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潜双体式海洋环境保护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07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半潜双体式海洋环境保护船,包括环保船本体,环保船本体包括浮式半潜双船体,浮式半潜双船体通过立柱支撑连接有上层箱型甲板,浮式半潜双船体上支撑有底部船舱甲板,底部船舱甲板、两侧立柱支撑和上层箱型甲板之间形成空腔,并在底部船舱甲板上设有清扫小船,清扫小船包括小船船体,小船船体一端设有传输带,传输带上依次间隔设有倒钩,传输带前方的小船船体上通过支架安装有导水叶轮,小船船体中部设有垃圾储存舱,传输带的支架前端两侧设有可转动展开的V形滤网状结构。具有环保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可以大面积的清理海上各种大量的漂浮垃圾;也可辅助服务于近海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可替换和携带不同玏能的小船。玏能的小船。玏能的小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潜双体式海洋环境保护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环境保护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半潜双体式海洋环境保护船。

技术介绍

[0002]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开发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目标。每年经由各种途径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有115万~241万吨。大规模的油污染导致大量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幼鱼和鱼卵,使其死亡。对海洋环境的破坏,还有日常生活里的塑料袋、包装袋、农药,以至香烟头等,决不可低估它们的破坏程度。
[0003]根据我国现有的沿海海面上垃圾状况,沿海港口垃圾处理状况和港口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急待处理的现状,本专利技术将致力于研制一种新型的海面上垃圾清理和垃圾分类, 回收, 处理的具有综合性功能的海洋环境保护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潜双体式海洋环境保护船。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半潜双体式海洋环境保护船,包括环保船本体,环保船本体包括浮式半潜双船体,浮式半潜双船体通过立柱支撑连接有上层箱型甲板,浮式半潜双船体上支撑有底部船舱甲板,底部船舱甲板、两侧立柱支撑和上层箱型甲板之间形成空腔,底部船舱甲板在垂直于立柱支撑方向上两侧设有挡板,空腔内连通海水,并在底部船舱甲板上设有清扫小船,清扫小船包括小船船体,小船船体一端设有传输带,传输带上依次间隔设有倒钩,传输带前方的小船船体上通过支架安装有导水叶轮,小船船体中部设有垃圾储存舱,传输带的支架前端两侧设有可转动展开的V形滤网状结构。
[0006]进一步地,上层箱型甲板上设有垃圾处理中心和生活区,上层箱型甲板上设有各种舱室。
[0007]进一步地,浮式半潜双船体在环保船本体两侧呈对称分布,每个浮式半潜双船体水平剖面呈机翼形状。
[0008]进一步地,底部船舱甲板连通海水,清扫小船船体采用平底结构,在底部船舱甲板上面对称布放,底部船舱甲板和清扫小船垂向高度靠近浮式半潜船体上甲板,以减少海浪的冲击。
[0009]进一步地,传输带安装在可转动的连杆支架上,所述连杆支架通过固定支撑点固定在小船船体两侧前后的位置,传输带的末端位于小船船体垃圾储存舱的上方。
[0010]进一步地,导水叶轮由3-4 个叶片组成,导水叶轮安装在传输带前端的连杆支架的转轴上,所述导水叶轮由液压机构来控制。
[0011]进一步地,V形滤网状结构为框架网格结构。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它是第一条海上垃圾收集,清理和处理的具有综合性功能的船舶。具有环保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可以大面积的清理海上各种大量的漂浮垃圾;可以收集岛礁、海上平台、货轮、邮轮等所产生的工业和生活垃圾、也可辅助服务于近海城市生
活垃圾的处理;可以快速和有效地处理海上突发事故现场的各种垃圾;紧凑的垃圾处理设备的甲板布置设计;携带多条收集海上垃圾小船的母船设计;根据海上垃圾种类的不同,如油污垃圾或固体垃圾等,可替换和携带不同玏能的小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半潜双体式海洋环境保护船的艉部结构示意图(从艉部向前看);
[0014]图2为环境保护船的侧视图;
[0015]图3为环境保护船上部顶层主甲板布置示意图;
[0016]图4为所述的半潜式浮式双船体截面示意图;
[0017]图5为所述的底部船舱甲板上两侧清扫小船的布置示意图;
