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低上前牙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17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23
一种压低上前牙矫正器,包括微种植支抗钉、主弓、辅弓和托槽;托槽固定在需要调整的上前牙的牙冠上,主弓横向贯穿托槽将位于不同牙冠上的若干个托槽连接起来,所述微种植支抗钉左右各一根,分别设置于上颌左右两侧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颊侧,辅弓的两端分别与微种植支抗钉连接,形成对上前牙的压低作用力;将辅弓和种植钉结合,辅弓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上前牙上,反作用力抵消在种植钉上,对牙列无不良影响;在不影响后牙的情况下,对前牙起到绝对的压低作用。对的压低作用。对的压低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低上前牙矫正器


[0001]本技术涉及牙齿矫正器,具体涉及一种包括微种植支抗钉强支抗和辅弓的压低上前牙矫正器。

技术介绍

[0002]露龈笑指的是微笑时暴露过多的上颌前牙唇侧牙龈(通常大于2mm),其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面部的美观和和谐,甚至给有些求美者带来心理上的负担。露龈笑在人群中并不少见,不少患者要求正畸治疗改善露龈笑。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利用打开辅弓压低上前牙,但是该办法在压低前牙的同时,也对后牙有伸长作用,一些严重露龈笑患者未能达到满意治疗效果。种植支抗被认为是绝对支抗应用于临床,压低上前牙时种植钉所提供的支抗与传统支抗不同,辅弓末端插入种植支抗头部的孔内,施加的牵引力直接作用于上前牙,能产生大量的前牙根方移动,有利于改善露龈笑,植入部位通常为上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或第一、二磨牙之间。植入点垂直向位于膜龈联合靠近附着龈区域。种植支抗能满足正畸绝对支抗的需求,优于其他支抗。
[0003]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利用打开辅弓压低上前牙,但是该办法在压低前牙的同时,也对后牙有伸长作用,一些严重露龈笑患者未能达到满意治疗效果。种植支抗被认为是绝对支抗应用于临床,压低上前牙时种植钉所提供的支抗与传统支抗不同,辅弓末端插入种植支抗头部的孔内,施加的牵引力直接作用于上前牙,能产生大量的前牙根方移动,有利于改善露龈笑,此方法不需要在前牙段再植入种植钉,同时又可以达到不影响后牙的情况下,对前牙起到绝对的压低作用。
[0004]牙齿矫正过程中,任何施于矫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而种植于口内支持这种移动矫正牙引起的反作用力的较小的种植体称作“微种植支抗钉”。在治疗中要想实现理想的牙齿移动,尤其在拔牙矫治病例中,为了内收前牙时微种植支抗钉所提供的支抗与传统支抗不同,必须对微种植支抗钉的尺寸、形状、种植位置以及间隙关闭弓丝的牵引角度有较高要求,才能使牵引力尽量不施于后牙,不产生后牙前移,使拔牙间隙的关闭可全部由前牙内收完成。另外,传统的方法在内收前牙的同时,牙齿由于钟摆作用容易伸长,出现“过山车”效应,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利用微种植支抗,J钩等等手段对前牙进行压低,往往由于病人不能有效配合,疗效不佳。
[0005]CN108294838A公开了一种压低上前牙矫正器,包括两组微种植支抗钉,第一组微种植支抗钉设置于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颊侧,膜龈联合处,与牙轴呈45
°
,第二组微种植支抗钉设置于上颌侧切牙和尖牙之间,膜龈联合处,与牙轴呈45
°
,在上颌左右第二前磨牙之间的骨皮质预备若干骨皮质间隙,第一组微种植支抗钉尺寸大于第二组微种植支抗钉尺寸,所述矫正器包括牵引钩和关闭间隙弓丝,牵引钩一端设置于关闭间隙弓丝上,另一端通过橡皮链或拉簧于微种植支抗钉相连。这种具有两组支抗钉的方式使矫正过程中牙齿移动速度加快,但是由于种植的支抗钉较多,对患者造成的创面更大,痛苦较大。
[0006]CN203953844U公开了一种种植钉结构,包括左、右U型丝体,左、右U型丝体相对设
置,并通过竖向部分的顶端连接,在两U型丝体的一端连接处形成一固定圈,在两U型丝的另一端末尾处分别设有向对方呈90度弯折的左、右横向丝体,两横向丝体前端设有弯钩。该技术能够避免压迫牙龈软组织,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澳丝构造复杂,操作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低上前牙矫正器,在不影响后牙的情况下,对前牙起到绝对的压低作用。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压低上前牙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种植支抗钉、主弓、辅弓和托槽;托槽固定在需要调整的上前牙的牙冠上,主弓横向贯穿托槽将位于不同牙冠上的若干个托槽连接起来,所述微种植支抗钉左右各一根,分别设置于上颌左右两侧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颊侧,辅弓的两端分别与微种植支抗钉连接,形成对上前牙的压低作用力。
[0008]进一步,所述微种植支抗钉设置于颊侧的膜龈联合处,与牙轴呈45度。
[0009]进一步,主弓采用0.019*0.025英寸方钛丝或0.019*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辅弓采用0.018英寸的澳丝。
