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咸水灌溉的滨海盐碱地设施番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7238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滨海盐碱地咸水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咸水灌溉的滨海盐碱地设施番茄种植方法,针对盐碱地,在番茄特定生育时期(花期及成熟期),采用滴灌的灌溉方式,利用浓度为3g/L的微咸水进行灌溉,并结合土壤基质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咸水灌溉的滨海盐碱地设施番茄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滨海盐碱地咸水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咸水灌溉的滨海盐碱地设施番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咸水是我国重要的非常规水资源。环渤海是我国经济发达区,也是我国六大蔬菜主产区之一,但该区受淡水资源短缺及土壤盐渍化影响,制约了设施蔬菜发展。如何通过咸水开发利用解决本区域淡水短缺及盐碱地持续利用问题,是该区盐碱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0003]我国咸水利用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主要在我国西北及华北区域,目前集中在小麦、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上。番茄咸水灌溉研究方面,翟红梅(中科院遗传所农业资源中心)等进行了微咸水富氧灌溉对番茄生长、品质的影响研究,在2.0g/L咸水灌溉下,品质得到提升;高若星(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研究了不同浓度灌溉水对设施番茄生长、产量以及果实品质影响,表明适当浓度的盐分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提升,高浓度降低产量及品质。吴蕴玉(河海大学)等采用盐分浓度(1.0、3.0、5.0dS/m)和灌水量(280、320、360mm)组合处理,表明低水高盐处理明显提高了番茄品质指标;黄翠华(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研究了不同生长阶段咸水直灌对樱桃番茄产量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咸水浇灌番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但产量降低。
[0004]番茄是我国设施生产最重要的果蔬之一,具有较强的耐盐特性,适度咸水可提升番茄等果蔬品质、保产增效,但使用不当导致产量及品质大幅下降。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咸水浓度对产量、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缺乏针对性、规范性的咸水安全生产技术,是影响该区设施番茄等果蔬咸水利用的主要原因。依托丰富的盐碱地资源,合理利用地下咸水资源进行设施蔬菜生产,对滨海区高效农业发展及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微咸水灌溉的滨海盐碱地设施番茄种植方法,依托适宜土壤盐分程度的盐碱地,针对番茄特定的生育时期,利用适宜浓度的咸水,采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溉,达到滨海盐碱地设施番茄咸水节水提质生产的目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下边部分调整同前边)一种基于微咸水灌溉的滨海盐碱地番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滨海盐碱区选择耕层土壤含盐量低于3g/kg的区域构建温室,并应在温室内埋设排盐暗管;S2、微咸水调配:基于公式V2/V1=(a/4)-1,将咸水浓度调配至3g/L,其中,a为咸水电导度,采用电导率仪测定,单位(ds/m),V2为淡水体积,V1为咸水体积;S3、滴灌设施备置:
