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门中控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184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子母门中控锁,其包括壳体、控制手柄、第一联动件、转动件、锁定件和拨动组件;控制手柄、转动件和锁定件均转动连接在壳体上;第一联动件可移动设置在壳体上并具有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第一联动件上设有能够使其从开启位置移动复位至关闭位置的第一弹性件;控制手柄能够与转动件联动或解除联动,控制手柄能够通过转动件带动第一联动件相对壳体移动;锁定件能够将第一联动件锁定在开启位置;拨动组件连接在控制手柄上,拨动组件能够与锁定件联动或分离,控制手柄能够通过拨动组件带动锁定件转动以使得锁定件解除对第一联动件的锁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持插销的缩回状态并使控制手柄能够复位,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子母门中控锁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锁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子母门中控锁。

技术介绍

[0002]子母门是一种特殊的双门扇对开门,一般由一个宽度较窄的门扇(子门)与一个较宽的门扇(母门)构成,平时可只开母门进行通人,而当需要通过家具等大物件时,则可全部打开,以方便大件物搬运。由于子门不常开启,其一般通过安装中控锁控制上下插销的方式实现开关门控制,中控锁体设有控制手柄,转动控制手柄通过齿轮齿条结构或曲柄滑杆结构使得上下插销移动,开启门体时,转动控制手柄,使上下插销缩回至门体内,实现门体能够开启,对于能够自动复位的控制手柄,松开控制手柄后,其自动复位会导致上下插销从门体伸出,影响打开后门体的转动,而对于能够保持转动位置的控制手柄,其在使用时容易受到碰撞导致损坏,不仅控制不方便,而且使用安全性以及耐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子母门中控锁,其能够保持插销的缩回状态并使控制手柄能够复位,使用方便。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子母门中控锁,其包括壳体、控制手柄、第一联动件、转动件、锁定件和拨动组件;所述控制手柄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联动件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联动件具有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所述第一联动件上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使所述第一联动件从开启位置移动复位至关闭位置;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控制手柄能够与所述转动件联动或解除联动,所述控制手柄能够通过所述转动件带动所述第一联动件相对所述壳体移动;所述锁定件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锁定件能够将所述第一联动件锁定在开启位置;所述拨动组件连接在所述控制手柄上,所述拨动组件能够与所述锁定件联动或分离,所述控制手柄能够通过所述拨动组件带动所述锁定件转动以使得所述锁定件解除对所述第一联动件的锁定。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子母门中控锁,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第一联动件与插销进行连接,本技术处于上锁状态时,第一联动件使插销处于伸出状态,第一联动件处于关闭位置,开锁时,转动控制手柄使其与转动件联动,并带动转动件转动,以通过转动件带动第一联动件移动,第一联动件移动至开启位置,插销缩回,锁定件将第一联动件锁定在开启位置,完成开锁操作,开锁完成后复位转动控制手柄,使其与转动件解除联动,控制手柄转动复位后能够保持插销的缩回状态;上锁时,转动控制手柄并带动拨动组件使其与锁定件联动,继续转动控制手柄并通过拨动组件使锁定件转动,使锁定件解除对第一联动件的锁定,随后,第一联动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移动复位,并带动转动件转动复位,插销随第一联动件的移动复位伸出,实现上锁操作,上锁完成后复位转动控制手柄,并使拨动组件与锁定件解除联动,以便于后续的开锁操作进行。本技术使用方便,
能够保持插销的缩回状态并使控制手柄能够复位,能够提高使用安全性以及耐用性。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定件上设有卡接凸块,所述第一联动件上对应设有供所述卡接凸块插入的卡接凹槽,所述锁定件上连接有偏转结构,所述偏转结构能够使所述锁定件向所述第一联动件偏转,所述卡接凸块能够在所述偏转结构的作用下插入所述卡接凹槽。通过设置卡接凸块和卡接凹槽,锁定件在偏转结构的作用下向第一联动件偏转,当第一联动件移动至开启位置时,卡接凸块在偏转结构的作用下卡入卡接凹槽中,从而实现对第一联动件的锁定,且偏转结构的设置,也能够方便拨动组件与锁定件分离后,锁定件在偏转结构的作用下实现复位转动,其结构简单,且方便装配使用。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定件上设有第一勾爪,所述拨动组件包括第二勾爪,所述控制手柄能够带动所述拨动组件转动并使所述第二勾爪能够与所述第一勾爪抵接,以带动所述锁定件转动,且所述第二勾爪能够在转动预设角度a后与所述第一勾爪分离。通过设置第一勾爪和第二勾爪,控制手柄带动所述拨动组件转动时,第一勾爪和第二勾爪能够相互抵接,拨动组件通过第一勾爪和第二勾爪之间的抵接带动锁定件转动,从而实现控制手柄能够通过拨动组件带动锁定件转动以使得锁定件解除对第一联动件移动复位的锁定,且在第二勾爪在转动预设角度a后,第二勾爪与第一勾爪之间分离,实现拨动组件与锁定件之间解除联动,其结构简单,且方便实现拨动组件与锁定件之间的联动和分离,可靠性较高。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拨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手柄固定连接的连接件,所述第二勾爪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二勾爪上设有第一抵接部,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勾爪上连接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一抵接部能够在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部。