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笔及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823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54
提供能够抑制因在人体感应出的信号为原因而产生的基准电位的晃动而导致在电极感应出的信号暂时无法检测的的触控笔及集成电路。触控笔(16)具备:壳体(42),作为基准电位而使用;第一电极(32);第二电极(34);第一接收电路(50),与壳体(42)接地连接,且经由在第一电极(32)与传感器电极群(18)之间形成的静电耦合而接收从电子设备(14)发送的发送信号(US1);及第二接收电路(52),与壳体(42)接地连接,且经由在第二电极(34)与传感器电极群(18)之间形成的静电耦合而接收从电子设备(14)发送的发送信号(US2)。发送信号(US2)。发送信号(US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笔及集成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与具备包括设置成面状的传感器电极群的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传感器的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触控笔及在该触控笔中使用的集成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由电源内置型的位置指示器即主动触控笔(以下,简称作“触控笔”)和具备触摸传感器的电子设备构成的位置检测系统。在这种系统中,为了进行数据的交换或控制的同步,在触控笔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信号的收发。以下,为了区分2种信号,将来自电子设备的信号称作“上行链路信号”,将来自触控笔的信号称作“下行链路信号”。
[0003]触控笔经由在设置于笔尖的电极与构成触摸传感器的一部分的传感器电极群之间形成的静电耦合而接收上行链路信号后,将该上行链路信号通过接收电路而变换为数字信号,由此取得从电子设备供给的数据。例如,通过用户的人体与电子设备的触摸面接触,有时会在用户的人体与传感器电极群之间形成静电耦合。在人体感应出的上行链路信号可能以使人体的电位变化的方式发挥作用。
[0004]也就是说,在将[1]触控笔的基准电位被设定为壳体的电位、[2]是用户把持着触控笔的状态、[3]是在触控笔的电极感应有上行链路信号的状态设为了前提的基础上,在[4]是在人体的接触部位可能感应上行链路信号的状态且[5]触控笔的电极与人体的接触部位之间的相对的位置
·
姿势关系满足特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妨碍上行链路信号的检测的基准电位的晃动会在触控笔的接收电路的接地端出现。其结果,可能引起在触控笔的电极感应出的上行链路信号因该基准电位的晃动而暂时无法检测的状况。
[0005]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上行链路信号暂时无法检测的状态的图。更详细而言,图18(a)示出接收电路1的结构,图18(b)示出在图18(a)的节点4、5处计测的信号电平的时间变化。
[0006]例如,如图18(a)所示,设想在接收电路1的输入端连接电极2并且接收电路1的接地端接地连接壳体3的情况。如从图18(b)所理解的那样,节点5处的GND电位在人体未与触摸面接触的情况下(第1、2位的接收时)保持大致恒定的信号电平。但是,在人体正与触摸面接触的情况下(第3、4位的接收时),节点5处的GND电位根据节点4处的上行链路信号的波形而信号电平变动。其结果,产生第3位的接收不正确地进行而上行链路信号无法检测的现象。
[0007]于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将用于抑制上行链路信号在触控笔的接收电路的接地端出现的取消信号与上行链路信号一并发送的方式进行传感器电极群的驱动控制的传感器控制器。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0914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2]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止步于关于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的电子设备侧的动作进行公开,丝毫未设想在触控笔侧应对。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因在人体感应出的信号为原因而产生的基准电位的晃动而导致在电极感应出的信号暂时无法检测的触控笔及集成电路。
[001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5]第一本专利技术中的触控笔与具备包括设置成面状的传感器电极群的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传感器的电子设备一起使用,具备:壳体,作为基准电位而使用;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不同;第一接收电路,与所述壳体接地连接,且经由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传感器电极群之间形成的静电耦合而接收从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发送信号;第二接收电路,与所述壳体接地连接,且经由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传感器电极群之间形成的静电耦合而接收从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发送信号;及控制电路,对所述第一接收电路及所述第二接收电路进行接收控制。
[0016]第二本专利技术中的集成电路是在触控笔中使用的电路,其中,所述触控笔具备作为基准电位而使用的壳体、第一电极及与所述第一电极不同的第二电极,且与具备包括设置成面状的传感器电极群的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传感器的电子设备一起使用,所述集成电路具备:第一接收电路,与所述壳体接地连接,且经由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传感器电极群之间形成的静电耦合而接收从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发送信号;第二接收电路,与所述壳体接地连接,且经由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传感器电极群之间形成的静电耦合而接收从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发送信号;及控制电路,对所述第一接收电路及所述第二接收电路进行接收控制。
[0017]例如,通过用户的人体与电子设备的触摸面接触,有时会在人体与传感器电极群之间形成静电耦合,在人体的接触部位感应来自电子设备的发送信号。于是,以从与人体的接触部位之间的相对的位置
·
姿势关系不同的第一、第二电极分别输入发送信号的方式,分别设置接收在第一电极感应出的信号的第一接收电路和接收在第二电极感应出的信号的第二接收电路。