[0010]进一步,辅弓弯制成比上颌牙弓大3-5mm的牙弓形态,双侧插入种植钉后,在种植支抗钉的前2mm做标记,取出辅弓,在标记处的后端弯制45度的后倾曲,再插入辅弓,辅弓在未结扎到主弓丝上时,未加力转态下弓丝位于前庭沟底,通过将辅弓丝下拉结扎到主弓丝上进行加力,则辅弓丝对整个上前牙有向龈方压低的作用。
[0011]进一步,将辅弓和种植钉结合,辅弓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上前牙上,反作用力抵消在种植钉上;辅弓分为连接段,过渡段和中段;辅弓的两端为连接段,用于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微种植支抗钉连接,从连接段向牙冠方向弯曲的一段澳丝形成弧形过渡段,过渡段向牙冠方向延伸的倾斜角度依牙槽的外形而定,与粘膜表面距离1mm,避免压迫牙龈;中段与主弓2和托槽4相互配合对上前牙的牙冠施加预定方向的作用力。
[0012]进一步,微种植支抗钉包括微种植支抗钉头部、微种植支抗钉颈部和微种植支抗钉螺纹部,微种植支抗钉尺寸为1.5*8mm或1.5*10mm,所述微种植支抗钉颈部的穿龈部外形光滑表面具有抗菌涂层,所述微种植支抗钉颈部与所述微种植支抗钉头部圆滑连接,种植钉的颈部需要有小孔,可插入0.018英寸澳丝制成的辅弓。
[0013]进一步,所述微种植支抗钉头部为柱体结构,所述柱体结构的一侧为与微种植支抗钉的长轴呈45
°
角的弧面,所述微种植支抗钉颈部包括穿龈部,所述微种植支抗钉螺纹部包括皮质骨段和松质骨段;支抗钉螺纹部分的上部2mm为所述皮质骨段,其螺纹间距0.15mm,螺纹深度0.2mm,下部为松质骨段,其螺纹间距0.2mm,螺纹深度0.2mm,所述微种植支抗钉的尖端具有自攻的切割刃。
[0014]进一步,将辅弓和种植钉结合,辅弓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上前牙上,可顺着牙长轴的方向持续柔和加力,起到真性压低的作用。
[0015]进一步,辅弓除了对前牙有压低作用外,通过改变辅弓弯制形态,在改变加力方式的情况下,还可以对前磨牙和磨牙产生压低作用。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压低上前牙矫正器,不影响后牙的情况下,对前牙起到绝对的压低作用;不需要在前牙区也植入种植钉,减少了创伤,同时减少了病人的费用;可顺着牙长轴的方向持续柔和加力,起到真性压低的作用。
[0017]本技术首次将辅弓和种植钉结合,辅弓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上前牙上,反作用力抵消在种植钉上,对牙列无不良影响。本技术在辅弓的弯制和种植钉的植入角度上都有独特创新。种植钉配合辅弓,通过辅弓弯制形态的变化,除对前牙有压低作用外,在改变加力方式的情况下,可能对前磨牙和磨牙都会有压低作用,本方案有较广泛的拓展前景。
附图说明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压低上前牙矫正器的第一阶段矫正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压低上前牙矫正器的第二阶段矫正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低上前牙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种植支抗钉、主弓、辅弓和托槽;托槽固定在需要调整的上前牙的牙冠上,主弓横向贯穿托槽将位于不同牙冠上的若干个托槽连接起来,所述微种植支抗钉左右各一根,分别设置于上颌左右两侧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颊侧,辅弓的两端分别与微种植支抗钉连接,形成对上前牙的压低作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低上前牙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种植支抗钉设置于颊侧的膜龈联合处,与牙轴呈4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低上前牙矫正器,其特征在于,主弓采用0.019*0.025英寸方钛丝或0.019*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辅弓采用0.018英寸的澳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低上前牙矫正器,其特征在于,辅弓弯制成比上颌牙弓大3-5mm的牙弓形态,双侧插入种植钉后,在种植支抗钉的前2mm做标记,取出辅弓,在标记处的后端弯制45度的后倾曲,再插入辅弓,辅弓在未结扎到主弓丝上时,未加力转态下弓丝位于前庭沟底,通过将辅弓丝下拉结扎到主弓丝上进行加力,则辅弓丝对整个上前牙有向龈方压低的作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低上前牙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将辅弓和种植钉结合,辅弓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上前牙上,反作用力抵消在种植钉上;辅弓分为连接段,过渡段和中段;辅弓的两端为连接段,用于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微种植支抗钉连接,从连接段向牙冠方向弯曲的一段澳丝形成弧形过渡段,过渡段向牙冠方向延伸的倾斜角度依牙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兴涛李东健魏彤胡美菊邹双双徐卓繆慧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荔湾区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