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721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发端边缘路由器接收到待转发的第一报文时,对所述第一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进行分析;查询本地规则库,根据本地规则库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至少目的地址的第二IP地址转换为对应的第一IP地址,发送出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保持路由的性能和可扩展性的前提下,支持IP地址的拓扑位置和身份标识的双重身份。IP地址的拓扑位置和身份标识的双重身份。IP地址的拓扑位置和身份标识的双重身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第6版),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其地址数量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地址。但是,在现有的TCP/IP体系结构中,IPv6地址更多代表了网络节点的拓扑位置,随着网络环境的切换,设备的IP地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IP地址如果作为设备的身份标识就会带来很大的不固定性,如果保持身份标识对应的IP地址固定,又会导致难以聚合,不能全局路由。
[0003]然而,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规模的迅速扩大,应用的实际场景要求IP地址还应该具有身份标识的双重含义,通常称之为IP地址的语义过载。但是,IP地址语义过载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进入新的网络环境的设备,在不更换作为身份标识的IP地址的前提下,是无法适应拓扑位置的改变。核心路由表项的膨胀又增大了路由更新的频率和通信量,路由收敛变慢,从而严重影响路由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IP地址的拓扑位置和身份标识双重身份无法满足快速路由,体系结构不灵活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发端边缘路由器接收到待转发的第一报文时,对所述第一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进行分析;查询本地规则库,根据本地规则库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至少目的地址的第二IP地址转换为对应的第一IP地址,发送出去。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的进一步改进,通过收端边缘路由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时,根据本地规则库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第一IP地址转换成对应的第二IP 地址,发送给接收终端。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对应的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一致时,跳过地址转换直接发送。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发送终端为新加入的设备,在发送的第一报文中,通过扩展报文头嵌入新设备信息,以告诉对端关于所述发送终端第一IP地址与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发端边缘路由器
侧加入新的设备,如果采用第二IP地址,所述发端边缘路由器则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分配第一IP地址,并将所述第一IP地址与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写入本地规则库。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根据本地规则库查询第一IP地址和对应的第二IP地址映射关系失败时,向公共映射服务发起查询。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IP地址是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分配的,所述第二IP地址是根据设备的管理架构进行分配的。
[001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系统,包括:分析单元,用于通过发端边缘路由器接收到待转发的第一报文时,对所述第一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进行分析;转换单元,用于查询本地规则库,根据本地规则库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至少目的地址的第二IP地址转换为对应的第一IP地址,发送出去。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换单元通过收端边缘路由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时,根据本地规则库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第一IP地址转换成对应的第二IP 地址,发送给接收终端。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换单元在对应的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一致时,跳过地址转换直接发送。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位置与身份分离的思路,分别基于位置和身份的两套IP地址规则,设计过渡的寻址体系结构使之进行衔接,以避免路由表项的膨胀。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保持路由的性能和可扩展性的前提下,支持IP地址的拓扑位置和身份标识的双重身份。
[0016]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流程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架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报文转发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报文转发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报文转发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报文转发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
化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能使用相同的标号或标记,但这些并不代表结构或功能上的绝对联系关系。并且,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第一”、“第二”也并不代表结构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这些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0027]如上所述,IPv6是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地址位数从原来的32位升级到了128位,大大扩展了地址的空间,这样也给众多的物联网设备接入互联网提供了可能。但是,作为新入网的设备而言,通常分配的IP地址是基于设备入网的网络拓扑,并不能完全反映设备自身的编排与内容等信息。本专利技术针对 IP地址的语义过载问题,使用位置和身份分离的思想,在现有的网络架构下设计向上兼容的寻址体系结构,从而保证IP地址的拓扑位置和身份标识双重身份兼得的可扩展环境。
[002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基于IPv6身份识别的寻址方法流程图。具体地,基于IPv6身份识别的寻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通过发端边缘路由器接收到待转发的第一报文时,对所述第一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当发送终端11在向接收终端15发送信息的时候,会通过相应的网络进行信息交互,相应地,会通过网络层的IP路由来实现路径选择。为了提高和保证互联网的性能,互联网中路由设备的路由表项不宜过多,如果大量未经过聚合的IP地址前缀被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发端边缘路由器接收到待转发的第一报文时,对所述第一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进行分析;查询本地规则库,根据本地规则库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至少目的地址的第二IP地址转换为对应的第一IP地址,发送出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收端边缘路由器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时,根据本地规则库将所述第一报文中的第一IP地址转换成对应的第二IP 地址,发送给接收终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应的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一致时,跳过地址转换直接发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终端为新加入的设备,在发送的第一报文中,通过扩展报文头嵌入新设备信息,以告诉对端关于所述发送终端第一IP地址与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v6身份标识的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端边缘路由器侧加入新的设备,如果采用第二IP地址,所述发端边缘路由器则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分配第一IP地址,并将所述第一IP地址与第二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海生张汉卓宋阳李震刘东
申请(专利权)人:网根南京网络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