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风能综合储热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41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25
太阳能风能综合储热空调,包括太阳能集热管、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风能制热装置、电磁阀组,所述的电磁阀组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所述的第一电磁阀三个接口分别与太阳能集热管的出口端、压缩机的入口端、保温水箱的入口端管道连接,所述的风能制热装置设置有换热管,所述的换热管藏于保温水箱内,本方案下的太阳能风能综合储热空调利用太阳能集热管、风能制热技术储热制冷,风能制热装置通过利用风能带动搅拌转子旋转使加热箱内的制热液体升温,升温后的制热液体通过换热管将热能传输到保温水箱当中,把太阳能、风能综合利用于空调技术上,使得空调的耗能大大减少,且储热效果得到有效的改善。果得到有效的改善。果得到有效的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风能综合储热空调


[0001]本技术涉及到一种空调,具体说是一种太阳能风能综合储热空调。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集热管技术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集热管技术是利用吸收太阳能制热,它不受地域、资源等限制,真正是量大面广、无处不在,只有要阳光的地方都可以工作,同样风能取至于大自然,是可再生能源,从使用节能方面上讲,一台家用空调一个夏天或冬季可以消耗大量电能,把太阳能、风能结合利用于空调技术上,将会是一场新能源的革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4]太阳能风能综合储热空调,包括太阳能集热管、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风能制热装置,电磁阀组,所述的电磁阀组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所述的第一电磁阀三个接口分别与太阳能集热管的出口端、压缩机的入口端、保温水箱的入口端管道连接,所述的第一电磁阀接太阳能集热管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所述的压缩机出口端通过管道汇入第一电磁阀与保温水箱之间的管道中,所述的蒸发器出口端与太阳能集热管入口端管道连接,所述的第二电磁阀设置在保温水箱与冷凝器之间,所述的第二电磁阀与太阳能集热管之间设置有直通管道,所述的风能制热装置设置有换热管,所述的换热管藏于保温水箱内。
[000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压缩机出口管道设置有单向阀。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管入口端设置有单向阀。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加热管的形状为盘旋状。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风能制热装置包括叶片、传动轴、制热箱、搅拌转子,所述的叶片通过传动轴与搅拌转子相连接,所述的搅拌转子设置于制热箱内。
[0009]本方案下的太阳能风能综合储热空调利用太阳能集热管、风能制热技术储热制冷,本方案设置多个电磁阀,其中第一电磁阀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来控制,当太阳能集热管内冷媒压力足够时,直接通向保温水箱阀门打开;当太阳能集热管内冷媒压力不足时,通向压缩机经压缩后再通向保温水箱,冷媒进入冷凝器前先进行第一步冷却,即制热保温水箱里的水,且风能制热装置通过利用风能带动搅拌转子旋转使加热箱内的制热液体升温,升温后的制热液体通过换热管将热能传输到保温水箱当中,把太阳能、风能综合利用于空调技术上,使得空调的耗能大大减少,且储热效果得到有效的改善。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管道结构图。
[0011]图中标号:太阳能集热管1、压缩机2,保温水箱3、加热管31、风能制热装置4、叶片
