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893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将每若干个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划为一组,每一组对应设置一个中继器和5G模块,每一组的每个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之间采用CAN总线连接,再汇集到中继器中,所述5G模块与铁路服务器建立连接关系,所述中继器通过CAN总线接收每个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上CAN总线模块传来的数据信息,该数据信息包括不同位置的铁路轨道的沉降量和地理位置信息,所述中继器将接收到的信息通过5G模块发送至铁路系统服务器,再由铁路系统服务器发送至相关检修部门,由检修部门安排工作人员前往检修,实现在线监测,也可以由工作人员查看刻度块上的刻度线来确定铁路轨道的沉降量。刻度线来确定铁路轨道的沉降量。刻度线来确定铁路轨道的沉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轨道检测,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铁路建设中,铁路轨道发生沉降一直是影响列车行驶安全性的一个问题,为了能够对铁路轨道沉降进行检测,因此需要一种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铁路工作人员携带电子水准仪进行逐点测量,这种方法不仅使得工作人员数据采集和监测维护工作量较大,而且量测时数据采集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不能实时检测轨道的沉降情况,此外工作人员在铁路沿线检测轨道沉降时,极易被过往列车撞击,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铁轨附近且沿着铁轨方向安装多个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通过CAN总线将这些监测装置连接起来,通过CAN总线将每个监测装置采集到的沉降数据传输至中继器,并通过北斗定位技术+5G通信技术将每个监测装置的沉降量及其所在位置信息传输至铁路检修部门,当该处轨道的沉降量超出预设值时,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前往沉降量超标的地点对轨道进行检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时有效地来检测铁路轨道是否发生沉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生产成本维护成本低。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安装盘、转动轴、压紧半环、和移动筒,所述安装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插地杆,所述安装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凸轴,所述连接凸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安装盘通过连接凸轴和连接套与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外圆表面设置有第一磨砂圈,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转动轴通过第二螺纹杆与第二转动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轴,所述套轴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相接触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套轴的外圆表面转动套接有移动筒,所述移动筒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一个所述连接杆远离移动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刻度块,另一个所述连接杆远离移动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指示片,所述刻度块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对比槽,所述刻度块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安装盘上还安装有控制电路板、CAN总线模块、北斗定位模块,所述CAN总线模块、北斗定位模块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0007]所述对比槽内部对侧上分别设有红外二极管列阵和红外线灯管,红外线灯管向红外二极管列阵发射红外光束,红外光束在指示片的遮挡下不能够被红外二极管列阵接收到,当铁路轨道发生沉降时,指示片与对比槽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使得指示片的遮光位置变化,最终红外二极管列阵接收到红外光束的面积随之发生改变,进而确定铁路轨道的沉
降量,实现实时在线监测铁路轨道的沉降,有针对性的提醒检修人员前往指定地点检修铁路轨道,也可以由工作人员查看刻度块上的刻度线来确定铁路轨道的沉降量,即工作人员沿线检测轨道时,可以在刻度块上查看铁路轨道的沉降量。
[0008]所述红外二极管列阵采用多个红外二极管排列成两列,所述刻度块上的每一条刻度线对应一行红外二极管,指示片每下降一个刻度,红外二极管列阵就多一行红外二极管检测到红外光束。
[0009]所述控制电路板接收红外二极管列阵检测到的红外光束信息,根据所述红外二极管列阵接收到红外光束的行数来计算铁路轨道的沉降量,并接收所述北斗定位模块定位到的位置信息,再由所述控制电路板将不同位置的铁路轨道的沉降量信息和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CAN总线模块传输至中继器。
[0010]所述连接套和连接凸轴一体铸造成型,所述连接套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转动轴相接触的第一转动孔,所述转动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环,所述凸环的直径大于转动轴的直径,所述连接凸轴内开设有与凸环相接触的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贯穿至第二转动孔,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孔内,所述凸环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动孔内。
[0011]所述第二转动环与套轴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第二螺纹孔贯穿至第二转动环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杆上。
[0012]所述连接套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开设有容纳槽,所述连接套和连接块一体铸造成型,所述容纳槽与第一转动孔设置为相通,所述容纳槽内滑动连接有压紧半环。
[0013]所述连接块远离第一转动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连接块通过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有第一转动环,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穿至容纳槽。
