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的通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920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1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的通讯装置,包括无线耳机部件,以及与无线耳机部件电连接的抗干扰拾音头部件;在抗干扰拾音头部件中包括拾音头以及与拾音头电连接的用于降低特高压输电线路环境干扰的芯片抗干扰电路、信号放大传输电路,在无线耳机部件中包括无线信号接收电路。通过对已有基于带电作业过程无死角监控及现场通讯中继技术设备头戴式耳机的改进,将原有头戴式耳机上的麦克风与无线耳机进行分离,同时增设了芯片抗干扰电路和信号放大传输电路提升无线信号传输效果。信号传输效果。信号传输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的通讯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带电作业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的通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超/特高压线路电压等级高,为满足电气绝缘要求,超/特高压线路塔头尺寸大,等电位作业人员与塔上监护人之间的距离在20米以上,带来人员监护与沟通上的困难,大大增加了作业过程的风险。且由于超/特高压线路电晕放电强烈,产生的放电声较大,并且强电磁场环境下无线通讯技术手段匮乏,导致作业人员无法与外界畅通交流,处于孤军深入状态,人员的安全性和消缺作业的顺利开展都难以得到保障。
[0003]专利号CN201822219080.6公开了一种现场用全双工通话无线头戴式耳机,属于无线传输
,包括头戴支架、分别安装在头戴支架两端的耳垫和耳机装置、安装在耳机装置下端的方位可调麦克风,其中,耳机装置上设置有调频旋钮,调频旋钮用于调整耳机装置的发射信号频段和接收信号频段,能够根据现场需求调整耳机的发射信号频段和接收信号频段,可以避免现场发生串频而影响其通话效果,其上设置的具有控制所述耳机装置实现对讲的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装置包括:无线耳机部件,以及与无线耳机部件电连接的抗干扰拾音头部件;在抗干扰拾音头部件中包括拾音头以及与拾音头电连接的用于降低特高压输电线路环境干扰的芯片抗干扰电路、信号放大传输电路,在无线耳机部件中包括无线信号接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抗干扰电路包括:MOS管Q16,Q16的栅极与三极管Q39的集电极电连接,Q16的源极与连接+3.3V供电端,Q16的源极与三极管Q39的基极之间设有串联的电阻R107和电容C34,Q16的漏极经二极管D30、电阻R108、电阻R109接地,在电阻R108、电阻R109之间设有DC-AD采样端;在电阻R107和电容C34之间设有同时连接Q16的栅极以及三极管Q39集电极的同名端;三极管Q39的基极还连接AD-DC采样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传输电路包括:连接在+12V供电端的第一支路,第一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二极管D23、电阻R102、电阻R48、电阻R49,在电阻R48、电阻R49之间设有AD-DC采样端;连接在+12V供电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阻R75;连接在+12V供电端的第二支路,第二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二极管D14、电阻R43、电阻R44,在电阻R43、电阻R44之间设有与三极管Q24的基极电连接的同名端;连接在+9.5V供电端的第三支路,第三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二极管D15、电阻R103、二极管D24、稳压二极管Z7以及电阻R41,在电阻R41远离稳压二极管的Z7的一端连接有使能端EN;连接在+9.5V供电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第四支路,第四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稳压二极管Z8、电阻R45、电阻R46;连接在+12V供电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第五支路,第五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阻R42以及三极管Q25,三极管Q25的基极经二极管D29与三极管Q24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25的发射极接地;连接在+12V供电端上的芯片U11,U11的引脚1与+12V供电端和极性电容E14相连,极性电容的另一端接地,U11的引脚2与三极管Q25的集电极相连,同时还经反向二极管D26连接电池使能端BAT-EN,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玉群崔建业虞驰秦威南张波王斌祝强赵凯美江川张庭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