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924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和系统,该培训装置包括:可充气式模拟人组件和心肺复苏数据采集装置;所述可充气式模拟人组件组成了人体的上半身结构,所述心肺复苏数据采集装置安装于所述可充气式模拟人组件的心脏位置处;所述可充气式模拟人组件包括半身充气模拟人、按压弹簧机构、人工呼吸容气肺袋、胸腔蒙皮和面部蒙皮;所述按压弹簧机构和人工呼吸容气肺袋均设置在所述半身充气模拟人内,所述按压弹簧机构正对所述心肺复苏数据采集装置设置;所述半身充气模拟人包括充气头部和充气胸腔部,所述胸腔蒙皮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充气胸腔部,所述面部蒙皮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充气头部上。本申请提升了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便携性能。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便携性能。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便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和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
,尤其涉及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每年约有54.4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Cardiac Arrest,以下简称CA)。CA病人复苏成功率低于1%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公众心肺复苏(简称CPR)技能普及率极低——不足1%,公共场所配备自动除颤仪(简称AED)比率和AED操作培训普及率极低。
[0003]研究证实还有以下原因影响CA病人复苏成功率。一是时机:第一目击者是否在发病4-6分钟内启动心肺复苏和除颤;二是急救链顺畅性:第一时间识别病人——拨打120——启动CPR并尽早除颤——专业急救员接手——转运至医院。此过程须无缝对接。三是CPR急救质量:救治成效由施救者是否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决定。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CPR培训与质控机制,以提升CPR急救质量和效果的根本途径;建议使用CPR反馈装置帮助学习CPR的实践技能。
[0004]目前市场上的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便携性低,提升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的便携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和系统,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包括:可充气式模拟人组件和心肺复苏数据采集装置;所述可充气式模拟人组件组成了人体的上半身结构,所述心肺复苏数据采集装置安装于所述可充气式模拟人组件的心脏位置处;所述可充气式模拟人组件包括半身充气模拟人、按压弹簧机构、人工呼吸容气肺袋、胸腔蒙皮和面部蒙皮;所述按压弹簧机构和人工呼吸容气肺袋均设置在所述半身充气模拟人内,所述按压弹簧机构正对所述心肺复苏数据采集装置设置;所述半身充气模拟人包括充气头部和充气胸腔部,所述胸腔蒙皮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充气胸腔部,所述面部蒙皮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充气头部上。
[0007]在本技术的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中,还包括便携式手提箱,所述可充气式模拟人组件和心肺复苏数据采集装置均放置于所述便携式手提箱内。
[0008]在本技术的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中,所述半身充气模拟人的胸腔的左右两侧排布有多个第一安装柱,所述胸腔蒙皮与所述第一安装柱配合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柱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和/或所述充气头部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第二安装柱,所述面部蒙皮与所述第二安装柱配合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柱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0009]在本技术的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中,所述充气头部正对所述面
部蒙皮的人口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面部蒙皮的人口位置处朝向所述安装凹槽位置凸出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安装凹槽内。
[0010]在本技术的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中,所述可充气式模拟人组件还包括通气管道和卡接件,所述安装凹槽的底部设置有一开孔,所述通气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人工呼吸容气肺袋,另一端穿出所述开孔,所述卡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卡接部,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通气管道穿出所述开孔的一端,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卡槽部,所述卡接部卡入所述卡槽部内。
[0011]在本技术的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中,所述充气胸腔部的后背上正对所述心肺复苏数据采集装置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放置所述按压弹簧机构。
[0012]在本技术的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中,所述按压弹簧机构包括:第一滑筒、第二滑筒和弹簧;所述第一滑筒为桶形件,其包括第一底壁、圆环壁和第一凸环部,所述第一凸环部与所述圆环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滑筒包括第二底壁、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壁上的第二凸环部和第三凸环部,所述第二凸环部插入所述第一凸环部;所述圆环壁包括绕着所述第一滑筒的轴线排布的多个滑槽,所述第三凸环部与所述滑槽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在所述滑槽部内滑动;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凸环部外。
[0013]在本技术的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中,所述胸腔蒙皮上设置有采集装置凹槽部,所述心肺复苏数据采集装置放置于所述放置凹槽部内。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系统,包括上述的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和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APP。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培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在移动终端上打开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APP,并开启蓝牙通讯;
[0017]在APP上选定培训项目;
[0018]打开便携式手提箱,取出半身充气模拟人、胸腔蒙皮、面部蒙皮和心肺复苏数据采集装置;
[0019]根据说明书为半身充气模拟人充满气,并将各组件组装;
[0020]开启心肺复苏数据采集装置与移动终端完成通讯连接;
[0021]执行培训项目;
[0022]统计并查看成绩;
[0023]重复训练或退出APP。
[002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提升了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的便携性能。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的爆炸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的剖面视图;
[0029]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按压弹簧机构的剖面图;
[00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按压弹簧机构的爆炸图;
[0031]图6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按压弹簧机构的剖面图;
[003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手提箱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0034]标号说明:
[0035]10、可充气式模拟人组件;11、半身充气模拟人;111、充气头部;1111、第二安装柱;1112、安装凹槽;112、充气胸腔部;1121、第一安装柱;12、按压弹簧机构;121、第一滑筒;1211、第一底壁;1212、第一凸环部;1213、圆环壁;1214、滑槽;122、第二滑筒;1221、第二底壁;1222、第二凸环部;1223、第三凸环部;1224、卡扣部;124、弹簧;123、测距传感器;13、人工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充气式模拟人组件和心肺复苏数据采集装置;所述可充气式模拟人组件组成了人体的上半身结构,所述心肺复苏数据采集装置安装于所述可充气式模拟人组件的心脏位置处;所述可充气式模拟人组件包括半身充气模拟人、按压弹簧机构、人工呼吸容气肺袋、胸腔蒙皮和面部蒙皮;所述按压弹簧机构和人工呼吸容气肺袋均设置在所述半身充气模拟人内,所述按压弹簧机构正对所述心肺复苏数据采集装置设置;所述半身充气模拟人包括充气头部和充气胸腔部,所述胸腔蒙皮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充气胸腔部,所述面部蒙皮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充气头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便携式手提箱,所述可充气式模拟人组件和心肺复苏数据采集装置均放置于所述便携式手提箱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身充气模拟人的胸腔的左右两侧排布有多个第一安装柱,所述胸腔蒙皮与所述第一安装柱配合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柱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和/或所述充气头部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第二安装柱,所述面部蒙皮与所述第二安装柱配合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柱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头部正对所述面部蒙皮的人口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面部蒙皮的人口位置处朝向所述安装凹槽位置凸出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安装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心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平陈兴鹏刘耀武孙昌伟刘天杰
申请(专利权)人:向心引力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