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士勇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712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包括浮塞,浮塞圆周设有若干浮塞通液槽;所述浮塞上连接与可相对其进行上下活动的闭合件,浮塞下端面上设置有浮腔、并形成连接柱,连接柱上设置有连接通孔;闭合件包括闭合端头、活动浮杆、活动浮盖,活动浮杆穿设在连接通孔中、并与其之间形成通液间隙,所述闭合端头的直径大于连接通孔、且可与连接柱之间形成端面定位抵靠,所述活动浮盖圆周侧面设置有若干浮盖通液槽、同时可与浮塞上端面之间实现匹配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装置具有更好的上升浮力,使输液器在初次输液、以及后续多次更换药液时,都能快速灵敏的浮起、从而实现止液防滴空的功能下保证输液的顺畅。空的功能下保证输液的顺畅。空的功能下保证输液的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液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医疗卫生领域,广泛使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普通输液器不具备输液完成时的自动锁闭装置以防止输液管路内的药液滴空的功能,一旦换药不及时或未及时拔针就会造成药液滴空,血液就会在静脉压的压力下回流到输液管路中,造成病患者的伤害和恐慌;同时血液与空气直接接触会产生凝血,如果继续输液会造成血液再流回到病人静脉血管内,可造成血管内阻塞等问题。再者,输液管路药液滴空则空气大量进入管路中,如果需要换药继续输液,则输液管路中的空气就不易被排除或不易排除干净;因此病人和医护人员必须时刻关注输液是否完成,以便及时换药或拔针,给病人和医护人员带来紧张的压力。
[0003]由于上述原因,市场上出现了用于输液器中防滴空止液功能的结构,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637638U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止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液装置包括一用于插接一止液膜片的中间筒,该中间筒的外围套设一外壳;一设于该外壳上方的顶盖和一设于该外壳下方的底盖,由该外壳、该中间筒、该顶盖以及该底盖形成一空气储囊。
[0004]又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982767U免排气防滴空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滴斗上端与滴管密封连接,密封帽固定于滴斗下端底部,四周有出液流通道,上有凸台,下连出液管,浮塞四周有浮塞药液流通道,下有浮塞杆,浮塞杆插入密封帽上部的凸台中,并紧密连接,浮塞药液流通道与密封帽四周的出液流 通道相通;浮塞外径小于滴斗内腔,材质的密度小于药液的密度。
[0005]上述的专利结构在药液输完以后具有将输液管关闭、防止发生滴空进入空气的功能效果,但是却存在以下缺陷:一、由于现有结构的防滴空止液装置的浮力较小、导致在输液需要浮起时反应不够灵敏,从而影响输液;二、往往病人在输液时不是单独的一瓶输液,而且在实现止液防滴空时是将输液管堵住、堵住贴合的面积较大,这样在初次输液需要浮起以及关闭后再次浮起时需要的浮力也相对较大,因此在刚开始输液会因浮起不灵敏而影响输液、以及后阶段更换药液再输液时会因浮力不足而影响继续输液或发生无法再次输液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包括浮塞,浮塞圆周设有若干浮塞通液槽,所述浮塞上连接与可相对其进行上下活动的闭合件,所述浮塞下端面上设置有浮腔、并形成连接柱,连接柱上设置有使浮腔与浮塞上端面相通的连接通孔;所述闭合件包括闭合端头、活动浮杆、活动浮盖,所述活动浮杆穿设在
连接通孔中、并与其之间形成通液间隙,活动浮杆下端与闭合端头连接、上端与活动浮盖连接,所述闭合端头的直径大于连接通孔、且可与连接柱之间形成端面定位抵靠,所述活动浮盖圆周侧面设置有若干浮盖通液槽、同时可与浮塞上端面之间实现匹配贴合。
[0008]在上述的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中,所述浮腔内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通液孔,通液孔贯通至浮塞上端面且与活动浮盖对应。
[0009]在上述的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中,所述闭合端头的自由端设置为半球状。
[0010]在上述的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中,所述闭合端头的自由端设置为平面状。
[0011]在上述的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中,所述闭合端头的端部设置有密封膜套。
[0012]在上述的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中,所述闭合端头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安装槽,所述密封膜套包括为一体结构的密封部、固定部,密封膜套的密封部与闭合端头的端部形成贴合,固定部连接在固定安装槽处、与闭合件形成连接。
