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777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贴合于显示面板上的触控层;触控层包括:绝缘层,位于显示面板的一侧;触控电极层,位于绝缘层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堤坝,围绕绝缘层设置,并与绝缘层抵接。在堤坝的隔绝作用下,将绝缘层限制在了堤坝所形成的固定区域,在对母板切割过程中,不会切割到绝缘层,从而避免了绝缘层因切割出现裂纹的情况,降低了触控层的触控功能失效的风险。能失效的风险。能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触控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柔性触控显示面板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爱。
[0003]触控显示面板通常包括触控电极,通过触控电极实现触控操作,为了避免触控电极短路,通常采用无机层来绝缘触控电极。但是现有技术中,无机层经常会出现裂纹,在触控显示面板多次弯折后,容易导致无机层断裂,造成触控功能失效,严重影响触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切割触控显示面板时无机层出现裂纹导致触控功能失效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贴合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触控层,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
[0006]所述触控层包括:
[0007]绝缘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0008]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0009]堤坝,围绕所述绝缘层设置,并与所述绝缘层抵接。
[0010]可选地,所述堤坝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
[0011]可选地,所述有机材料包括聚酰亚胺、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可选地,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上,所述堤坝包括第一堤坝,所述第一堤坝围绕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并且沿所述触控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堤坝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
[0013]可选地,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
[0014]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连接桥电连接,沿第二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并且均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方向垂直;
[0015]所述触控层还包括第二保护层,所述绝缘层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所述连接桥、第二保护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且同层设置;
[0016]所述堤坝还包括第二堤坝,所述第二堤坝围绕所述第二保护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
设置,并且沿所述触控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堤坝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
[0017]可选地,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
[0018]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连接桥电连接,沿第二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并且均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方向垂直;
[0019]所述触控层还包括第二保护层,所述绝缘层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二保护层、第二绝缘层和所述连接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且同层设置;
[0020]所述堤坝还包括第二堤坝,所述第二堤坝围绕所述第二保护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并且沿所述触控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堤坝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
[0021]可选地,所述堤坝还包括第三堤坝,所述第三堤坝围绕所述第二堤坝设置,沿所述触控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三堤坝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堤坝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
[0022]可选地,所述第一堤坝和所述第二堤坝为一体结构。
[0023]可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均包括有机胶层。
[002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贴合于显示面板上的触控层,触控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绝缘层、触控电极层和堤坝,堤坝围绕绝缘层设置,并与绝缘层抵接,在堤坝的隔绝作用下,将绝缘层限制在了堤坝所形成的固定区域,在对母板切割过程中,不会切割到绝缘层,从而避免了绝缘层因切割出现裂纹的情况,降低了触控层的触控功能失效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0028]图3为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沿切割线AA

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图5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沿切割线BB

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7]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无机层存在裂纹,在进行弯折性试验时容易出现无机层断裂的现象,从而影响触控效果。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导电层905、保护层903和第二导电层906层叠设置在显示面板901上,在刻蚀第二导电层906时,由于保护层903的存在,会在保护层903上形成金属刻蚀残留,造成第二导电层906与保护层903之间形成短路,因此在第二保护层906与保护层904之间增加无机层904,使得第二保护层906与保护层903不接触,从而起到防止因金属刻蚀残留导致短路的作用。示例性地,第二导电层906的材料通常为Ti/Al/Ti,保护层903中的水汽会与第二导电层906中的Ti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钛,从而造成金属刻蚀残留。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针对外挂式(on-cell)触控显示面板,触控层是贴合在显示面板上的,在制作触控显示面板的时候,现有技术都是在一张较大的母板上制作多个触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贴合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触控层,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触控层包括:绝缘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堤坝,围绕所述绝缘层设置,并与所述绝缘层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上,所述堤坝包括第一堤坝,所述第一堤坝围绕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并且沿所述触控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堤坝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最远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连接桥电连接,沿第二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并且均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方向垂直;所述触控层还包括第二保护层,所述绝缘层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所述连接桥、第二保护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且同层设置;所述堤坝还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