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头巾的仿真丝涤纶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729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头巾的仿真丝涤纶面料,包括涤纶基料、收束带,所述涤纶基料的一侧表面横向固定设置有条形状第一弹力带,所述涤纶基料远离第一弹力带一侧表面横向固定设置有第二弹力带,所述第二弹力带与第一弹力带之间的涤纶基料侧面对称固定设置有防油面料层,所述收束带固定设置在第二弹力带远离涤纶基料一侧表面,所述收束带远离第二弹力带一侧表面两端中部分别开设有V形收缩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涤纶基料侧面设置弹力带,能够满足头巾佩戴舒适性需求的同时适用不同头围使用者,且收缩口的设计能够极大程度地方便捆扎操作,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头巾的仿真丝涤纶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头巾面料
,具体是一种用于头巾的仿真丝涤纶面料。

技术介绍

[0002]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专利技术,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现有的用于头巾制作的面料多为平整性布料,在佩戴时需反复测试并手动调整系口位置,且头巾两端的延展性较差,难以满足舒适佩戴需求,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头巾的仿真丝涤纶面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头巾的仿真丝涤纶面料,包括涤纶基料、收束带,所述涤纶基料的一侧表面横向固定设置有条形状第一弹力带,所述涤纶基料远离第一弹力带一侧表面横向固定设置有第二弹力带,所述第二弹力带与第一弹力带之间的涤纶基料侧面对称固定设置有防油面料层,所述收束带固定设置在第二弹力带远离涤纶基料一侧表面,所述收束带远离第二弹力带一侧表面两端中部分别开设有V形收缩口。
[0005]优选的,所述涤纶基料由聚酯经纬纺线缩聚成的合成纤维编织而成。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弹力带、第二弹力带均为针织松紧带且为锦纶弹力丝材质,所述第一弹力带、第二弹力带分别与涤纶基料整合成一个整体。
[0007]优选的,所述防油面料层由三防助剂经汗氟聚合物浸轧整理与层并用工艺与涤纶基料整合成一个整体。
[0008]优选的,所述收束带的剖切面为凹字型结构且与涤纶基料材质相同,所述收束带经第二弹力带与涤纶基料整合成一个整体。
[0009]优选的,所述收束带两端的收缩口合并形成蝴蝶状系扣。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在涤纶基料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第一弹力带、第二弹力带,收束带远离第二弹力带一侧表面两端分别开设有V形收缩口,弹力带能够满足头巾佩戴舒适性需求的同时适用不同头围使用者,且收缩口的设计能够极大程度地方便捆扎操作,使用效果好。
[0012]2、在第二弹力带与第一弹力带之间的涤纶基料侧面对称设有防油面料层,能够有效避免长时间佩戴后头油气味影响头巾的佩戴性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剖视图。
[0017]图中:1、涤纶基料;2、收束带;3、第一弹力带;4、第二弹力带;5、防油面料层;6、收缩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头巾的仿真丝涤纶面料,包括涤纶基料1、收束带2,涤纶基料1的一侧表面横向固定设置有条形状第一弹力带3,涤纶基料1远离第一弹力带3一侧表面横向固定设置有第二弹力带4,第二弹力带4与第一弹力带3之间的涤纶基料1侧面对称固定设置有防油面料层5,收束带2固定设置在第二弹力带4远离涤纶基料1一侧表面,收束带2远离第二弹力带4一侧表面两端中部分别开设有V形收缩口6;涤纶基料1由聚酯经纬纺线缩聚成的合成纤维编织而成,增强透气性能;第一弹力带3、第二弹力带4均为针织松紧带且为锦纶弹力丝材质,第一弹力带3、第二弹力带4分别与涤纶基料1整合成一个整体,满足佩戴舒适性需求;防油面料层5由三防助剂经汗氟聚合物浸轧整理与层并用工艺与涤纶基料1整合成一个整体,保证头巾长时间佩戴性能;收束带2的剖切面为凹字型结构且与涤纶基料1材质相同,收束带2经第二弹力带4与涤纶基料1整合成一个整体,方便捆扎操作;收束带2两端的收缩口6合并形成蝴蝶状系扣,满足快速佩戴以及稳定性需求。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头巾带有收束带2的一端置于靠近后脑勺处的头顶,通过第一弹力带3限定头巾的位置,并通过第二弹力带4以及收束带2侧面的收缩口6完成捆扎操作,能够极大程度地方便长发使用者的佩戴操作,且涤纶基料1侧面的防油面料层5能够有效避免长时间佩戴后头油气味影响头巾的佩戴性能,使用效果好。
[00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头巾的仿真丝涤纶面料,包括涤纶基料(1)、收束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基料(1)的一侧表面横向固定设置有条形状第一弹力带(3),所述涤纶基料(1)远离第一弹力带(3)一侧表面横向固定设置有第二弹力带(4),所述第二弹力带(4)与第一弹力带(3)之间的涤纶基料(1)侧面对称固定设置有防油面料层(5),所述收束带(2)固定设置在第二弹力带(4)远离涤纶基料(1)一侧表面,所述收束带(2)远离第二弹力带(4)一侧表面两端中部分别开设有V形收缩口(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头巾的仿真丝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基料(1)由聚酯经纬纺线缩聚成的合成纤维编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头巾的仿真丝涤纶面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佳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鑫鸣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