41、搅拌转子42、换热管43、冷凝器5、蒸发器6、第一电磁阀71、第二电磁阀72、第一单向阀81、第二单向阀 82、压力传感器控制器9。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以优选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3]太阳能风能综合储热空调,包括太阳能集热管1、压缩机2、冷凝器5、蒸发器6、风能制热装置4、电磁阀组,所述的电磁阀组包括第一电磁阀71、第二电磁阀72,所述的第一电磁阀71三个接口分别与太阳能集热管1的出口端、压缩机2的入口端、保温水箱3的入口端管道连接,所述的保温水箱3内设置有加热管31,所述的保温水箱31 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在安装使用时,接入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所述的第一电磁阀71接太阳能集热管1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控制器 9,所述的压缩机2出口端通过管道汇入第一电磁阀71与保温水箱3 之间的管道中,所述的蒸发器6入口端与冷凝器5的出口端管道连接,所述的蒸发器6出口端与太阳能集热管1入口端管道连接,所述的第二电磁阀72设置在保温水箱3与冷凝器5之间,所述的第二电磁阀72与太阳能集热管1之间设置有直通管道,管道内填充冷媒,所述的风能制热装置4设置有换热管43,所述的换热管43为涡旋盘管,所述的换热管43固定在保温水箱3内。
[0014]进一步,所述的压缩机2出口管道设置有第一单向阀81。
[0015]进一步,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管1入口端设置有第二单向阀82。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加热管31的形状为盘旋状,盘旋状的加热管使得加热效果更加明显。
[00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风能制热装置4包括叶片41、搅拌转子42、制热箱44,所述的叶片41通过传动轴与搅拌转子42相连接,所述的搅拌转子42设置于制热箱44内,所述的制热箱44内填充制热液体,所述的叶片41利用风能带动制热箱44内的搅拌转子42搅拌制热箱44内制热液体,使得制热箱44内的制热液体升温,升温制热液体后通过换热管43加热保温水箱3内的水,达到风能储热。
[0018]空调工作时,所述的第二电磁阀72和太阳能集热管1的之间的直通管道关闭,置于阳光中的集热管1吸收太阳光能量,冷媒在所述的集热管1内升温升压,然后通过第一电磁阀71,第一电磁阀71的入口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9测量冷媒的压力,分为两种情况:I.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第一电磁阀71的直通管一方阀门打开,通往压缩机2一方阀门关闭,冷媒直接通往保温水箱3降温,保温水箱3里的水吸走冷媒部分热量,经初次降温的冷媒进入冷凝器5再次降温,变成中温高压的蒸汽进入蒸发器6中对室内制冷,制冷后的冷媒再次进入集热管1中形成循环;II.当压力达不到设定值时候,第一电磁阀71的直通管一方阀门关闭,通往压缩机2一方阀门打开,经压缩机2二次加压升温,再进行下一步循环。
[0019]空调关闭时,所述的第二电磁阀和太阳能集热管1的之间的直通管道打开,所述的第二电磁阀72通向冷凝器5的阀门关闭,置于阳光中的集热管1吸收太阳光能量,冷媒在所述的集热管1内升温升压后通过第一电磁阀71,所述的第一电磁阀通71向压缩机2一方阀门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71直通保温箱3一方阀门打开,冷媒直接进入保温箱3内加热管31,加热保温水箱3里的水,冷却后的冷媒经过第二电磁阀再次回到集热管1,形成一个简单的循
环逐步加热水箱3内的水。
[0020]无论在空调的什么状况,只要有风,所述的风能制热装置4中的叶片41都会利用风能带动制热箱44内的搅拌转子42搅拌制热箱44 内制热液体,使得制热液体升温,升温制热液体后通过换热管43加热保温水箱3内的水,达到风能储热。
[002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较佳是施例,虽然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太阳能风能综合储热空调,包括太阳能集热管(1)、压缩机(2)、冷凝器(5)、蒸发器(6)、风能制热装置(4)、电磁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组包括第一电磁阀(71)、第二电磁阀(72),所述的第一电磁阀(71)三个接口分别与太阳能集热管(1)的出口端、压缩机(2)的入口端、保温水箱(3)的入口端管道连接,所述的保温水箱(3)内设置有加热管(31),所述的第一电磁阀(71)接太阳能集热管(1)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控制器(9),所述的压缩机(2)出口端通过管道汇入第一电磁阀(71)与保温水箱(3)之间的管道中,所述的蒸发器(6)出口端与太阳能集热管(1)入口端管道连接,所述的第二电磁阀(72)设置在保温水箱(3)与冷凝器(5)之间,所述的第二电磁阀(72)与太阳能集热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昌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佳佳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