[0018]并且,通过使第一接收电路及第二接收电路与共用的作为基准电位的壳体接地连接,能够将在人体感应出的信号为原因而产生的基准电位的晃动对各接收电路造成的影响度在空间或时间上错开。由此,“即使因触控笔的电极与人体的接触部位之间的微妙的平衡而一方的接收电路局部地且突发地没发挥功能,另一方的接收电路也按照计划发挥功能”的可能性变高,能够抑制因上述的基准电位的晃动而导致在电极感应出的信号暂时无法检测。
[0019]第三本专利技术中的触控笔与具备包括设置成面状的传感器电极群的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传感器的电子设备一起使用,具备:壳体,作为基准电位而使用;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不同;接收电路,经由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传感器电极群之间及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传感器电极群之间形成的静电耦合而分别接收从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发送信号,构成为包括第一放大电路和与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相独立的第二放大电路,所述第一放大电路与所述壳体接地连接且使在所述第一电极感应出的信号放大,所述第二放大电
路与所述壳体接地连接且使在所述第二电极感应出的信号放大;及控制电路,对所述接收电路进行接收控制。
[0020]第四本专利技术中的集成电路是在触控笔中使用的电路,其中,所述触控笔具备作为基准电位而使用的壳体、第一电极及与所述第一电极不同的第二电极,且与具备包括设置成面状的传感器电极群的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传感器的电子设备一起使用,所述集成电路具备:接收电路,经由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传感器电极群之间及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传感器电极群之间形成的静电耦合而分别接收从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发送信号,构成为包括第一放大电路和与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相独立的第二放大电路,所述第一放大电路与所述壳体接地连接且使在所述第一电极感应出的信号放大,所述第二放大电路与所述壳体接地连接且使在所述第二电极感应出的信号放大;及控制电路,对所述接收电路进行接收控制。
[0021]例如,通过用户的人体与电子设备的触摸面接触,有时会在人体与传感器电极群之间形成静电耦合,在人体的接触部位感应来自电子设备的发送信号。于是,以从与人体的接触部位之间的相对的位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笔,与电子设备一起使用,该电子设备具备包括设置成面状的传感器电极群的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作为基准电位而使用;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不同;第一接收电路,与所述壳体接地连接,且经由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传感器电极群之间形成的静电耦合而接收从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发送信号;第二接收电路,与所述壳体接地连接,且经由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传感器电极群之间形成的静电耦合而接收从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发送信号;及控制电路,对所述第一接收电路及所述第二接收电路进行接收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电路包括与所述壳体接地连接且使在所述第一电极感应出的信号放大的第一放大电路,所述第二接收电路包括与所述壳体接地连接且使在所述第二电极感应出的信号放大的第二放大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电路还包括第一检测电路,该第一检测电路通过从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输出的第一放大信号或处理该第一放大信号而得到的第一已处理信号和与所述发送信号对应的比较图案之间的相关运算来检测所述发送信号所表示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二接收电路还包括第二检测电路,该第二检测电路通过从所述第二放大电路输出的第二放大信号或处理该第二放大信号而得到的第二已处理信号和与所述发送信号对应的比较图案之间的相关运算来检测所述发送信号所表示的第二数据,所述控制电路从所述第一接收电路取得所述第一数据,并且从所述第二接收电路取得所述第二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在能够从所述第一接收电路取得所述第一数据的期间,使用所述第一数据来进行数据处理,所述控制电路在无法从所述第一接收电路取得所述第一数据的期间,使用从所述第二接收电路取得的所述第二数据来进行数据处理。5.一种触控笔,与电子设备一起使用,该电子设备具备包括设置成面状的传感器电极群的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作为基准电位而使用;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不同;接收电路,经由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传感器电极群之间及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传感器电极群之间形成的静电耦合而分别接收从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发送信号,构成为包括第一放大电路和与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相独立的第二放大电路,所述第一放大电路与所述壳体
接地连接且使在所述第一电极感应出的信号放大,所述第二放大电路与所述壳体接地连接且使在所述第二电极感应出的信号放大;及控制电路,对所述接收电路进行接收控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电路还具备:合成电路,将从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输出的第一放大信号和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本雅之久野晴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和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