[0018]图6为所述的上层箱型结构中的上部底层甲板舱室布置示意图;
[0019]图7为所述的上层箱型结构中的上部中层甲板舱室布置示意图;
[0020]图8为所述的海上收集漂浮垃圾的清扫小船侧向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为所述的清扫小船上部甲板俯视图;
[0022]图10为所述的清扫小船底部船舱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为所述的清扫小船艏部结构放大后侧视图;
[0024]图12为所述的清扫小船艏部结构放大后俯视图;
[0025]图13为导水叶轮结构形式示意图;
[0026]图14为V形滤网状结构形式示意图;
[0027]图15为焊接在传送带上的倒钩结构形式示意图;
[0028]图16为两个小船带浮式拖缆联合清扫作业的方式示意图。
[0029]其中:1、环保船本体, 2、浮式半潜双船体, 3、立柱支撑,4、上层箱型甲板, 5、船舱甲板,6、垃圾处理中心,7、清扫小船,8、挡板,9、生活区,10、舱室,11、是小船船体,12、是小船动力装置,13、导水叶轮,14、传输带,15、垃圾储存舱,16、V形滤网状结构,17、清扫小船带浮式拖缆联合清扫作业的方式,18、焊接在传输带上的倒钩,19、连杆支架,20、连杆支架在小船船体上的固定支撑点, 2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0031]如图1-16所示,半潜双体式海洋环境保护船,包括环保船本体1,环保船本体1包括浮式半潜双船体2,浮式半潜双船体通过立柱支撑3连接有上层箱型甲板4,浮式半潜双船体2上支撑有底部船舱甲板5,底部船舱甲板5、两侧立柱支撑3和上层箱型甲板4之间形成空腔,底部船舱甲板5在垂直于立柱支撑3方向上两侧设有挡板8,空腔内连通海水,并在底部船舱甲板上设有清扫小船7,清扫小船包括小船船体11,小船船体11一端设有传输带14,传输带上依次间隔设有倒钩18,以保证水面垃圾能够顺利输送到垃圾储存舱内15,该设计也可以利用小船的航行速度,将船体前方垃圾推入垃圾收集区,传输带14前方的小船船体11上通过支架安装有导水叶轮13,小船船体11中部设有垃圾储存舱15,传输带14的支架前端两侧设有可转动展开的V形滤网状结构16。
[0032]上层箱型甲板4上设有垃圾处理中心6和生活区9,上层箱型甲板4上设有各种舱室10。
[0033]浮式半潜双船体2在环保船本体1两侧呈对称分布,每个浮式半潜双船体2水平剖面呈机翼形状,该形状的浮式船体可减少航行阻力,并且在两个浮式船体内侧中间构成空间,有利于底部船舱甲板和清扫小船的布置。
[0034]底部船舱甲板5连通海水,清扫小船7船体采用平底结构,船体宽而吃水浅,可收集集中在两侧的海岸和堤坝及拐角回流区的水面漂浮垃圾,在底部船舱甲板上面对称布放,底部船舱甲板和清扫小船7垂向高度靠近浮式半潜船体2上甲板,以减少海浪的冲击,航行时,环保船的航行吃水远低于底部船舱甲板,底部船舱5和清扫小船7位于水面以上,以减少航行阻力。前后挡板收起,以保护船舱里的清扫小船。到达清扫地点后,增加环保船的水压载,使得环保船吃水增加,底部船舱甲板沉浸在水下,清扫小船浮在水面上。前后挡板打开,以便于清扫小船开出去,进行清理海上垃圾作业。
[0035]传输带14安装在可转动的连杆支架19上,连杆支架19通过固定支撑点20固定在小船船体两侧前后的位置,传输带14的末端位于小船船体11垃圾储存舱的上方,整个传输带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半潜双体式海洋环境保护船,包括环保船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船本体包括浮式半潜双船体,所述浮式半潜双船体通过立柱支撑连接有上层箱型甲板,所述浮式半潜双船体上支撑有底部船舱甲板,所述底部船舱甲板、两侧立柱支撑和上层箱型甲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底部船舱甲板在垂直于立柱支撑方向上两侧设有挡板,所述空腔内连通海水,并在底部船舱甲板上设有清扫小船,所述清扫小船包括小船船体,所述小船船体一端设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上依次间隔设有倒钩,所述传输带前方的小船船体上通过支架安装有导水叶轮,所述小船船体中部设有垃圾储存舱,所述传输带的支架前端两侧设有可转动展开的V形滤网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双体式海洋环境保护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箱型甲板上设有垃圾处理中心和生活区,上层箱型甲板上设有各种舱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双体式海洋环境保护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式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全缪泉明徐立新黄凯焦亚光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深海装备研究院三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