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885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该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包括:顶板、侧板、第一悬臂卡扣和第二悬臂卡扣;所述第一悬臂卡扣和第二悬臂卡扣顶部通过顶板连接;所述第一悬臂卡扣和第二悬臂卡扣的一侧通过侧板连接;所述顶板、侧板、第一悬臂卡扣和第二悬臂卡扣组成容纳电池模组总正总负出极的容纳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解决现有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无法单独使用,成本较高、安装不易,效率低等问题;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可固定在模组端板上,操作简单,实现了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快捷的安装与拆卸,提高了生产效率。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可多次循环利用,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要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就要对模组带电位置做防护。在模组中,带电位置一般两处:一处为连接器;另一处为总正总负出极,连接器一般位于外部端板内侧,不需另做防护结构;但总正总负出极位于模组外侧与其他模组做连接,在运输及后续组装系统过程中如果防护不当,很容易引起打火,触发危险,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防护盖进行有效的防护。
[0003]模组现有的防护盖主要是套在出极螺栓上的防护盖,需要和螺栓配套使用,模组在装配及运输过程中未安装螺栓时无法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该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旨在解决电池模组输出极的总正总负出极防护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包括:顶板、侧板、第一悬臂卡扣和第二悬臂卡扣;所述第一悬臂卡扣和第二悬臂卡扣顶部通过顶板连接;所述第一悬臂卡扣和第二悬臂卡扣的一侧通过侧板连接。
[0006]其中,所述顶板、侧板、第一悬臂卡扣和第二悬臂卡扣组成容纳电池模组输出极的总正总负出极容纳腔。
[0007]其中,所述第一悬臂卡扣和第二悬臂卡扣分别与顶板和侧板垂直连接,且连接处设有倒角。
[0008]其中,所述第一悬臂卡扣远离顶板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卡。
[0009]其中,所述第一悬臂卡扣由顶板的连接端至底部第一限位卡的长度大于侧板与顶板连接端至远离顶板的侧板端的长度。
[0010]其中,所述第一悬臂卡扣和第二悬臂卡扣为能够产生弹性形变的材质。
[0011]其中,所述第二悬臂卡扣包括:第二悬臂卡扣连接板、第一支撑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三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悬臂卡扣连接板的一端与顶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三支撑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三支撑组件间隔设置。
[0012]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长度大于第一支撑组件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第三支撑组件与侧板的长度相同。
[0013]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远离第二悬臂卡扣连接板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卡。
[0014]其中,所述第二悬臂卡扣与侧板的连接端至远离侧板端的长度大于第一悬臂卡扣与侧板的连接端至远离侧板端的长度。
[0015]本技术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有益效果:通过第一悬臂卡扣和第二悬臂
卡扣能够快速的对电池模组的总正总负出极进行防护;通过顶板、侧板、第一悬臂卡扣和第二悬臂卡扣将电池模组的总正总负出极包裹对其进行保护;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能够重复利用节省企业成本。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的装配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顶板;
[0021]2:侧板;
[0022]3:第一悬臂卡扣;31:第一限位卡;
[0023]4:第二悬臂卡扣;41:第二悬臂卡扣连接板;42:第一支撑组件;43:第二连接组件;44:第三支撑组件;45:第二限位卡;
[0024]5:卡槽;
[0025]6:电池模组输出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 "、"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 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参阅图1和图2,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包括:顶板1、侧板2、第一悬臂卡扣3和第二悬臂卡扣4;第一悬臂卡扣3和第二悬臂卡扣4顶部通过顶板1连接;第一悬臂卡扣3和
第二悬臂卡扣4的一侧通过侧板2连接。
[0030]具体的,顶板1、侧板2、第一悬臂卡扣3和第二悬臂卡扣4组成容纳电池模组输出极的总正总负出极容纳腔。
[0031]电池模组输出极6的总正总负出极处设有与第一悬臂卡扣3和第二悬臂卡扣4配合的卡槽5。
[0032]容纳腔,可对出极螺栓做防护,避免模组上带电位置外露。
[0033]第一悬臂卡扣3的第一限位卡31和第二悬臂卡扣4的第二限位卡45 分别卡入电池模组总正总负出极处设有的两个卡槽5。使得电池模组输出极 6防护盖固定在电池模组总正总负出极上对电池模组总正总负出极进行保护。
[0034]具体的,第一悬臂卡扣3和第二悬臂卡扣4分别与顶板1和侧板2垂直连接,且连接处设有倒角。
[0035]顶板1、侧板2、第一悬臂卡扣3和第二悬臂卡扣4连接处均设有倒角,避免了外部刮伤工人的手,同时还避免了内部刮伤电池模组总正总负出极。
[0036]具体的,第一悬臂卡扣3远离顶板1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卡31。
[0037]具体的,第一悬臂卡扣3由顶板1的连接端至底部第一限位卡31的长度大于侧板2与顶板1连接端至远离顶板1的侧板2端的长度。
[0038]第一悬臂卡扣3由顶板1的连接端至底部第一限位卡31的长度大于侧板2与顶板1连接端至远离顶板1的侧板2端的长度使得第一限位卡31突出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侧板(2)、第一悬臂卡扣(3)和第二悬臂卡扣(4);所述第一悬臂卡扣(3)和第二悬臂卡扣(4)顶部通过顶板(1)连接;所述第一悬臂卡扣(3)和第二悬臂卡扣(4)的一侧通过侧板(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侧板(2)、第一悬臂卡扣(3)和第二悬臂卡扣(4)组成容纳电池模组输出极(6)的总正总负出极容纳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卡扣(3)和第二悬臂卡扣(4)分别与顶板(1)和侧板(2)垂直连接,且连接处设有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卡扣(3)远离顶板(1)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卡(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卡扣(3)由顶板(1)的连接端至底部第一限位卡(31)的长度大于侧板(2)与顶板(1)连接端至远离顶板(1)的侧板(2)端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卡扣(3)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道均李璇王瑞军徐玉超矫春健张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