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海顺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温室技术的可调型植株培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32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室技术的可调型植株培养设备,属于大棚农业技术领域,其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内壁的上表面与固定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与支撑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水压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该基于温室技术的可调型植株培养设备,通过设置蓄水箱、软管和分水盘,将分水盘均匀分布在种植有植株的种植盘上,并通过转动转轴带动闭水块开始旋转,使其调节倾斜角度即可调节出水速度,在分水盘的作用下均匀的对种植盘内的土壤滴灌,这种一次补水保持持续滴灌的统一灌溉方式,其浇灌的时间更长,浇灌更为充分,同时采用虹吸方式无需水泵时刻供水极大的降低了能源的消耗。降低了能源的消耗。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温室技术的可调型植株培养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大棚农业
,具体为一种基于温室技术的可调型植株培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温室能够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如玻璃温室、塑料聚碳酸脂温室;单栋温室、连栋温室;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加温温室、不加温温室等,温室结构应密封保温,但又应便于通风降温,现代化温室中具有控制温湿度、光照等条件的设备,用电脑自动控制创造植物所需的最佳环境条件,其中目前市面上分布较广的大多为塑料聚碳酸脂温室,其低廉的价格使其普及度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温室大棚的建立,其内部的空间仍旧显的较为紧促,使其在使用时内部的空间利用一直是一个问题,其内部的大多数植株都是难以进行移动的,同时随着大棚内部集体养殖方式的出现,其内部植株更是出现了集中灌溉,然而这种灌溉方式需要通过水泵对其进行不间断的输水,使其常年下来对能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温室技术的可调型植株培养设备,包括蓄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内壁的上表面与固定套(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2)的内壁与支撑柱(3)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与水压盒(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箱(1)的左右两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的下表面通过销轴与支腿(6)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支腿(6)的背面通过销轴与螺纹套(7)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螺纹套(7)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右端通过轴承与滑块(9)的左侧面卡接;所述滑块(9)滑动连接在蓄水箱(1)左侧面开设的滑槽(10)内,所述支撑柱(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若干个限位套(11),所述限位套(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限位槽(13)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的上表面与种植盘(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箱(1)内壁的下表面与水泵(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泵(16)的出水口与导水管(17)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导水管(17)的表面卡接在支撑柱(3)的底端和水压盒(4)内壁的下表面;所述水压盒(4)的内壁卡接有若干个虹吸管(18),所述虹吸管(18)的表面卡接在水压盒(4)内壁的下表面,所述虹吸管(18)的底端与调水盒(21)内壁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调水盒(21)内壁的下表面与软管(20)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调水盒(21)的内壁卡接有圆心块(24),所述圆心块(24)内壁的左侧面与调水盒(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海顺
申请(专利权)人:田海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