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拆装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壳体
[0001]本申请是于2018年5月4日提交的名称为“一种防止壳体意外脱开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201810421292.4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应急充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拆装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壳体。
技术介绍
[0003]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0004]现有的新能源汽车都配备有应急充电设备,充电时首先接通充电设备的电源,通过将该充电设备的插头插入新能源汽车上进行充电,该充电设备一般为壳体式结构,通过螺丝安装,螺丝易上锈和滑丝且不便于拆卸,而且现有的充电设备插头拔下后充电设备还是在不断的放电,浪费了一定的电能,有必要进行改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拆装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壳体,包括相互卡接的上壳体(3)与下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3)与下壳体(1)为可拆分式,二者之间无铰链连接,所述上壳体(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有温度感应器(5),上壳体(3)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卡块(7),且第二卡块(7)均位于上壳体(3)的开口处,所述下壳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杆,固定杆上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活动杆(9),且四个第一活动杆(9)成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活动杆(9)的顶端与第一卡块(6)远离所述第二卡块(7)的一端固定连接,形成勾状结构,且勾头指向壳体外部,第一卡块(6)分别卡接在对应的第二卡块(7)上,第一活动杆(9)的另一端均固定有滑块(14),下壳体(1)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的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内部均开设有弧形的滑槽,且滑块(14)均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下壳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且水平设置的转杆(11),转杆(11)上均绕接有对称设置的拉绳(10),且拉绳(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滑块(14)的一侧侧壁上,所述第一活动杆(9)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卡块(6)与所述第二卡块(7)抵接或分离;所述下壳体(1)的开口边缘固定有成矩形阵列分布的导向杆(2),上壳体(3)的开口边缘固定有成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二通孔,且导向杆(2)均滑动连接在第二通孔内。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