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拆卸的模块化救送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920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1
一种易于拆卸的模块化救送一体装置,包括矩形箱体,矩形箱体内有第一横板,矩形箱体左右两侧有竖板,第一横板和竖板内部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有电动伸缩杆,第一腔体内均有横杆,矩形箱体内壁开设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有电机,竖板侧面有气泵,第一横板底面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外侧有气囊防护装置,第一横板顶面和竖板侧面有软垫,第一横板上软垫内部均有压力传感器和手动控制开关,矩形箱体底部有电源、振动传感器和控制器。本装置在平常充当双人床铺的功能,在发生地震时,装置能够自动实现对使用者进行收容防护的功能,在发生水灾时,第一气囊充气为装置提供浮力,防止使用者溺水,使用者能够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场所内等待救援。待救援。待救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拆卸的模块化救送一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救送装置
,具体地说是一种易于拆卸的模块化救送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震、水灾和泥石流都是很常见的自然灾害,而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每次灾害的发生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造成了人员的伤亡,因此,等自然灾害来临时,如何在短时间内使人员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现有的救生装置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低、生存保障效果差,无法快速实现对人员的保护,容易错失对人员安全保障的时机,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易于拆卸的模块化救送一体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于拆卸的模块化救送一体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易于拆卸的模块化救送一体装置,包括上端开口、左右两侧贯通的矩形箱体,矩形箱体内壁上部左右对称设置第一横板,第一横板前后侧面与矩形箱体内壁接触配合,第一横板顶面与矩形箱体顶面平齐,两块第一横板相互靠近的侧面存在间隙,矩形箱体左右两侧均设置竖板,竖板上部为凸形结构,第一横板靠近竖板的一侧为凹形结构,第一横板凹下部分与同侧的竖板凸起部分铰接,竖板底面与矩形箱体内壁底面之间存在间隙,第一横板和竖板远离铰接的一侧内部均开设第一腔体,第一腔体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第一腔体内沿前后方向均设置多个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固定杆内端与对应的第一腔体内端面固定连接,第一腔体内均设置横杆,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杆外端与对应的横杆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横板和竖板远离铰接的侧面沿前后方向均开设多个插孔,横杆靠近对应的插孔的侧面均设置插杆,插杆内端与对应的横杆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横板内的插杆数量是对应的该第一横板上的插孔数量的一半,两个第一横板内相对的插杆交错排列,竖板内的插杆数量是对应的该竖板上的插孔数量的一半,当竖板转动至水平位置时,两个竖板内相对的插杆交错排列,矩形箱体内壁底面对应竖板上的插孔处均开设插槽,竖板内的插杆可穿过该竖板上的插孔与对应的插槽插接配合,当第一横板向下转动至竖直状态时,第一横板上的插杆可与对应的插槽插接配合,矩形箱体内壁前后侧面左右两侧上方内部均开设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均固定安装竖直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固定套装第一锥齿轮,矩形箱体内壁前侧面对应第二腔体处均穿过第一横轴,第一横轴与矩形箱体转动连接,第一横轴位于第二腔体内的一端均固定套装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对应的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一横轴另一端与第一横板侧面固定连接,矩形箱体内壁后侧面对应第二腔体处均穿过第二横轴,第二横轴位于第二腔体内的一端均固定套装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对应的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横轴另一端穿过第一横板与对应的竖板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横轴与第一横板转动
连接,竖板左侧面上部均开设第一通孔,竖板相互靠近的侧面对应第一通孔处均固定安装气泵,第一横板底面与同侧的竖板侧面之间均固定密封安装第一气囊,第一气囊外侧均设置气囊防护装置,第一横板顶面和竖板相互远离的侧面均固定安装软垫,第一横板上的软垫内部均固定安装压力传感器和手动控制开关,矩形箱体底部固定安装电源、振动传感器和控制器,电源与电动伸缩杆电性相连,控制器和手动控制开关均与电源、压力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电性相连。
[0005]如上所述的一种易于拆卸的模块化救送一体装置,所述的气囊防护装置包括多块支撑板,第一横板底面与竖板侧面之间对应第一气囊的凸面侧设置若干块依次首尾相互铰接的支撑板,上部的支撑板顶面与第一横板底面铰接,下部的支撑板与竖板侧面铰接,支撑板相互铰接处和支撑板与第一横板以及竖板铰接处均安装扭簧。
[0006]如上所述的一种易于拆卸的模块化救送一体装置,所述的第一横板相互靠近的侧面中部与竖板底面中部均开设第二通孔,第一腔体外端对应第二通孔处均设置第二气囊,第二气囊侧面与对应的第二通孔侧面固定连接。
