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的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23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的模板,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围栏模板,四个围栏模板首尾扣接组成正方形的模框;模框周侧中部设置用于快速束紧的连杆组件;模框周侧上端与下端分别安装一个用于调整拉紧的环形调节器;模框周侧且位于连杆组件上下两个环形调节器之间均安装多个加固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围栏模板、连杆组件、环形调节器与加固组件组合使用,首尾连接相互扣合的围栏模板围成主模板,连杆组件、环形调节器与加固组件在不同的高度位置进行分阶段加固,操作过程快捷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的模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模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的模板。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领域,人们一直都在不懈的追寻,研究一种既简单、灵便、轻巧,又成本低廉,经济耐用的建筑模板或组合模板。授权公开号为CN200955257的技术专利“建筑模板组件和加强型建筑组合模板”,公开特征是塑制模板为两平行面板通过其间的纵向加强脊筋固定连接而成的长方形模板,或为夹角近似90度的所述长方形模板通过一端固定而成的带拐角模板,具有整体性好,表面耐磨擦、易清洗,抗老化、光洁度高的优点,可反复使用和二次加工利用。但该专利产品仍然存在强度不够高、尺寸不够稳定和容易变形的缺点。由于该平面建筑模板具有空腔结构,如果在使用时候因某部位受到损坏,容易产生浆砂等较重物质侵入腔体而使模板增重的情况,从而为正常使用带来很大麻烦。技术专利“新型塑料平面建筑模板”(CN201362957Y)是对上述专利技术的改进,在原有空心平面模板内增添有轻质填充物,其优点是不仅增加内部支撑以提高模板强度,更重要的是即使存在模板面局部破损情况也不会侵入杂质,基本上不影响正常使用。上述模板在实际使用中直接应用在立柱的模板组合,不能够在加固上保障安全,不够简洁方便使用,因此本申请文件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的模板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的模板,通过围栏模板、连杆组件、环形调节器与加固组件组合使用,首尾连接相互扣合的围栏模板围成主模板,连杆组件、环形调节器与加固组件在不同的高度位置进行分阶段加固,操作过程快捷方便,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的模板,包括围栏模板,四个所述围栏模板首尾扣接组成正方形的模框;所述模框周侧中部设置用于快速束紧的连杆组件;所述模框周侧上端与下端分别安装一个用于调整拉紧的环形调节器;所述模框周侧且位于连杆组件上下两个环形调节器之间均安装多个加固组件;所述围栏模板、连杆组件、环形调节器与加固组件均为钢构。
[0005]进一步地,所述围栏模板包括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一表面端部固定竖直设置的L形扣钩;所述矩形板相对另一表面端部固定与L形扣钩配合的扣块;所述矩形板与扣块同一侧面均布固定有多个竖向设置的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由上至下均布开设与环形调节器、加固组件或连杆组件配合的槽口。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首尾依次通过铰链连接的四节连杆;四节所述连杆的一个开放端固定有第二螺纹杆;四节所述连杆的另一个开放端固定有与第二螺纹杆配合的U形座,且第二螺纹杆穿过U形座后安装有螺母。
[0007]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调节器包括四个L形板;所述L形板长壁的端部固定有第一螺纹杆;所述L形板长壁且靠近短壁位置开设用于穿设第一螺纹杆的第一通孔;四个所述L形板长壁端部外侧面与L形板短壁内侧面贴合,且第一螺纹杆穿过第一通孔安装螺帽。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加固组件包括U形杆以及与U形杆配合的C形杆;所述U形杆与C形杆开口方向相对;所述U形杆的两端部均固定一个半螺纹柱;所述C形杆两端分别开设一个与半螺纹柱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半螺纹柱穿过第二通孔后安装有锁紧螺母。
[0009]进一步地,所述U形座与螺母连接部位开设环形凹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U形杆两拐角处内侧均沿棱线开设圆弧槽道。
[0011]进一步地,所述槽口内底面与扣块外端面平齐;所述扣块厚度为L形扣钩短壁长度的两倍。
[0012]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板下端面外侧面设置有向外垂直延伸的延伸板。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围栏模板、连杆组件、环形调节器与加固组件组合使用,首尾连接相互扣合的围栏模板围成主模板,连杆组件、环形调节器与加固组件在不同的高度位置进行分阶段加固,操作过程快捷方便,降低了矩形立柱模框制作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0014]2、本专利技术四个围栏模板在外围的束紧装置连杆组件、环形调节器与加固组件在外侧分区域进行加固,组合加固稳定可靠,保障模板的牢靠。
[0015]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的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围栏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环形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L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加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U形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C形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围栏模板的叠放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围栏模板,2-连杆组件,3-环形调节器,4-加固组件,5-L形板,6-连杆,7-第二螺纹杆,8-U形座,9-U形杆,10-C形杆,11-半螺纹柱,12-第二通孔,101-矩形板,102-L形扣钩,
103-扣块,104-加强筋板,105-槽口,501-第一螺纹杆,502-第一通孔,801-环形凹槽,901-圆弧槽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1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的模板,包括围栏模板1,四个围栏模板1首尾扣接组成正方形的模框;模框周侧中部设置用于快速束紧的连杆组件2;模框周侧上端与下端分别安装一个用于调整拉紧的环形调节器3;模框周侧且位于连杆组件2上下两个环形调节器3之间均安装多个加固组件4,围栏模板1、连杆组件2、环形调节器3与加固组件4均为钢构。拆卸未使用状态如图12所示进行码放即可,节省空间。
[0020]其中,围栏模板1包括矩形板101;矩形板101一表面端部固定竖直设置的L形扣钩102;矩形板101相对另一表面端部固定与L形扣钩102配合的扣块103;矩形板101与扣块103同一侧面均布固定有多个竖向设置的加强筋板104;加强筋板104由上至下均布开设与环形调节器3、加固组件4或连杆组件2配合的槽口105。
[0021]其中,连杆组件2包括首尾依次通过铰链连接的四节连杆6;四节连杆6的一个开放端固定有第二螺纹杆7;四节连杆6的另一个开放端固定有与第二螺纹杆7配合的U形座8,且第二螺纹杆7穿过U形座8后安装有螺母。
[0022]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的模板,包括围栏模板(1),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围栏模板(1)首尾扣接组成正方形的模框;所述模框周侧中部设置用于快速束紧的连杆组件(2);所述模框周侧上端与下端分别安装一个用于调整拉紧的环形调节器(3);所述模框周侧且位于连杆组件(2)上下两个环形调节器(3)之间均安装多个加固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模板(1)包括矩形板(101);所述矩形板(101)一表面端部固定竖直设置的L形扣钩(102);所述矩形板(101)相对另一表面端部固定与L形扣钩(102)配合的扣块(103);所述矩形板(101)与扣块(103)同一侧面均布固定有多个竖向设置的加强筋板(104);所述加强筋板(104)由上至下均布开设与环形调节器(3)、加固组件(4)或连杆组件(2)配合的槽口(1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2)包括首尾依次通过铰链连接的四节连杆(6);四节所述连杆(6)的一个开放端固定有第二螺纹杆(7);四节所述连杆(6)的另一个开放端固定有与第二螺纹杆(7)配合的U形座(8),且第二螺纹杆(7)穿过U形座(8)后安装有螺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可折叠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调节器(3)包括四个L形板(5);所述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培盈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虹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