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汽阻高耐压紧凑型热网凝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786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8
一种低汽阻高耐压紧凑型热网凝汽器,它涉及一种凝汽器,具体涉及一种低汽阻热高耐压紧凑型热网凝汽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凝汽器无法满足空冷机组热网改造时对凝汽器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凝汽器下部、凝汽器管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喉部组件、前水室组件和后水室组件,凝汽器下部与所述喉部组件的一侧连接,前水室组件与凝汽器下部的前端连接,后水室组件与凝汽器下部的后端连接。依据热网凝汽器的特殊性,合理设置各部件的结构,达到低汽阻、高耐压、紧凑型的目的,满足热网改造时对凝汽器的特殊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行业领域。域。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汽阻高耐压紧凑型热网凝汽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凝汽器,具体涉及一种低汽阻高耐压紧凑型热网凝汽器,属于电力行业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电厂在推进节能降耗的过程中,对余热利用尤为重视,热网改造时,将供暖期的热网回水作为凝汽器的冷却水源,用汽轮机的乏汽加热到预定温度,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这种凝汽器区别于以往循环水做冷却水源的凝汽器,称为热网凝汽器。对于空冷机组,一般需新增一台至多台热网凝汽器。热网凝汽器较普通凝汽器,具有以下特殊性:乏汽引出管道长,汽阻大;热网回水作为冷却水源,水侧设计压力高;电厂现场改造可利用空间小,凝汽器外形需紧凑。基于以上热网凝汽器的特殊性,电厂急需一种低汽阻高耐压紧凑型热网凝汽器,以满足热网改造时的对凝汽器的特殊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本技术为解决现有凝汽器无法满足空冷机组热网改造时对凝汽器要求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低汽阻高耐压紧凑型热网凝汽器。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凝汽器下部、凝汽器管束;本技术包括喉部组件、前水室组件和后水室组件,凝汽器下部与所述喉部组件的一侧连接,所述前水室组件与凝汽器下部的前端连接,所述后水室组件与凝汽器下部的后端连接,凝汽器管束的一端与前水室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后水室组件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喉部组件包括汽轮机乏汽引出管道和凝汽器喉部,凝汽器喉部与凝汽器下部的一侧连接,汽轮机乏汽引出管道安装在凝汽器喉部的外侧,凝汽器喉部的高度为700~1000mm。
[0006]进一步的,所述后水室组件包括凝汽器管板和后水室,后水室通过凝汽器管板与凝汽器下部的后端连接,后水室是三段圆弧水室,且后水室与凝汽器管板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0007]进一步的,所述前水室组件包括凝汽器管板和前水室,前水室通过凝汽器管板与凝汽器喉部的前端连接,前水室是三段圆弧水室,且前水室与凝汽器管板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0008]进一步的,所述前水室组件还包括分隔板、热网回水进口和热网回水出口,热网回水进口和热网回水出口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前水室上,分隔板将热网回水进口和热网回水出口完全隔开,热网回水进口、热网回水出口与外部热网回水管道采用焊接连接。
[0009]进一步的,普通凝汽器的两个分开的管束合并为一个紧凑型管束设置在凝汽器下部,一个紧凑型管束与一个前水室、一个后水室组成热网水单进单出型凝汽器,热网回水依次流经热网回水进口、前水室下部、管束下部、后水室、管束上部、前水室上部、热网回水出口。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缩短喉部高度,喉部内部支撑采取壳体板加强肋和少数支撑管的方式,有效的降低了凝汽器汽阻。经流场软件分析和工程实践,喉部高度一般设置成700~1000mm,降低汽阻效果较好且不影响乏汽有效散开;前水室、后水室采用承压能力较高的三段圆弧水室,前水室、后水室与管板采用焊接连接,热网回水进口、热网回水出口与外部热网回水管道采用焊接连接,保证前水室、后水室能适应热网回水较高的设计压力;普通凝汽器的两个分开的管束合并为一个紧凑型管束设置在凝汽器下部,一个紧凑型管束与一个前水室、一个后水室组成热网水单进单出型凝汽器,减小了凝汽器断面尺寸,方便热网凝汽器在电厂现场的布置。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低汽阻高耐压紧凑型热网凝汽器,它包括凝汽器下部1-8、凝汽器管束1-9;本实施方式还包括喉部组件、前水室组件和后水室组件,凝汽器下部1-8与所述喉部组件的一侧连接,所述前水室组件与凝汽器下部1-8的前端连接,所述后水室组件与凝汽器下部1-8的后端连接,凝汽器管束1-9的一端与前水室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后水室组件连接。
