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合针自动纠偏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228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合针自动纠偏生产设备,属于机械制造领域。该装置包括:机架;折弯装置,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成型轮、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第一皮带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第二皮带套设在成型轮上,主动轮、从动轮和成型轮呈三角状布置;以及,导向装置,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调整板,调整板固定设置在机架上,位于第二皮带的上方,用于调整缝合针的送入方向;调整板呈弧形,沿第二皮带的运送方向逐渐相向靠拢,两块调整板的近端间隙略大于缝合针的最大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避免由于缝合针偏转后进入折弯装置造成废品的问题。转后进入折弯装置造成废品的问题。转后进入折弯装置造成废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合针自动纠偏生产设备
[0001]分案说明本专利技术为申请日 2020 年 02 月 24 日,申请号为2020101123292,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医用缝合针折弯装置”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缝合针自动纠偏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3]缝合针简称缝针,是用于各种组织缝合的器械。临床上根据针尖与针尾两点间有无弧度,将缝针分为直针、半弯针和弯针。弯针临床应用最广,适于狭小或深部组织的缝合。根据弧弯度不同分为1/2、1/4、3/8、5/8弧度等,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均可选用不同大小、弧度的弯针作缝合,因此,弯针的需求量最大。弯针是在直针的基础上受外力弯曲而成的,由于弯针的直径、弧度、长度等尺寸不同,导致弯针的折弯工艺很难实现自动化,目前国内大多数缝合针生产厂家的折弯工序均为手工折弯或半自动折弯(采用手工送料、机械撞击法折弯),手工送料存在着定位精度低,随意性大,废品率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产品的优劣大部分取决于工人的熟练程度,这使得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0004]申请号为201610129429.X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缝合针全自动折弯机,包括机架本体,所述机架本体上设置有动力驱动装置、折弯装置、自动给料装置以及拍平面纠偏装置。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带有弧度的医用缝合针采用手工操作折弯或半自动折弯,弯针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熟练程度,这使得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0005]由于缝合针的半成品的部分是上下端面为平面状的拍平面,两侧为具有一定弧度的端面。上述专利通过设置一纠偏装置来保证拍平面进入折弯装置。但是上述方案中缝合针经过纠偏装置直接进入折弯装置。当缝合针前端进入纠偏装置后,前部受力,后段会发生翘起,导致缝合针的方向发生偏移,推针杆无法有效推送缝合针,从而无法保证竖直送入折弯装置甚至无法送入折弯装置从而造成堵塞。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合针自动纠偏生产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缝合针进行折弯时存在缝合针容易偏转、不能竖直送入折弯装置的问题。
[0008]一种缝合针自动纠偏生产设备,包括:机架;折弯装置,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成型轮、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所述第二皮带套设在所述成型轮上,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
和所述成型轮呈三角状布置;以及,导向装置,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调整板,所述调整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第二皮带的上方,用于调整缝合针的送入方向;所述调整板呈弧形,沿所述第二皮带的运送方向逐渐相向靠拢,两块所述调整板的近端间隙略大于缝合针的最大宽度;送料装置,其包括落料电机、落料辊和落料管,所述落料电机和所述落料管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落料管用于容纳缝合针,所述落料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落料辊转动,所述落料管位于所述落料辊的上方,所述落料管的下端与所述落料辊相贴合,所述落料辊上沿周向均匀地开设有送料槽,所述送料槽用于容纳缝合针,所述落料辊转动时,均匀地带动缝合针掉落至所述第二皮带上;以及,落料斗和抖动装置,所述落料斗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抖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落料斗抖动,所述落料斗的下端具有一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正对所述落料管的上端,所述落料管的上端具有一与所述出料口相配合的进料口。
[0009]更优地,所述落料斗包括活动板、固定板和侧板,所述活动板和所述固定板呈V字形布置,所述侧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所述活动板下端的两侧铰接至所述固定板,所述抖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板往复翻转运动。
[0010]更优地,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和所述固定板呈V字形结构布置。
[0011]更优地,所述抖动装置包括防堵电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防堵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防堵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至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至所述活动板,所述固定板铰接至所述支架;所述落料斗至少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缝合针未堵塞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所述第一连杆带动所述第二连杆转动,所述第二连杆带动所述活动板动作,所述活动板朝向所述固定板翻转;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缝合针堵塞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所述第一连杆带动所述第二连杆转动,所述第二连杆带动所述落料斗翻转,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板相对固定。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合针自动纠偏生产设备,缝合针通过第二皮带送入,相对于推针杆大大增加了接触面积,避免了由于推针杆和缝合针错位而无法推送的问题,缝合针进入导向装置后,由于调整板呈弧形相相对设置,两块调整板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缝合针受到调整板的阻碍最终会呈竖直状态进入折弯装置,从而避免由于缝合针偏转后进入折弯装置造成废品的问题。
[0013]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缝合针自动纠偏生产设备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缝合针自动纠偏生产设备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的主视图;图6为图1中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的主视图;图8为落料斗和抖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9为落料斗和抖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0为落料斗和抖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0015]附图标记说明:11、主动轮,12、从动轮,13、成型轮,14、第一皮带,15、第二皮带,20、调整板,201、弯折部,30、第一调整板,31、伸缩气缸,32、让位弹簧,33、第二调整板,40、落料电机,41、落料辊,411、送料槽,42、落料管,50、防堵电机,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60、料斗,601、限位板,61、活动板,62、固定板,63、挡料板。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8]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缝合针自动纠偏生产设备,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折弯装置和导向装置,其中,机架用于支撑折弯装置和导向装置;折弯装置包括主动轮11、从动轮12、成型轮13、第一皮带14和第二皮带15,主动轮11通过电机带动,支架上还设置有支撑轮,用于和主动轮11以及从动轮12支撑第一皮带14,电机带动主动轮11转动时,带动第一皮带14转动,第一皮带14套设在主动轮11和从动轮12上,第二皮带15套设在成型轮13上,支架上在于成型轮13配套的位置设置另一支撑轮,用于与成型轮13配合支撑第二皮带15,成型轮13与主动轮11同步转动,可以通过在主动轮11和成型轮13上通过链条传动或齿轮传动的方式实现同步转动,也可以对成型轮13单独设置驱动装置,如电机等,用于驱动成型轮13转动以带动第二皮带15转动,主动轮11、从动轮12和成型轮13呈三角状布置,在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合针自动纠偏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折弯装置,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成型轮、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所述第二皮带套设在所述成型轮上,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和所述成型轮呈三角状布置;以及,导向装置,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调整板,所述调整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第二皮带的上方,用于调整缝合针的送入方向;所述调整板呈弧形,沿所述第二皮带的运送方向逐渐相向靠拢,两块所述调整板的近端间隙略大于缝合针的最大宽度;送料装置,其包括落料电机、落料辊和落料管,所述落料电机和所述落料管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落料管用于容纳缝合针,所述落料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落料辊转动,所述落料管位于所述落料辊的上方,所述落料管的下端与所述落料辊相贴合,所述落料辊上沿周向均匀地开设有送料槽,所述送料槽用于容纳缝合针,所述落料辊转动时,均匀地带动缝合针掉落至所述第二皮带上;以及,落料斗和抖动装置,所述落料斗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抖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落料斗抖动,所述落料斗的下端具有一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正对所述落料管的上端,所述落料管的上端具有一与所述出料口相配合的进料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乃明李伟吴旋仇超汪菊萍高柏吕平平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