通过设置连接件和第三弹性件,第一抵接部在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抵接在第二抵接部上,控制手柄转动并带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通过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之间的抵接带动第二勾爪转动,并使其能够与第一勾爪抵接,实现拨动组件与锁定件之间的联动;在锁定件上的卡接凸块卡入卡接凹槽以将第一联动件锁定在开启位置时,控制手柄转动复位,第二勾爪与第一勾爪抵接,此时,控制手柄继续转动复位,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之间分离并压缩或拉伸第三弹性件,使得第二勾爪与第一勾爪之间能够形成避让,方便控制手柄进行转动复位。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件上设有避让部,所述控制手柄上对应设有第三抵接部,所述避让部与所述第三抵接部之间具有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能够供所述控制手柄相对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第三抵接部能够转动至抵接于所述避让部上。通过设置避让部和第三抵接部,开锁时,先按压控制手柄上的第三抵接部处,由于避让部与第三抵接部之间具有避让空间,使得控制手柄可先相对转动件转动,控制手柄从壳体中转动伸出,方便使用者进行抓取,随后,避让部与第三抵接部抵接,控制手柄再通过两者之间的抵接带动转动件转动,能够方便实现控制手柄与转动件之间的联动和解除联动,同时,在解除锁定件对第一联动件在开启位置的锁定时,第一联动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并带动转动件转动,避让空间提供了供转动件相对控制手柄转动的空间,能够避免控制手柄对转动件的转动复位造成阻碍,使得锁定件解除对第一联动件在开启位置的锁定后,第一联动件能够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进行复位,提高本技术的可靠性。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手柄上连接有第四弹性件,所述第四弹
性件能够使所述控制手柄转动复位。通过设置第四弹性件,其能够方便控制手柄进行自动复位,避免需人工转动复位的麻烦,提高本技术的使用便捷性。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设有能够限制所述控制手柄转动范围的限转结构。通过设置限转结构对控制手柄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能够避免因控制手柄过度转动而导致其他部件之间的联动失效或损坏,提高本技术的可靠性。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联动件上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转动件的活动端插入至所述连接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子母门中控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控制手柄(200),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100)上;第一联动件(300),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00)上,所述第一联动件(300)具有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所述第一联动件(300)上连接有第一弹性件(310),所述第一弹性件(310)能够使所述第一联动件(300)从开启位置移动复位至关闭位置;转动件(400),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100)上,所述控制手柄(200)能够与所述转动件(400)联动或解除联动,所述控制手柄(200)能够通过所述转动件(400)带动所述第一联动件(300)相对所述壳体(100)移动;锁定件(500),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100)上,所述锁定件(500)能够将所述第一联动件(300)锁定在开启位置;拨动组件(600),连接在所述控制手柄(200)上,所述拨动组件(600)能够与所述锁定件(500)联动或分离,所述控制手柄(200)能够通过所述拨动组件(600)带动所述锁定件(500)转动以使得所述锁定件(500)解除对所述第一联动件(300)的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母门中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500)上设有卡接凸块(510),所述第一联动件(300)上对应设有供所述卡接凸块(510)插入的卡接凹槽(320),所述锁定件(500)上连接有偏转结构,所述偏转结构能够使所述锁定件(500)向所述第一联动件(300)偏转,所述卡接凸块(510)能够在所述偏转结构的作用下插入所述卡接凹槽(3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子母门中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500)上设有第一勾爪(530),所述拨动组件(600)包括第二勾爪(610),所述控制手柄(200)能够带动所述拨动组件(600)转动并使所述第二勾爪(610)能够与所述第一勾爪(530)抵接,以带动所述锁定件(500)转动,且所述第二勾爪(610)能够在转动预设角度a后与所述第一勾爪(530)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子母门中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组件(600)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手柄(200)固定连接的连接件(620),所述第二勾爪(610)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件(620)上,所述第二勾爪(610)上设有第一抵接部(611),所述连接件(620)上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章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斯迈特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