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摇头机构及塔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766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底座、摇头机构及塔扇,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贯穿开设有用于穿设电源线的通孔;护盖,所述护盖与所述座体连接且位于所述通孔的其中一端,所述护盖在所述通孔所在平面的投影覆盖所述通孔的至少部分,所述护盖上形成用于穿出所述电源线的开口。上述底座、摇头机构及塔扇,护盖在通孔所在平面的投影覆盖通孔的至少部分,即为护盖可以遮蔽通孔的至少部分,起到了一定遮蔽电源线的功能,对用户拉扯电源线造成了干扰,减少了人为拉扯电源线情况的发生。电源线情况的发生。电源线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座、摇头机构及塔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底座、摇头机构及塔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各种电器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其中塔扇作为一种送风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0003]塔扇又名对流扇,塔扇在工作时,风轮转动,形成气流,最后经过内部导风壁将风力传送出去。
[0004]出于塔扇的安全考虑,要求外漏的电源线不能强行推入机体内,且不能人为拉扯损坏电源线,以免损坏机体内连线,导致塔扇损坏。但是传统塔扇,由于外漏的电源线较为明显,则易于造成人为拉扯电源线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塔扇易于造成人为拉扯电源线情况发生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减少人为拉扯电源线情况的底座、摇头机构及塔扇。
[0006]一种底座,所述底座包括:
[0007]座体,所述座体上贯穿开设有用于穿设电源线的通孔;
[0008]护盖,所述护盖与所述座体连接且位于所述通孔的其中一端,所述护盖在所述通孔所在平面的投影覆盖所述通孔的至少部分,所述护盖上形成用于穿出所述电源线的开口。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盖内具有连通于所述通孔与所述开口之间的过线空间。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盖包括围设部及遮蔽部,所述围设部与所述座体连接且围设于所述通孔的周缘外,所述遮蔽部与所述围设部固定连接,所述遮蔽部在所述通孔所在平面的投影覆盖所述通孔的至少部分;
[0011]其中,所述围设部与所述遮蔽部共同界定形成所述过线空间。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蔽部在所述通孔所在平面的投影覆盖所述通孔的全部。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围设部上。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蔽部包括连接部及盖板,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围设部远离所述座体的一端的内侧连接,且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围设部朝向远离所述座体的一端延伸,所述盖板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座体的一端连接且在所述通孔所述平面的投影覆盖所述通孔的至少部分。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托线部,所述托线部凸设于所述通孔靠近所述护盖的一端的内壁上;
[0016]其中,所述托线部的内侧形成有用于限制所述电源线的限位槽。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夹线机构,所述夹线机构与所述座体设有所述护盖的一侧连接,且与所述座体之间形成用于夹线的夹持空间。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线机构包括夹线板及调节件,所述夹线板与所述座体之间形成所述夹持空间,所述调节件穿设于所述夹线板及所述座体以调节所述夹持空间的大小。
[0019]一种摇头机构,包括支架、动力机构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底座,所述支架装配于所述底座的所述背离所述护盖的一侧,所述动力机构装配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底座运动。
[0020]一种塔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摇头机构。
[0021]上述底座、摇头机构及塔扇,护盖在通孔所在平面的投影覆盖通孔的至少部分,即为护盖可以遮蔽通孔的至少部分,起到了一定遮蔽电源线的功能,对用户拉扯电源线造成了干扰,减少了人为拉扯电源线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摇头机构的装配图;
[0023]图2为图1中所示的摇头机构的爆炸图;
[0024]图3为图1中所示的摇头机构的底座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0025]图4为图3中所示底座的仰视图;
[0026]图5为图1中所示的摇头机构的底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0027]100、摇头机构;10、底座;11、座体;111、通孔;12、护盖;121、开口;122、围设部;123、遮蔽部;1231、连接部;1232、盖板;13、托线部;131、限位槽;14、夹线机构;141、夹线板;142、调节件;15、摇杆;16、引导部;20、支架;21、弧形槽;22、第二动力机构;221、驱动单元;222、传动单元;2221、曲柄;2222、连杆;200、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
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4]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塔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座体(11),所述座体(11)上贯穿开设有用于穿设电源线(200)的通孔(111);护盖(12),所述护盖(12)与所述座体(11)连接且位于所述通孔(111)的其中一端,所述护盖(12)在所述通孔(111)所在平面的投影覆盖所述通孔(111)的至少部分,所述护盖(12)上形成用于穿出所述电源线(200)的开口(1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盖(12)内具有连通于所述通孔(111)与所述开口(121)之间的过线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盖(12)包括围设部(122)及遮蔽部(123),所述围设部(122)与所述座体(11)连接且围设于所述通孔(111)的周缘外,所述遮蔽部(123)与所述围设部(122)固定连接,所述遮蔽部(123)在所述通孔(111)所在平面的投影覆盖所述通孔(111)的至少部分;其中,所述围设部(122)与所述遮蔽部(123)共同界定形成所述过线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部(123)在所述通孔(111)所在平面的投影覆盖所述通孔(111)的全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21)形成于所述围设部(122)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部(123)包括连接部(1231)及盖板(1232),所述连接部(1231)与所述围设部(122)远离所述座体(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余良张林陈绍华刘哲赵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