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延军专利>正文

一种能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7925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包括第一弧板,两个所述第一弧板的后端面均固接有智能电表,所述智能电表的上下两侧左右均安装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方架、直杆、短板、第一弹簧、圆杆、槽板和把手,所述方架的底部与智能电表的顶部左侧相固接。通过卡接机构第一弹簧对短板的弹力支撑,配合直杆在方架内壁移动,使直杆对连接板和电表实现固定,改变了螺栓固定的形式,便于安装,节省时间,便于拆卸,实现了第二种固定方法,保证了正常安装,确保了正常使用,保证了电表正常拆卸安装,确保了正常使用,使用方便,避免了连接导线与外界设备摩擦,防止了内部线芯漏出,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实用性,便于推广。便于推广。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表
,具体为一种能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
[0003]现有的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在使用时,固定麻烦,采用多个螺栓进行固定,浪费时间,且不便于拆卸,并且原有螺栓固定形式单一,损坏后将无法进行安装,造成无法使用,需要更换提高成本,而且螺栓连接口容易损坏,导致螺栓无法拧动,造成电表无法拆卸,影响正常使用使用,同时连接导线,没有保护,容易与外界设备摩擦,长时间造成线芯漏出,缩短了使用寿命,降低了实用性,不符合现代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在使用时,固定麻烦,采用多个螺栓进行固定,浪费时间,且不便于拆卸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包括第一弧板,两个所述第一弧板的后端面均固接有智能电表,所述智能电表的上下两侧左右均安装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方架、直杆、短板、第一弹簧、圆杆、槽板和把手;所述方架的底部与智能电表的顶部左侧相固接,所述方架的内壁左右两侧与直杆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直杆的外壁与短板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短板的外壁与方架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直杆的外壁与第一弹簧的内壁相套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方架的内壁左侧和短板的左侧相固接,所述直杆的正面左侧与圆杆的后端面相固接,所述圆杆的外壁与槽板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槽板的顶部与把手的底部相固接。
[0006]优选的,多个所述槽板的正面底部转动相连有横板,多个所述横板的内侧分别与智能电表的左右两侧上下相固接。
[0007]优选的,所述方架、直杆、短板和第一弹簧组成伸缩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智能电表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凹板,两个所述凹板的内部均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凸轮、凹轮、螺纹杆、曲块、竖杆、弯板和直板;所述凸轮的内壁与凹板的顶部右侧转动相连,所述凸轮的底部与凹轮的顶部啮合相连,所述凹轮的内壁与螺纹杆的外壁右侧相固接,所述螺纹杆的右侧与凹板的内壁右侧转动相连,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左侧与曲块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曲块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竖杆的内侧相固接,两个所述竖杆的外侧分别与凹板的内壁上下两侧滑动卡接,所述曲块的上
下两侧分别与弯板的内侧相贴合,两个所述弯板的正面分别与直板的后端面内侧转动相连,两个所述直板的外侧分别与凹板的内壁上下两侧相固接。
[0009]优选的,所述螺纹杆、曲块、竖杆和凹板组成平移机构。
[0010]优选的,所述智能电表的上下两侧均加工有凹槽,所述智能电表的正面安装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齿轮、齿条、凸板、薄板、第二弹簧和第二弧板所述齿轮的内壁与智能电表的正面转动相连,所述齿轮的上下两侧分别与齿条的内壁啮合相连,两个所述齿条的外侧分别与凸板的内侧相固接,两个所述凸板的后端面分别与薄板的正面相固接,两个所述薄板的外壁分别与凹槽的内壁滑动卡接,两个所述薄板的外侧分别与第二弹簧的内侧相固接,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外侧分别与凹槽的内壁相固接,两个所述齿条的外侧分别与第二弧板的内侧相固接。