[0013]在上述的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中,所述浮塞上端面设置为上凸的弧度状,活动浮盖与浮塞对应的上端面设置有可与其匹配贴合上凹弧度状。
[0014]在上述的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中,所述闭合件与连接柱之间形成端面定位抵靠、闭合件的端部依然伸出浮腔外。
[0015]在上述的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中,所述活动浮杆与活动浮盖为一体结构。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配合使用于输液器的滴斗中,是靠闭合件的闭合端头将滴斗的输液口堵住,在药液流入滴斗中时,药液可进入至浮塞的浮腔中,使浮塞产生对闭合件向上的浮力,同时进入浮腔中的部分药液也会经过通液间隙、通液孔作用在活动浮盖上,从而使活动浮盖产生对闭合件向上的浮力、并可使其向上相对于浮塞运动;先是浮塞向上的浮力作用在闭合件上、然后是闭合件中上产生的浮力紧着着作用在闭合件上,两者前后紧接着对闭合件产生向上的浮力,从而使输液器在初次输液、以及后续多次更换药液时,闭合件都能快速灵敏的浮起,从而实现止液防滴空的功能下保证输液的顺畅。
[0017]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图(闭合端头自由端设置为半球状);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图(闭合端头自由端设置为平面状);图3是图1所示结构与滴斗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结构与滴斗配合使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
[0020]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包括浮塞1,浮塞1圆周设有若干浮塞通液槽2,所述浮塞1上连接与可相对其进行上下活动的闭合件3,所述浮塞1下端面上设置有浮腔4、并形成连接柱5,连接柱5上设置有使浮腔4与浮塞1上端面相通的连接通孔6;本专利技术中的将闭合件3与浮塞1连接好、然后装配进输液器的滴斗中使用(如图3、图4所示),闭合件3与浮塞1外圆周与滴斗内壁之间匹配贴合,从而防止输液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
[0021]所述闭合件3包括闭合端头7、活动浮杆8、活动浮盖9,所述活动浮杆8穿设在连接通孔6中、并与其之间形成通液间隙10,活动浮杆8下端与闭合端头7连接、上端与活动浮盖9连接,优选的活动浮杆8与活动浮盖9为一体结构设置、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连接方式,而活动浮杆8下端与闭合端头7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凹槽11、连接凸台12,两者选择套设固定的连接方式;所述闭合端头7的直径大于连接通孔6、且可与连接柱5之间形成端面定位抵靠,从而防止闭合端头7随活动浮杆8上下移动时滑出连接通孔6、同时也是对整个闭合件3与浮塞1起到定位连接的作用,闭合件3选择使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活动浮盖9圆周侧面设置有若干浮盖通液槽13、同时可与浮塞1上端面之间实现匹配贴合,优先设置活动浮盖9与浮塞1两者为相等的圆周直径,从而使得浮塞1、闭合件3两者与滴斗内壁匹配贴合,对上下浮起运动进行定位。
[0022]在使用时药液流入滴斗中、经过浮盖通液槽13、浮盖通液槽13进入浮塞1的浮腔4中,从而使浮塞1产生向上的浮力、并作用在闭合件3的活动浮盖9上;在浮腔4中充满药液时、药液又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包括浮塞,浮塞圆周设有若干浮塞通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塞上连接与可相对其进行上下活动的闭合件,所述浮塞下端面上设置有浮腔、并形成连接柱,连接柱上设置有使浮腔与浮塞上端面相通的连接通孔;所述闭合件包括闭合端头、活动浮杆、活动浮盖,所述活动浮杆穿设在连接通孔中、并与其之间形成通液间隙,活动浮杆下端与闭合端头连接、上端与活动浮盖连接,所述闭合端头的直径大于连接通孔、且可与连接柱之间形成端面定位抵靠,所述活动浮盖圆周侧面设置有若干浮盖通液槽、同时可与浮塞上端面之间实现匹配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腔内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通液孔,通液孔贯通至浮塞上端面且与活动浮盖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端头的自由端设置为半球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液器中的防滴空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士勇
申请(专利权)人:金士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