内按特钢加热工艺标准进行加热,均热段和二次加热段总共在炉时间180~220分钟,当连铸坯温度和加热时间达到工艺要求后出钢;高压水除磷;连轧机依次进行粗轧、中轧和精轧;热锯定尺分段;精整接收圆钢进行倒棱、矫直、漏磁表面探伤、超声内部探伤等精加工;剥皮,圆钢表面脱碳层比例合格后交付客户使用。
[0004]S45C钢种主要应用于齿条,齿条是依靠本身的结构尺寸和材料强度来承受外载荷的,这就要求材料具有较高强度韧性和耐磨性,但按照现有技术对于连铸坯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加工工艺要求,会导致圆钢表面脱碳层厚度超标,须最后成钢时重新进行剥皮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S45C脱碳方法。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很好解决S45C钢表面脱碳层比例大问题,减少了后续成钢后重新剥皮的工序,而且不需要变动设备,既简单易行,又满足了稳定生产S45C钢的要求,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控制S45C脱碳方法,包括控制加热炉的加热标准为1120℃~1150℃,并使剥皮后的连铸坯在均热段和二次加热段总共的在炉时间为150~190分钟。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铸坯分批次送入加热炉内,每批次坯料≤100吨,每批次坯料之间留有20~30m的距离。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铸坯尺寸为280mm
×
280mm。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当连铸坯温度和加热时间达到要求后出钢,得到钢坯;
[0011]S2、去除所述钢坯表面的氧化铁皮;
[0012]S3、粗轧,得到轧制坯;
[0013]S4、利用液压剪切头切除所述轧制坯端部缺陷;
[0014]S5、中轧;
[0015]S6、精轧;
[0016]S7、热锯定尺分段,通过定尺机定尺后用砂轮锯分段,得到多段圆钢;
[0017]S8、对圆钢进行倒棱、矫直、漏磁表面探伤、超声内部探伤的精加工工序。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步骤S5和步骤S6中,所述粗轧、中轧和精轧使用的轧制机组均包括多台平立交替布置的短应力轧机。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粗轧使用的轧制机组为6台第一连轧机,且多台所述第一连轧机的轧辊直径均为850mm。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中轧使用的轧制机组为6台第二连轧机,且多台所述第二连轧机的轧辊直径均为750mm。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6中,所述精轧使用的轧制机组为8台第三连轧机,且多台所述第三连轧机的轧辊直径均为550mm。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6中,所述精轧的具体方式为:全线实现无扭、微张力或无张力控制轧制。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中,去除所述钢坯表面的氧化铁皮的具体方法为:利用高压水冲洗所述钢坯表面。
[002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很好解决S45C钢表面脱碳层比例大问题,减少了后续成钢后重新剥皮的工序,而且不需要变动设备,既简单易行,又满足了稳定生产S45C钢的要求,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6]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改进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相结合,由于随加热温度提高与加热时间的增加,脱碳深度严重增加,通过降低加热温度以及控制加热时间,有效的降低了钢坯加热时表面产生的脱碳。坯料分批次加热,可以通过钢坯与钢坯之间的空步控制钢坯在二次加热段的加热温度和时间。用来轧制坯料的钢坯在其加热前脱碳越多,坯料脱碳也越多,因为钢坯在轧制成品钢材(中间坯料)前加热时也要产生一些脱碳,所以使钢坯尽可能少的脱碳是很重要的,通过坯料剥皮,不仅能去除坯料表面缺陷,同时有效的去除了坯料表面的脱碳层。
[0027]3、采用改进的轧制工艺方法,能够使S45C连铸坯钢轧制后的圆钢脱碳比例层比例大幅度降低,新工艺轧制后的圆钢脱碳层比例控制在1%内,轧制后的圆钢无需进行剥皮就能满足客户要求,满足了稳定生产S45C钢的生产要求,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圆钢的制造周期,提高了交货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可以在同类产线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控制S45C脱碳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0]一种控制S45C脱碳方法,包括控制加热炉的加热标准为1120℃~1150℃,并使剥皮后的连铸坯在均热段和二次加热段总共的在炉时间为150~190分钟。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很好解决S45C钢表面脱碳层比例大问题,减少了后续成钢后重新剥皮的工序,而且不需要变动设备,既简单易行,又满足了稳定生产S45C钢的要求,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零件上不加工的部分(黑皮部分)脱碳层全部保留在零件上,这将使性能下降。而零件的加工面上脱碳层的深度如在机械加工余量范围内,可以在加工时切削掉;但如超过加工余量范围,脱碳层将部分保留下来,使性能下降。有时因为锻造工艺不当,脱碳层局部堆积,机械加工时将不能完全去掉而保留在零件上,引起性能不均,严重时造成零件报废。因此,在加工之前通过剥皮先去除连铸坯的脱碳层,并且尤其是在加热炉加热过程中,尽量减少脱碳层的形成,越早处理待加工坯体的脱碳层,可有效避免表面形成的脱碳层深度的加大,而且使用本方法的改进,通过降低加热温度以及控制加热时间,有效地降低了钢坯加热时表面产生的脱碳,使加工完成后,尤其是按要求精加工完成后,无需重新剥皮来去除脱碳层,大大降低钢坯整体的加工难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S45C脱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加热炉的加热标准为1120℃~1150℃,并使剥皮后的连铸坯在均热段和二次加热段总共的在炉时间为150~190分钟。2.如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S45C脱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坯分批次送入加热炉内,每批次坯料≤100吨,每批次坯料之间留有20~30m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控制S45C脱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坯尺寸为280mm
×
280mm。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控制S45C脱碳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S1、当连铸坯温度和加热时间达到要求后出钢,得到钢坯;S2、去除所述钢坯表面的氧化铁皮;S3、粗轧,得到轧制坯;S4、利用液压剪切头切除所述轧制坯端部缺陷;S5、中轧;S6、精轧;S7、热锯定尺分段,通过定尺机定尺后用砂轮锯分段,得到多段圆钢;S8、对圆钢进行倒棱、矫直、漏磁表面探伤、超声内部探伤的精加工工序。5.如权利要求4所述控制S45C脱碳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兵冯富友邱雄文陈听雨蒋国强孙应军潘泽林莫杰辉张浩洪少锋戴坚辉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特钢韶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