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665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29
在相邻的两条触摸面板布线(32)的间隙中,第二无机密封膜所具备的突出部(88、86、84、82)分别从覆盖第一堤部的上表面的第一覆盖部(28b)向显示区域侧或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或者从覆盖第二堤部的上表面的第二覆盖部(28a)向显示区域侧或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28a)向显示区域侧或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28a)向显示区域侧或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作为代替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装置,使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元件的自发光型有机EL显示装置备受关注。在这样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提出了具备触摸面板的装置(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也就是说,在现有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在显示区域上设置触摸面板主体(触摸面板功能层),并且,通过将与触摸面板主体连接的触摸面板布线从显示区域引绕至端子部,经由端子部与检测电路连接,由此,从而检测用户的触摸面板操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特开2006-49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如上所述,在现有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通过薄膜密封层来密封设置在基板上的发光元件层(有机EL层),从而防止该发光元件层的劣化。另外,上述薄膜密封层例如使用以喷墨方式涂布的有机密封膜,在现有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以包围显示区域的方式设置框状的堤部(阻隔壁),由堤部规定有机密封膜的端部。
[0005]然而,在上述现有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在薄膜密封层上设置触摸面板的情况下,即以On-Cell设置触摸面板的情况下,触摸面板布线与堤部交叉,在该交叉部之间,邻接的触摸面板布线发生短路问题。
[0006]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相邻的触摸面板布线短路的以On-Cell设置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区域与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包括TFT层;发光元件层,形成于所述TFT层的更上层;密封层,形成于所述发光元件层的更上层,并依次层叠第一无机密封膜、有机密封膜及第二无机密封膜;堤部,以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方式形成,并被所述第一无机密封膜及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覆盖;触摸面板功能层,形成于所述密封层的更上层;以及多条触摸面板布线,形成于所述密封层的上层,且以俯视时与所述堤部交叉的方式延伸设置,并连接于所述触摸面板功能层;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具备堤部覆盖部,覆盖所述堤部的上表面;以及在相邻的两根触摸面板补线的间隙中,具有从所述堤部覆盖部向所述显示区域侧或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突出部。专利技术效果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能够防止相邻的触摸面板布线短路。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表示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2的(a)是表示显示装置的形成过程中的构成例的截面图,(b)是表示显示装置的构成例的截面图。图3是用于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布线与第一堤部、第二堤部交叉的交叉部附近的、(a)形成密封层的步骤和(b)形成触摸面板布线的步骤中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的A-A截面图以及(b)B-B截面图。图5是用于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布线与第一堤部及第二堤部交叉的交叉部附近的、(a)形成密封层的步骤及(b)形成触摸面板布线的步骤中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6是图5的(a)A-A截面图以及(b)B-B截面图。图7是示出图5所示的堤部突出体的立体形状的几个示例部分的局部图。图8是图5所示的第二无机密封膜的突出部分的另一排列示例的俯视图。图9是用于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布线与第一堤部及第二堤部交叉的交叉部附近的、(a)形成密封层的步骤及(b)形成触摸面板布线的步骤中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10是图9所示的第二无机密封膜的突出部分的另一排列示例的俯视图。图11是图5所示的第二无机密封膜的外侧突出部的配置与图9所示的第二无机密封膜的内侧突出部的配置相组合的配置例的俯视图。图12是用于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布线与第一堤部及第二堤部交叉的交叉部附近的、(a)形成密封层的步骤及(b)形成触摸面板布线的步骤中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第二无机密封膜的内侧突出部的另一配置示例的俯视图。图14是用于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布线与第一堤部及第二堤部交叉的交叉部附近的、(a)形成密封层的步骤及(b)形成触摸面板布线的步骤中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15是图14所示的第二无机密封膜的外侧突出部的另一配置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在下文中,“同层”是指由相同的工艺(成膜工序)来形成的,“下层”是指与比较对象的层相比由先前工艺来形成的,“上层”是指与比较对象的层相比由之后工艺来形成的。
