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及可变径扶正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6535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及可变径扶正器,该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包括:用于将扶正器的弹性扶正条束紧的箍带,其至少一端设有套接部;缸体、连接于缸体的活塞体,套接部套设于活塞体的端部;销钉,其连接于缸体,用于锁定活塞体,以阻止活塞体向缸体内运动;盖板,其连接于缸体,且与活塞体的端部配合,用于在活塞体被销钉锁定的情况下,阻止套接部脱离活塞体;活塞体能在缸体外的压力的作用下,将销钉剪断,向缸体内运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扶正器不便于在具有不规则井段的井眼中使用的技术问题。则井段的井眼中使用的技术问题。则井段的井眼中使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及可变径扶正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井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及可变径扶正器。

技术介绍

[0002]固井过程中,井眼中的套管的居中度是影响顶替效率的重要因素。居中度差,易形成宽边和窄边;在顶替钻井液时,水泥浆易沿着宽边上返,导致窄边的钻井液无法实现顶替或者顶替不干净,严重影响固井质量。固井时,使用扶正器,将其套设于套管外,可以有效提高套管下入到井眼中的居中度。但是,一些井眼存在不规则井段,给扶正器的使用带来了较大困难;弹性扶正器可以在具有不规则井段的井眼中使用,但是,在下井过程中,弹性扶正器中的扶正条与井壁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造成套管下井摩阻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及可变径扶正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扶正器不便于在具有不规则井段的井眼中使用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包括:用于将扶正器的弹性扶正条束紧的箍带,其至少一端设有套接部;缸体、连接于所述缸体的活塞体,所述套接部套设于所述活塞体的端部;销钉,其连接于所述缸体,用于锁定所述活塞体,以阻止所述活塞体向所述缸体内运动;盖板,其连接于所述缸体,且与所述活塞体的端部配合,用于在所述活塞体被所述销钉锁定的情况下,阻止所述套接部脱离所述活塞体;所述活塞体能在所述缸体外的压力的作用下,将所述销钉剪断,向所述缸体内运动。
[0006]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销钉沿所述缸体的径向设置,用于与所述活塞体的端面抵接。
[000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包括多个所述销钉,多个所述销钉绕所述缸体的轴线圆周分布。
[000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缸体和所述盖板之间的端板,所述端板固定于所述缸体,所述端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套接部的容置腔,所述活塞体延伸至所述容置腔中。
[000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体具有台阶部,所述端板能与所述台阶部抵接,以阻止所述活塞体向所述缸体外移动。
[001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上设有盖板通孔,所述活塞体的端部穿设于所述盖板通孔。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变径扶正器,包括:第一端环、第二端环;多个弹性扶正条,各个所述弹性扶正条均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环连接;上述的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所述箍带与各个所述弹性扶正条连接,并且在所述缸体、所述活塞体、所
述盖板和所述销钉的作用下,将所述弹性扶正条束紧。
[001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各个所述弹性扶正条均设有连接扣,所述箍带穿设于所述连接扣。
[001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扣设于所述弹性扶正条的内侧。
[001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扶正条呈单弓形。
[0015]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及优点是:
[0016]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中的箍带与各个弹性扶正条连接,通过缸体、活塞体、销钉和盖板,箍带被连接成环状,对各根弹性扶正条起到束缚的作用,使各根弹性扶正条向内收缩,从而使扶正器的外径减小,这样,在下井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扶正器与井壁发生碰触,减小了套管的下井摩阻。
[0017]井眼的环空中深度越大,则压力越大,在扶正器下入到井眼中的目标深度后,由于环空中的压力较大,该压力作用于活塞体,推动活塞体将销钉剪断,活塞体向缸体内运动,使得活塞体的端部与盖板之间产生间隙,箍带的套接部脱离活塞体,箍带对弹性扶正条失去束缚作用,弹性扶正条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向外扩张,扶正器的外径增大,可以充分发挥扶正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与扶正器的连接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中的缸体、活塞体、销钉和盖板的连接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中的箍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中的活塞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中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号说明:
[0025]10、缸体;
[0026]20、活塞体;21、活塞体的端部;22、滑动部;23、台阶部;24、凹槽;
[0027]30、销钉;
[0028]40、盖板;41、盖板通孔;42、槽口
[0029]50、箍带;51、套接部;511、通孔;
[0030]60、端板;61、容置腔;
[0031]71、第一密封圈;72、第二密封圈;
[0032]80、连接扣;
[0033]91、第一端环;92、第二端环;93、弹性扶正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实施例一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箍带50、缸体10、活塞体20、销钉30和盖板40;箍带50用于将扶正器的弹性扶正条93束紧,箍带50的至少一端设有套接部51,套接部51上设有与活塞体的端部21配合的通孔511;活塞体20连接于缸体10,套接部51套设于活塞体的端部21;销钉30连接于缸体10,用于锁定活塞体20,以阻止活塞体20向缸体10内运动;盖板40连接于缸体10,且与活塞体20的端部配合,用于在活塞体20被销钉30锁定的情况下,阻止套接部51脱离活塞体20;活塞体20能在缸体10外的压力的作用下,将销钉30剪断,并向缸体10内运动。
[0037]将该装置中的箍带50与各个弹性扶正条93连接,通过缸体10、活塞体20、销钉30和盖板40,箍带50被连接成环状,对各根弹性扶正条93起到束缚的作用,使各根弹性扶正条93向内收缩,从而使扶正器的外径减小,这样,在下井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扶正器与井壁发生碰触,减小了套管的下井摩阻。
[0038]井眼的环空中深度越大,则压力越大,在扶正器下入到井眼中的目标深度后,由于环空中的压力较大,该压力作用于活塞体20,推动活塞体20将销钉30剪断,活塞体20向缸体10内运动,使得活塞体的端部21与盖板40之间产生间隙,箍带50的套接部51脱离活塞体20,箍带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扶正器的弹性扶正条束紧的箍带,其至少一端设有套接部;缸体、连接于所述缸体的活塞体,所述套接部套设于所述活塞体的端部;销钉,其连接于所述缸体,用于锁定所述活塞体,以阻止所述活塞体向所述缸体内运动;盖板,其连接于所述缸体,且与所述活塞体的端部配合,用于在所述活塞体被所述销钉锁定的情况下,阻止所述套接部脱离所述活塞体;所述活塞体能在所述缸体外的压力的作用下,将所述销钉剪断,向所述缸体内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沿所述缸体的径向设置,用于与所述活塞体的端面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包括多个所述销钉,多个所述销钉绕所述缸体的轴线圆周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器的外径调整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缸体和所述盖板之间的端板,所述端板固定于所述缸体,所述端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套接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从锋齐奉忠李军鹏纪宏飞刘硕琼靳建洲黄昭刘斌辉张弛袁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