[0014]空冷机组进行热网改造时,从排汽管道打孔抽汽,经过一段管道引致新增的热网凝汽器喉部,乏汽经喉部扩散,进入凝汽器管束区进行换热凝结。乏汽在进入凝汽器之前的管道里具有沿程阻力损失,进入凝汽器喉部后,喉部内部的支撑管对乏汽也有一定的汽阻。常规凝汽器喉部由于低加及减温减压器等布置需要,高度一般为3~4米,内部采用井字形支撑管支撑,汽阻较大且占地空间大。此次热网凝汽器采用缩短喉部高度,喉部内部支撑采取壳体板加强肋和少数支撑管的方式,有效的降低了凝汽器汽阻。经流场软件分析和工程实践,喉部高度一般设置成700~1000mm,降低汽阻效果较好且不影响乏汽有效散开。
[0015]热网凝汽器采用热网回水作为冷却水源,水侧设计压力偏高。普通凝汽器设计压力一般不大于0.6MPa,热网凝汽器水侧设计压力一般大于1MPa。因此,前水室、后水室采用全焊接结构,即前水室、后水室与管板焊接连接,热网回水进口、热网回水出口与外部热网回水管道采用焊接连接,水室外形采用承压能力较高的三段圆弧水室。
[0016]电厂现场改造可利用空间小,新增的热网凝汽器断面尺寸应尽量减小。因此,取消以往冷却水双进双出的结构,采用冷却水单进单出的结构,即1个前水室、1个后水室,管束布置在凝汽器下部,普通凝汽器的两个分开的管束合并为一个紧凑型管束。有效简化了结构,减小了凝汽器的断面尺寸。
[0017]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低汽阻高耐压紧凑型热网凝汽器的所述喉部组件包括汽轮机乏汽引出管道1-1和凝汽器喉部1-2,凝汽器喉部1-2与凝汽器下部1-8的一侧连接,汽轮机乏汽引出管道1-1安装在凝汽器喉部1-2的外侧,凝汽器喉部1-2的高度为700~1000mm。将凝汽器喉部1-2的高度设置为700~1000mm,可以降低汽阻效果,且不影响乏汽有效散开。
[0018]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9]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低汽阻高耐压紧凑型热网凝汽器的所述后水室组件包括凝汽器管板1-3和后水室1-5,后水室1-5通过凝汽器管板1-3与凝汽器下部1-8的后端连接,后水室1-5是三段圆弧水室,且后水室1-5与凝汽器管板1-3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后水室1-5采用全焊接的三段圆弧水室可以提高承压能力。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0]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低汽阻高耐压紧凑型热网凝汽器的所述前水室组件包括凝汽器管板1-3和前水室1-4,前水室1-4通过凝汽器管板1-3与凝汽器喉部1-2的前端连接,前水室1-4是三段圆弧水室,且前水室1-4与凝汽器管板1-3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前水室1-4采用全焊接的三段圆弧水室可以提高承压能力。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1]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低汽阻高耐压紧凑型热网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汽阻高耐压紧凑型热网凝汽器,它包括凝汽器下部(1-8)和凝汽器管束(1-9);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低汽阻高耐压紧凑型热网凝汽器还包括喉部组件、前水室组件和后水室组件,凝汽器下部(1-8)与所述喉部组件的一侧连接,所述前水室组件与凝汽器下部(1-8)的前端连接,所述后水室组件与凝汽器下部(1-8)的后端连接,凝汽器管束(1-9)的一端与所述前水室组件连接,凝汽器管束(1-9)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水室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汽阻高耐压紧凑型热网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喉部组件包括汽轮机乏汽引出管道(1-1)和凝汽器喉部(1-2),凝汽器喉部(1-2)与凝汽器下部(1-8)的一侧连接,汽轮机乏汽引出管道(1-1)安装在凝汽器喉部(1-2)的外侧,凝汽器喉部(1-2)的高度为700~10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汽阻高耐压紧凑型热网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水室组件包括凝汽器管板(1-3)和后水室(1-5),后水室(1-5)通过凝汽器管板(1-3)与凝汽器下部(1-8)的后端连接,后水室(1-5)是三段圆弧水室,且后水室(1-5)与凝汽器管板(1-3)采用焊接的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阳王晋一汤国旺王健耿建华崔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