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弧板的外侧分别与两个第一弧板的内侧相贴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能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通过卡接机构第一弹簧对短板的弹力支撑,配合直杆在方架内壁移动,使直杆对连接板和电表实现固定,改变了螺栓固定的形式,便于安装,节省时间,便于拆卸;通过固定机构凸轮带动凹轮转动使螺纹杆转动,带动曲块配合竖杆向外侧移动,从而对弯板挤压转动,使上下两侧弯板对连接块抵紧固定,实现了第二种固定方法,保证了正常安装,确保了正常使用;通过卡接机构和固定机构的配合,两种固定形式,改变了螺栓固定形式,消除连接口损坏的问题,保证了电表正常拆卸安装,确保了正常使用,使用方便;通过控制机构薄板在凹槽内壁左右滑动,配合凸板带动齿条左右移动,带动第二弧板与第一弧板形成包裹保护,避免了连接导线与外界设备摩擦,防止了内部线芯漏出,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实用性,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方架、直杆和短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智能电表、凹板和螺纹杆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凹板、凸轮和凹轮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齿轮、齿条和凸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凸板、薄板和第二弹簧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第一弧板,2、卡接机构,201、方架,202、直杆,203、短板,204、第一弹簧,205、圆杆,206、槽板,207、把手,3、固定机构,301、凸轮,302、凹轮,303、螺纹杆,304、曲块,305、竖杆,306、弯板,307、直板,4、控制机构,401、齿轮,402、齿条,403、凸板,404、薄板,405、第二弹簧,406、第二弧板,5、智能电表,6、横板,7、凹板,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能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包括第一弧板1,两个第一弧板1的后端面均固接有智能电表5,智能电表5的型号为Z9-401,智能电表5的上下两侧左右均安装有卡接机构2,卡接机构2包括方架201、直杆202、短板203、第一弹簧204、圆杆205、槽板206和把手207,方架201的底部与智能电表5的顶部左侧相固接,方架201的内壁左右两侧与直杆202外壁间隙配合,直杆202受力通过方架201内壁左右移动,直杆202的外壁与短板203的内壁相固接,短板203的外壁与方架201的内壁滑动卡接,短板203受力通过方架201内壁左右滑动,直杆202的外壁与第一弹簧204的内壁相套接,第一弹簧204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方架201的内壁左侧和短板203的左侧相固接,直杆202受力移动后通过第一弹簧204进行回弹,直杆202的正面左侧与圆杆205的后端面相固接,圆杆205的外壁与槽板206的内壁滑动卡接,圆杆205受力通过槽板206内壁上下滑动,槽板206的顶部与把手207的底部相固接,把手207便于转动槽板206;通过卡接机构第一弹簧对短板的弹力支撑,配合直杆在方架内壁移动,使直杆对连接板和电表实现固定,改变了螺栓固定的形式,便于安装,节省时间,便于拆卸。
[0017]多个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包括第一弧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弧板(1)的后端面均固接有智能电表(5),所述智能电表(5)的上下两侧左右均安装有卡接机构(2);所述卡接机构(2)包括方架(201)、直杆(202)、短板(203)、第一弹簧(204)、圆杆(205)、槽板(206)和把手(207);所述方架(201)的底部与智能电表(5)的顶部左侧相固接,所述方架(201)的内壁左右两侧与直杆(202)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直杆(202)的外壁与短板(203)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短板(203)的外壁与方架(201)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直杆(202)的外壁与第一弹簧(204)的内壁相套接,所述第一弹簧(204)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方架(201)的内壁左侧和短板(203)的左侧相固接,所述直杆(202)的正面左侧与圆杆(205)的后端面相固接,所述圆杆(205)的外壁与槽板(206)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槽板(206)的顶部与把手(207)的底部相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槽板(206)的正面底部转动相连有横板(6),多个所述横板(6)的内侧分别与智能电表(5)的左右两侧上下相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架(201)、直杆(202)、短板(203)和第一弹簧(204)组成伸缩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表(5)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凹板(7),两个所述凹板(7)的内部均安装有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凸轮(301)、凹轮(302)、螺纹杆(303)、曲块(304)、竖杆(305)、弯板(306)和直板(307);所述凸轮(301)的内壁与凹板(7)的顶部右侧转动相连,所述凸轮(301)的底部与凹轮(302)的顶部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H零二B一零三
申请(专利权)人:刘延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