[0011](显示装置)图1是表示显示装置2(display device)的制造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2的(a)是表示显示装置2的形成过程中的构成例的截面图,图2的(b)是表示显示装置2的构成例的截面图。
[0012]当制造柔性的显示装置时,如图1和图2所示,首先,在透光性的支承基板50(例如,母玻璃)上形成树脂层12(步骤S1)。接着,形成无机势垒层3(步骤S2)。接着,形成TFT层4(步骤S3)。接着,形成顶部发射型的发光元件层5(步骤S4)。接着,形成密封层6(步骤S5)。接着,
形成触摸面板功能层30以及触摸面板布线32(步骤S6)。接着,在密封层6、触摸面板功能层30以及触摸面板布线32上经由粘接层8贴附上面薄膜9(步骤S7)。
[0013]接着,通过激光的照射等从树脂层12剥离支承基板50(步骤S8)。接着,在树脂层12的下面经由粘接层11贴附下面薄膜10(步骤S9)。接着,切断包括下面薄膜10、树脂层12、无机势垒层3、TFT层4、发光元件层5和密封层6的层叠体7,并获得多个单片(步骤S10)。接着,在获得的单片上贴附功能薄膜39(步骤S11)。接着,将电子电路基板(例如,IC芯片和FPC)安装在与形成有多个子像素的显示区域DA相比更外侧(非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NA的一部(端子部)上(步骤S12)。另外,步骤S1~S12由显示装置制造装置(包括执行步骤S1~S6的各工序的成膜装置)执行。
[0014]作为树脂层12的材料可以例举例如聚酰亚胺等。树脂层12的部分可以由两层的树脂膜(例如,聚酰亚胺膜)和夹在其间的无机绝缘膜来取代。
[0015]势垒层3是防止水、氧等异物侵入TFT层4和发光元件层5的层,例如可以由通过CVD法形成的氧化硅膜、氮化硅膜或氧氮化硅膜、或这些层的层叠膜构成。
[0016]TFT层4包括半导体膜15、与半导体膜15相比更上层的无机绝缘膜16(栅极绝缘膜)、与无机绝缘膜16相比更上层的栅极G和栅极布线、与栅极G和栅极布线相比更上层的无机绝缘膜18、与无机绝缘膜18相比更上层的布线19、与布线19相比更上层的无机绝缘膜20、与无机绝缘膜20相比更上层的源极S和源极布线、以及与源极S和源极布线相比更上层的平坦化膜21。
[0017]半导体膜15由例如低温多晶硅(LTPS)或氧化物半导体(例如,In-Ga-Zn-O系半导体)构成,并以包括半导体膜15和栅极G的方式构成晶体管(TFT)。在图2中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区域与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其特征在于,包括TFT层;发光元件层,形成于所述TFT层的更上层;密封层,形成于所述发光元件层的更上层,并依次层叠第一无机密封膜、有机密封膜及第二无机密封膜;堤部,以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方式形成,并被所述第一无机密封膜及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覆盖;触摸面板功能层,形成于所述密封层的更上层;以及多条触摸面板布线,形成于所述密封层的上层,且以俯视时与所述堤部交叉的方式延伸设置,并连接于所述触摸面板功能层;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具备堤部覆盖部,覆盖所述堤部的上表面;以及在相邻的两根触摸面板补线的间隙中,具有从所述堤部覆盖部向所述显示区域侧或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突出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无机密封膜上形成有重叠于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的所述突出部突出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机密封膜具备:堤部覆盖部,覆盖所述堤部的上表面;以及在相邻的两根触摸面板补线的间隙中,具有从所述第一无机密封膜的所述堤部覆盖部向所述显示区域侧或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突出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与所述堤部同层形成的堤部突出体,所述第一无机密封膜的所述突出部、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堤部突出体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部突出体以在相邻的两条触摸面板布线的间隙中从所述堤部向所述显示区域侧或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方式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堤部包括规定所述有机密封膜的端部的第一堤部以及以包围所述第一堤部的方式设置的第二堤部,在所述第一堤部和所述第二堤部的各个中,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具备所述堤部覆盖部和所述突出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的所述突出部为多个,所述第二无机密封膜的多个所述突出部具有:向所述显示区域侧伸出的内侧突出部;以及向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反侧伸出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中雅贵孙屹三轮昌彦齐藤贵翁神崎庸辅金子诚二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