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双向风速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00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矿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双向风速传感器,包括控制中心和设置在其底部检测组件;控制中心设置为封闭的腔体结构,在控制中心内部设置有主电路板,屏幕组件和报警组件,在控制中心的外壁上设置有航空插座,通过航空插座为控制中心供电;检测组件与主电路板相连,包括基座,反射板和换能器组;排风通道设置在基座和反射面之间,能够对流经基座和反射面之间双向的气流检测,基座和反射面与水平面垂直设置,降低了粉尘在基座和反射面上的堆积,使传感器检测到的风速更加准确;便于清洁和维护,更具实用性;封闭的腔体结构,能够使传感器长时间适应矿井下的复杂环境,保护其内部的电子器件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损坏。影响而损坏。影响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用双向风速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矿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矿用双向风速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矿井井下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延伸,井下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井下环境,尤其是空气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满足工作人员的正常呼吸和减少有害气体的聚集,因此对井下进行通风换气,保证井下空气清新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风速检测探头大多只能针对单侧方向进行风速检测,往往不能够满足在煤矿井下环境的风速检测,且检测结构容易落灰不便于清洁。
[0003]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矿用双向风速传感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用双向风速传感器。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双向风速传感器,包括控制中心和检测组件,在所述控制中心的底部设置有转接件,所述检测组件通过所述转接件设置在所述控制中心底部;
[0006]所述控制中心设置为封闭的腔体结构,包括壳体和盖板,在所述控制中心内部设置有主电路板,屏幕组件和报警组件,在所述控制中心的外壁上设置有航空插座,通过所述航空插座为所述控制中心供电;
[0007]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主电路板相连,包括基座,反射板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基座两端的换能器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板的平面与所述基座的平面平行设置,且所述反射板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中部位置;r/>[0009]所述基座和所述反射板均与水平面垂直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换能器组设置在所述基座朝向所述反射板的一侧,包括声波发射器和声波接收器,所述声波发射器和所述声波接收器均与所述主电路板相连;
[0011]其中,所述换能器组的工作面指向所述反射板,即所述声波发射器和所述声波接收器的信号发射方向和接收方向均指向所述反射板。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反射板之间形成排风通道,所述声波发射器和所述声波接收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的进气端和出气端,且所述声波发射器所发出的声波信号经反射板反射后能够被所述声波接收器接收。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报警组件与所述主电路板相连,包括蜂鸣器和报警灯,所述蜂鸣器和所述报警灯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0014]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蜂鸣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蜂鸣器通过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通孔处的壳体内壁贴合;
[0015]在所述第一通孔处的壳体外壁设置有第一压盖,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一压盖通过通过螺栓分别从所述壳体的内外两侧向所述壳体压紧,并将所述蜂鸣器压紧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侧。
[0016]进一步地,在所述蜂鸣器和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0017]进一步地,所述报警灯固定在灯罩内部,在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灯罩开设有第二通孔;
[0018]在所述灯罩外侧设置有限位结构和外螺纹,通过所述限位结构将所述灯罩与所述第二通孔处的壳体外壁贴合,通过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螺母从所述壳体内侧将所述灯罩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0019]进一步地,在所述限位结构和所述壳体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0020]进一步地,所述屏幕组件包括显示窗和第二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窗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的显示器;
[0021]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显示窗相适应的第三通孔,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二压板固定在所述第三通孔处的壳体内壁上,在所述显示窗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排风通道设置在基座和反射面之间,能够对流经基座和反射面之间双向的气流进行检测,且基座和反射面均与水平面垂直设置,降低了粉尘在基座和反射面上的堆积情况,使传感器检测到的风速更加准确;本申请的双向风速传感器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清洁和维护,更具实用性;报警组件能够在风速不达标时第一时间发出示警,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控制中心设置为封闭的腔体结构,能够使传感器长时间适应矿井下的复杂环境,保护其内部的电子器件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损坏。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向风速传感器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传感器的侧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屏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蜂鸣器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报警灯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1、控制中心;11、壳体;12、盖板;13、转接件;14、主电路板;15、航空插座;2、屏幕组件;21、显示窗;22、第二压板;23、显示器;24、第三通孔;25、第三密封圈;3、报警组件;31、蜂鸣器;311、第一通孔;312、第一压板;313、第一压盖;314、第一密封圈;32、报警灯;321、第二通孔;322、灯罩;323、限位结构;324、螺母;325、第二密封圈;4、检测组件;41、基座;42、反射板;43、支架;44、换能器组;441、声波发射器;442、声波接收器;45、排风通
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 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 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 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 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5]如图1至图3所示的矿用双向风速传感器,包括控制中心1和检测组件4,在控制中心1的底部设置有转接件13,检测组件4通过转接件13设置在控制中心1底部;控制中心1设置为封闭的腔体结构,包括壳体11和盖板12,在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双向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中心(1)和检测组件(4),在所述控制中心(1)的底部设置有转接件(13),所述检测组件(4)通过所述转接件(13)设置在所述控制中心(1)底部;所述控制中心(1)设置为封闭的腔体结构,包括壳体(11)和盖板(12),在所述控制中心(1)内部设置有主电路板(14),屏幕组件(2)和报警组件(3),在所述控制中心(1)的外壁上设置有航空插座(15),通过所述航空插座(15)为所述控制中心(1)供电;所述检测组件(4)与所述主电路板(14)相连,包括基座(41),反射板(42)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基座(41)两端的换能器组(44),所述基座(41)与所述转接件(1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双向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42)的平面与所述基座(41)的平面平行设置,且所述反射板(42)通过支架(43)固定在所述基座(41)的中部位置;所述基座(41)和所述反射板(42)均与水平面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双向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组(44)设置在所述基座(41)朝向所述反射板(42)的一侧,包括声波发射器(441)和声波接收器(442),所述声波发射器(441)和所述声波接收器(442)均与所述主电路板(14)相连;其中,所述换能器组(44)的工作面指向所述反射板(42),即所述声波发射器(441)和所述声波接收器(442)的信号发射方向和接收方向均指向所述反射板(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双向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41)和所述反射板(42)之间形成排风通道(45),所述声波发射器(441)和所述声波接收器(442)分别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45)的进气端和出气端,且所述声波发射器(441)所发出的声波信号经反射板(42)反射后能够被所述声波接收器(442)接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双向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组件(3)与所述主电路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生宋奔腾胡友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