[0014]所述压紧半环的内圆表面设置有与第一磨砂圈相接触的第二磨砂圈,所述压紧半环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孔相接触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在连接孔内,所述滑动杆的外圆表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压紧半环通过转动槽与第一转动环转动连接。
[0015]所述第一转动环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相接触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杆上,所述第一转动环的另一侧开设有与转动槽相接触的卡槽孔,所述卡槽孔与第一螺纹孔设置为相通,所述卡槽孔转动卡接在转动槽内。
[0016]所述转动轴的上表面通过凸板固定连接有定位滑杆,所述移动筒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在靠近移动筒底部的位置,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定位滑杆相接触的滑动通孔,所述定位板所开设的滑动通孔滑动套接在定位滑杆上。
[0017]将每110个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划为一组,每一组对应设置一个中继器和5G模块,每一组的每个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之间采用CAN总线连接,再汇集到中继器中,所述5G模块与铁路服务器建立连接关系,所述中继器通过CAN总线接收每个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上CAN总线模块传来的数据信息,该数据信息包括不同位置的铁路轨道的沉降量和地理位置信息,所述中继器将接收到的信息通过5G模块发送至铁路系统服务器,再由铁路系统服务器发送至相关检修部门,由检修部门安排工作人员前往检修。
[001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采用安装盘、转动轴、第二转动环和移动筒等结构,通过第二转动环在第
二螺纹杆上螺纹转动能够使第二转动环进行上下移动,而第二转动环的上下移动能够对移动筒的高度进行调整,通过转动轴在安装盘上转动,能够带动第二转动环和移动筒的转动,能够装置安装后对移动筒的角度调整,从而使得一个该装置的指示片可以处于另一个该装置的刻度块所开设的对比槽内,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指示片与刻度块刻度之间的位置变化,能够人工查看铁路轨道是否发生沉降,使得工作人员沿线检测轨道时,可以在刻度块上查看铁路轨道的沉降量。
[0020]2.本专利技术在铁轨附近且沿着铁轨方向安装多个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通过CAN总线将这些监测装置连接起来,通过CAN总线将每个监测装置采集到的沉降数据传输至中继器,并通过北斗定位技术+5G通信技术将每个监测装置的沉降量及其所在位置信息传输至铁路检修部门,当该处轨道的沉降量超出预设值时,提醒相关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盘(1)、转动轴(2)、压紧半环(3)、和移动筒(6),所述安装盘(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插地杆(101),所述安装盘(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凸轴(102),所述连接凸轴(1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套(103),所述安装盘(1)通过连接凸轴(102)和连接套(103)与转动轴(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2)的外圆表面设置有第一磨砂圈(202),所述转动轴(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03),所述转动轴(2)通过第二螺纹杆(203)与第二转动环(5)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环(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轴(501),所述套轴(50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203)相接触的第二螺纹孔(502),所述套轴(501)的外圆表面转动套接有移动筒(6),所述移动筒(6)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602),一个所述连接杆(602)远离移动筒(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刻度块(603),另一个所述连接杆(602)远离移动筒(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指示片(605),所述刻度块(603)远离连接杆(602)的一侧开设有对比槽(604),所述刻度块(603)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安装盘(1)上还安装有控制电路板(7)、CAN总线模块(8)、北斗定位模块(9),CAN总线模块(8)、北斗定位模块(9)与控制电路板(7)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槽(604)内部对侧上分别设有红外二极管列阵(606)和红外线灯管(607),所述红外线灯管(607)向红外二极管列阵(606)发射红外光束,红外光束在所述指示片(605)的遮挡下不能够被红外二极管列阵(606)接收到,当铁路轨道发生沉降时,所述指示片(605)与对比槽(604)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使得所述指示片(605)的遮光位置变化,最终所述红外二极管列阵(606)接收到红外光束的面积随之发生改变,进而确定铁路轨道的沉降量,实现实时在线监测铁路轨道的沉降,以及通过查看所述刻度块(603)上的刻度线来确定铁路轨道的沉降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7)接收红外二极管列阵(606)检测到的红外光束信息,根据红外二极管列阵(606)接收到红外光束的行数来计算铁路轨道的沉降量,并接收北斗定位模块(9)定位到的位置信息,再由控制电路板(7)将不同位置的铁路轨道的沉降量信息和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CAN总线模块(8)传输至中继器(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轨道沉降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03)和连接凸轴(102)一体铸造成型,所述连接套(103)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转动轴(2)相接触的第一转动孔(104),所述转动轴(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环(201),所述凸环(201)的直径大于转动轴(2)的直径,所述连接凸轴(102)内开设有与凸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魏钰祺张云伟梁康玉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