[0007]如上所述的一种易于拆卸的模块化救送一体装置,所述的矩形箱体内壁底面开设储物槽,储物槽上方设置第二横板,第二横板底面与储物槽底面之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第二横板顶面固定安装缓冲垫。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易于拆卸的模块化救送一体装置,所述的竖板前后侧面与矩形箱体内壁之间、两块第一横板相对的侧面之间和第一横板前后侧面与矩形箱体内壁之间均设置橡胶密封条,橡胶密封条与对应的竖板和第一横板侧面均固定连接。
[0009]如上所述的一种易于拆卸的模块化救送一体装置,所述的储物槽内壁左右侧面上部对称设置第三横板,第三横板侧面与对应的储物槽侧面铰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装置工作时,使用者平躺在第一横板顶面的软垫上,此时第一横板内的插杆依次穿过对应的两块第一横板上的插孔,且两块第一横板内的插杆交错排列互不影响,两块第一横板内的插孔内均穿过有插杆,竖板内的插杆均穿过对应的竖板上的插孔和矩形箱体上的插槽插接配合,压力传感器受到压力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当发生地震灾害时,振动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在压力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的共同作用下,控制器控制电源使电动伸缩杆缩短,当发生水灾时,使用者通过手动控制开关控制电源使电动伸缩杆缩短,电动伸缩杆缩短带动对应的横杆沿第一腔体向电动伸缩杆一侧移动,横杆带动对应的插杆从插孔内退出,直至两块第一横板之间以及两块竖板与矩形箱体之间断开连接,当电动伸缩杆均缩短的同时,控制电机转动,第一锥齿轮分别带动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横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横板向下转动90
°
至竖板初始位置处,同时第三锥齿轮带动第二横轴转动,从而带动竖板向上转动270
°
至第一横板的初始位置处,在这个过程中,气泵将外界空气通过第一通孔泵入第一气囊内,在第一横板和竖板转动时,第一气囊充气膨胀,且第一气囊与对应的第一横板和竖板形成的夹角由90
°
变为270
°
,如图6所示,此时气囊防护装置对第一气囊起到支撑防护作用,使用者从第一横板顶面转移至矩形箱体、第一横板和竖板形成的密闭箱体内,此时控制电动伸缩杆伸长,电动伸缩杆推动对应的横杆沿第一腔体远离电动伸缩杆,竖板内的横杆侧面的插杆均依次穿过对应的两块竖板所在的插孔,且两块竖板内的插杆交错排列互不影响,且竖板上所有的插孔内均穿过有插杆,第一横板内的横杆底面的插杆均穿过插孔插入到对应的插槽内,从而实现
第一横板和竖板与矩形箱体的固定,此时软垫位于矩形箱体内壁侧面,能够防止装置在翻转时对使用者与装置发生磕碰,起到缓冲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且易操作,装置在平常充当双人床铺的功能,具有为使用者提供睡眠的功能,在发生地震时,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传递的信号,装置能够自动实现对使用者进行收容防护的功能,避免石块等建筑材料砸落时对使用者造成人身伤害,在发生水灾时,使用者通过手动控制装置工作,第一气囊充气为装置提供浮力,保证装置漂浮在水面上,防止使用者溺水,从而能够确保在发生灾害时,使用者能够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场所内等待救援。
附图说明
[001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拆卸的模块化救送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左右两侧贯通的矩形箱体(1),矩形箱体(1)内壁上部左右对称设置第一横板(2),第一横板(2)前后侧面与矩形箱体(1)内壁接触配合,第一横板(2)顶面与矩形箱体(1)顶面平齐,两块第一横板(2)相互靠近的侧面存在间隙,矩形箱体(1)左右两侧均设置竖板(3),竖板(3)上部为凸形结构,第一横板(2)靠近竖板(3)的一侧为凹形结构,第一横板(2)凹下部分与同侧的竖板(3)凸起部分铰接,竖板(3)底面与矩形箱体(1)内壁底面之间存在间隙,第一横板(2)和竖板(3)远离铰接的一侧内部均开设第一腔体(4),第一腔体(4)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第一腔体(4)内沿前后方向均设置多个电动伸缩杆(5),电动伸缩杆(5)的固定杆内端与对应的第一腔体(4)内端面固定连接,第一腔体(4)内均设置横杆(6),电动伸缩杆(5)的活动杆外端与对应的横杆(6)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横板(2)和竖板(3)远离铰接的侧面沿前后方向均开设多个插孔(8),横杆(6)靠近对应的插孔(8)的侧面均设置插杆(7),插杆(7)内端与对应的横杆(6)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横板(2)内的插杆(7)数量是对应的该第一横板(2)上的插孔(8)数量的一半,两个第一横板(2)内相对的插杆(7)交错排列,竖板(3)内的插杆(7)数量是对应的该竖板(3)上的插孔(8)数量的一半,当竖板(3)转动至水平位置时,两个竖板(3)内相对的插杆(7)交错排列,矩形箱体(1)内壁底面对应竖板(3)上的插孔(8)处均开设插槽(9),竖板(3)内的插杆(7)可穿过该竖板(3)上的插孔(8)与对应的插槽(9)插接配合,当第一横板(2)向下转动至竖直状态时,第一横板(2)上的插杆(7)可与对应的插槽(9)插接配合,矩形箱体(1)内壁前后侧面左右两侧上方内部均开设第二腔体(11),第二腔体(11)内均固定安装竖直的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轴上均固定套装第一锥齿轮(13),矩形箱体(1)内壁前侧面对应第二腔体(11)处均穿过第一横轴(14),第一横轴(14)与矩形箱体(1)转动连接,第一横轴(14)位于第二腔体(11)内的一端均固定套装第二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5)与对应的第一锥齿轮(13)啮合,第一横轴(14)另一端与第一横板(2)侧面固定连接,矩形箱体(1)内壁后侧面对应第二腔体(11)处均穿过第二横轴(16),第二横轴(16)位于第二腔体(11)内的一端均固定套装第三锥齿轮(17),第三锥齿轮(17)与对应的第一锥齿轮(13)啮合,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芬朱宇董亚楠李俊艳李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