滴灌主管安装后,按番茄种植行铺设1.6cm直径的滴灌管,滴灌管滴头间距20cm,滴头滴量2.0L/h,结合水泵进行滴灌给水;S4、起垄:番茄采用垄上栽培,垄高15-20cm,垄宽55-60cm,垄沟宽60-65cm;S5、栽植:采用双行交错栽植,行距30-35cm,株距35-40cm,番茄移栽苗尽量靠近滴孔位置,缓苗后15天覆盖黑地膜;S6、缓苗水管理:移栽后立即进行淡水滴灌,每天滴灌6小时,连续2天滴灌;S7、不同生长阶段水分管理:在番茄缓苗后至开花前,淡水正常灌溉;开花至做果(第一穗果核桃大小),开始进行调配后的咸水滴灌,滴灌前在中间畦垄滴头正下方埋设负压计,以20cm土壤深处基质势指导灌溉,当负压计读数-10kpa时,开始进行滴灌,每次滴水40min;做果至采收开始,采用淡水常规滴灌;采收开始至拉秧结束,再采用调配好的咸水滴灌,方法同开花做果期;S8、田间管理:番茄做果后,随滴灌施入水溶肥,10-15天一次,番茄4-5穗果打顶,其它按正常田间管理。
[0007]值得注意的是,当地下咸水矿化度高于3g/L时,温室需配备兑水设施,兑水设施可采用地下蓄水池,或采用pvc塑料桶,容积不低于6m3。
[000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针对盐碱地,采用滴灌的灌溉方式,在番茄特定生育时期,利用适宜浓度微咸水,并结合土壤基质势指导频次灌溉,达到番茄不减产,却可节约淡水30%,可溶性固形物提高20%以上,口感大幅提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不但可解决滨海盐碱区淡水匮乏限制果蔬生产的实际问题,在提升果蔬品质同时,也高效利用了盐碱地及微咸水资源,为区域生态农业、质量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可行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0010]1、种植区概况:试验区地处环渤海的唐山新城,土壤为养殖池退养还田地,土壤类型为滨海盐土,土壤盐分以Nacl为主,1m土体平均含盐量20.0g/kg左右,土壤pH值7.4左右,土质黏重,容重1.6g/cm
3-1.8g/cm3,土壤养分养分相对较匮乏,其中有机质3.31 g/kg、碱解氮42.0 mg/kg、速效磷2.61 mg/kg、速效钾251.83 mg/kg;地下水埋深浅,0.8-1.0m,矿化度5g/L以上。
[0011]2、温室建造及原土降盐2018年构建温室,温室长65m,棚室宽8.0m,按棚室长方向等距埋设两根排盐管,埋深60cm,耕层添加秸秆、牛粪及磷石膏等改良剂。在改良后的滨海重盐碱地,土壤0-40cm含盐量3g/kg左右,土壤容重降到1.39-1.45g/cm3,进行设施蔬菜生产。
[0012]3、微咸水调配设施构建
在近棚室区,配套打咸水井一口,井深50m左右,咸水矿化度15g/L左右。在温室东墙内侧设置3个塑料桶,桶直径1.6m、高1.5m,蓄水3.0m3,每个桶口设置咸水及淡水两个进水口,调配后咸水四个浓度水平2、3、5、7g/L(电导率值分别为2.7s/m、4ds/m、6.7ds/m、9.3ds/m),通过桶外标记确定咸淡水体积,按照V2/V1=(a/b)-1,a为咸水原始值,b为调配后咸水电导率值,V2为淡水体积,V1为咸水体积。
[0013]4、微咸水滴灌设施配置灌溉方式采用重力式滴灌,5个圆形卧式水桶放在距离地面2.0m高处。水桶净高0.6m,水桶容积为280L。采用750W自吸泵,分别进行调配后的微咸水注入,另一桶为淡水。滴灌采用4.0cm直径的PE主管、1.6cm直径的滴灌毛管,毛管滴头间距20cm,滴头滴量约2.0L/h。
[0014]5、番茄栽植及处理方法番茄品种为普罗旺斯,2018年7月26日育苗,9月4日移栽。畦垄栽培,单行种植,行长6.0m,垄高15cm,其中垄宽30cm、垄沟宽40cm,移栽株距0.4m。每畦按种植行铺设一根滴灌管。滴灌前在畦垄中间滴头正下方埋设负压计,以20cm土壤深处基质势指导灌溉,基质势有两个水平,分别为-5KPa、-10KPa;灌溉时期分三个时期,分别为开花期(第一穗果开花)、结果初期(第一穗果核桃大小)、成熟期(第一穗果成熟)。共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咸水灌溉的滨海盐碱地设施番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滨海盐碱区选择耕层土壤含盐量低于3g/kg的区域构建温室,并在温室内埋设排盐暗管;S2、微咸水调配:基于公式V2/V1=(a/4)-1,将咸水浓度调配至3g/L,其中,a为咸水电导度,采用电导率仪测定,单位(ds/m),V2为淡水体积,V1为咸水体积;S3、滴灌设施备置:滴灌主管安装后,按番茄种植行铺设1.6cm直径的滴灌管,滴灌管滴头间距20cm,滴头滴量2.0L/h,结合水泵进行滴灌给水;S4、起垄:番茄采用垄上栽培,垄高15-20cm,垄宽55-60cm,垄沟宽60-65cm;S5、栽植:采用双行交错栽植,行距30-35cm,株距35-40cm,番茄移栽苗尽量靠近滴孔位置,缓苗后15天覆盖黑地膜;S6、缓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新王东君姚玉涛孙叶烁丁守鹏丁冯洁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